為何德雲社年輕相聲演員總“出事”,表演指導思想存在問題

張雲雷葷段子調侃京劇表演藝術家李世濟和張火丁之事還沒過去,稍微想一想,距離上一次德雲社年輕演員在相聲表演中“出事”好像也沒多久。

為何德雲社年輕相聲演員總“出事”,表演指導思想存在問題

張九齡王九龍在西安專場演出時向同行瘋狂叫囂引起很大爭議,再想想,好像距離張番劉銓淼在蘇州專場演出由於語言低俗被當場叫停之事也沒多久。

為何德雲社年輕相聲演員總“出事”,表演指導思想存在問題

再捋一捋,張雲雷調侃地震災區和拿國恥砸掛之事也是發生在今年下半年,還有秦霄賢的捧哏孫九香在小劇場演出時“教訓”觀眾之事也是今年,還有,王耀宗在社交平臺上懟觀眾和師弟之事也沒幾個月。

為何德雲社年輕相聲演員總“出事”,表演指導思想存在問題

德雲社年輕演員們頻頻出事,這絕不是一個不小心就能解釋的事情,透過現象看本質,不得不說德雲社在年輕演員培養的指導思想以及一些表演理論基礎上存在一些需要重視的問題。


為何德雲社年輕相聲演員總“出事”,表演指導思想存在問題

一、 弱化捧哏傳統作用,過分強調娛樂性

相聲行有句俗語“三分逗,七分捧”,這話並不是說著玩的,也沒有過時。捧哏在臺上起到的作用簡單說就是定海神針,逗哏泥了,捧哏給帶動起來,逗哏飛了,捧哏給拽回來,逗哏說了不該說的話,捧哏需要給找補回來。

現在德雲社的老派捧哏如孫越等人在這方面做得不錯,不過也有日益娛樂化的傾向,所謂娛樂化的捧哏就是跟著逗哏一起鬧,逗哏飛了,捧哏也飛,逗哏說了不該說的話,捧哏也跟著一起說,基本上捧哏是起到添油加醋的作用,而不是把握方向和控場。

以這次張雲雷用葷段子調侃京劇前輩為例,如果是懂事的捧哏,應該在逗哏調侃時把他拉回來,也就是起到相聲表演中逗哏和捧哏一正一諧中“正”的作用。其他相聲演員在表演《賣掛票》時也沒少調侃京劇前輩,但人家的捧哏都能在語言上給找補回來。相反楊九郎不僅沒起到找補的作用,還用更過分的語言如“硬氣”和“玩死了”加大效果,這就是典型的業餘捧哏的水平。

為何德雲社年輕相聲演員總“出事”,表演指導思想存在問題

二、 過分強調“說點電視上不讓說的”

這話就是將電視演出的審核作用給妖魔化了,電視播出的內容除了現場直播外絕大多數時候都是需要審核的,因為電視面對的普羅大眾,有老有少有男有女,電視臺必須要對播出內容負責。也許電視播出的審核制度可能會擋住一些有爭議的優質節目,但更多的作用則是擋住了很多肯定不適合上電視的低俗節目。

“說點電視上不讓說的”這話郭德綱在演出時經常說,一般也就是調侃皮一下的說法,事實上郭德綱還真沒說過多少太過分的段子,但是年輕演員沒有經驗啊,他們會當真的。

以張番劉銓淼蘇州表演被叫停之事為例,學人妖、性暗示,這些東西確實在電視上不讓播,但不代表就能在現場演出時表演,兩人沒把握好這個度,難道還以為凡是電視上不讓播的都可以在大庭廣眾表演嗎?別忘了,幾千人的演出現場,下面坐著的觀眾也是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的。

為何德雲社年輕相聲演員總“出事”,表演指導思想存在問題

三、“電影電視上演的你知道是假的,怎麼到了相聲這裡你就以為是真的?”

這話也是郭德綱常說的,但是這話明顯混淆了一個概念,那就是戲劇表演中真實和虛構的性質問題。

電影和電視劇,一般在劇情和故事上有三種類型,一是歷史改編,二是事件原型改編,三是純屬虛構的小說改編。歷史改編和原型改編的,存在事實基礎,虛構小說改編的,情節和人物都是虛構的。因此,電影和電視劇在內容上很少引起爭議,一旦有爭議則必須整改,比如著名的金庸小說裡“尹志平”改“甄志丙”,就是因為金庸小說裡的尹志平的形象和歷史真人不符造成的,歷史上的尹志平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道士,所以金庸先生知錯就改。

以張雲雷此次用葷段子調侃前輩李世濟和張火丁為例,這並不是能和電影電視劇相提並論的事情,首先,張火丁確有其人,而且張雲雷的相聲裡明確了他說的就是京劇表演藝術家張火丁。其次,張雲雷和張火丁一起洗澡這件事不存在。也就是說,他把真實的人放在了虛構的事情裡,而且這件虛構的事情本身還是惡俗的,這樣就容易造成爭議,就像金庸把真實的尹志平放在虛構的反面故事裡一樣。

為何德雲社年輕相聲演員總“出事”,表演指導思想存在問題

最關鍵的是,用諧音葷段子調侃兩位真實存在的女性京劇表演藝術家,這還違反了社會公德。換句話說,如果電視劇和電影上也像張雲雷這麼沒底線的調侃兩位藝術家,那也是錯的,同樣會被罵死和禁播。

電影和電視劇裡存在一些床戲和吻戲,這是事實,但要搞清楚一點的是,電影和電視劇裡的床戲和吻戲是為了整體劇情服務的,如果哪一部電影和電視劇裡除了床戲就是吻戲,那這樣的影視作品也是不會被允許播出的。

為何德雲社年輕相聲演員總“出事”,表演指導思想存在問題

四、 過分渲染同行矛盾

同行是冤家,這話理論上沒錯,但是同行之間的矛盾更應該通過內部或者作品去解決,你想壓倒同行最簡潔明瞭的方法就是用作品勝過對方,而不是簡單的語言攻擊。

“但凡能在這兒演一場,他還能在那兒氣迷心”,“同行借錢買韭菜包餃子”,“相聲盼望死同行”等等,德雲社演出時各種針對同行的話太多了,除了激化矛盾之外似乎並沒有任何積極作用。已故相聲前輩常寶華和師勝傑,包括侯耀文,他們都曾多次強調相聲行業內部要團結。

以張九齡和王九龍在西安專場演出引起爭議為例,就是因為這種針對同行的話和行為太多了,造成一些年輕演員不知道天高地厚瘋狂叫囂同行,這種行為本身就不符合和諧社會的氛圍,冤冤相報何時了,激化矛盾的事情不能放任不管。

為何德雲社年輕相聲演員總“出事”,表演指導思想存在問題

德雲社其他如“你要先紅起來”等指導思想同樣存在問題,導致瞭如王耀宗等人為了爭奪關注度吸引眼球不惜公開懟師弟和觀眾,為了紅起來無所不用其極。孫九香為了維護自己的粉絲公開“教訓”其他觀眾等等,這都是德雲社對年輕演員在成長和表演指導思想上的弱化造成的混亂現象。


筆者還是希望德雲社能夠正視年輕演員存在的問題,應該多多提攜一些颱風穩重的演員,讓李根、劉鶴春這些真正有本事的相聲演員成為德雲社年輕演員的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