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被暴力裁員:試問,誰不想26歲跟巴菲特吃午餐?

今天,網易暴力裁退身患“絕症”員工的消息刷屏了。與之相對的是,劉強東在集團早會上宣佈,“京東員工只要在任職期間遭遇不幸,公司都將負責其所有孩子一直到22歲的學習和生活費用。人生無常,公司要成為大家最後的依靠”……

撇開惹得他一身腥的明尼蘇達風波,劉強東此舉確實值得點贊。

話說京東近期的口碑熱度不錯,11月,多家上市公司Q3季度財報出來。京東物流收入暴漲92%,高達60億。

2008年,劉強東賬上最後1000萬,還要自建物流,嚇跑所有投資人。曾被馬雲警告不要碰,李國慶斷言餘糧快沒了的京東物流,虧了足足12年,被無數人嘲諷拖累業績,如今竟然成為了京東增長最快的業務。

與京東業績回暖,積極佈局下沉市場相對的是拼多多。自618開始,拼多多延續了聯合品牌商推出的“百億補貼”計劃。但發展至第三季度,營收不及預期,虧損同比翻倍。財報消息一出,開盤當日拼多多百億美元市值一夜蒸發。

不由想起去年7月,拼多多納斯達克上市曾引發熱議。很多人說,黃崢一出牌,那就是王炸,劉強東20年的速度才是黃崢3年的速度。也是!一個是蘇北宿遷的寒門,1992年拿著人大的錄取通知書初次北上,褲裡縫著家裡借的500元生活費,包裡裝著親戚們湊的76個茶葉蛋。一個是從杭外保送浙大混合班,2004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碩士畢業,面臨的選擇是去微軟還是谷歌。26歲跟隨段永平,與巴菲特共進午餐,據說午餐上就悟道了常識和簡單的力量。

在風雲萬變的商場上,很難說這兩大巨頭誰會笑到最後。關於逆襲寒門和出手就是王炸誰更厲害,似乎也沒有答案。

可試問,誰不想26歲跟巴菲特吃午餐?

你我生而平凡,別說26歲了,就是一輩子走完大概率的都沒有這樣機會。就像網易暴力裁員事件中的主人公,我們大部分人會在正常學業完結後(有的人甚至沒辦法接受完教育),期待著進入一家效益還不錯的公司。在平凡的崗位中默默奉獻,希望通過努力,讓生活越過越好,希望公司能夠成為依靠。

可是,總會有令人不安的事實爆出來:透支身體加班的企業文化,中年失業潮,企業關門潮……於是,我們都特別想逆襲,特別想成功,最起碼也是能夠擁有點什麼。這也是為什麼劉強東們式的故事總能成功引起海量的關注。

事實如此,我們到底能做什麼?

最近看到三隻松鼠創始人章燎原在華商韜略的採訪很有啟發。

“19歲前抽菸打架,讀技校逃課,掄拳頭拜把子。19歲後去東莞打工,賣過光碟,做過電工,開過餐飲店,最慘的時候吃不飽飯,抽的煙是女朋友買的。”

2002年,章燎原進入安徽詹氏食品,一干9年,從營銷員做到總經理。離開的時候,公司的年營收已經超過一億。

2011年,這個27歲前創業超過20次,皆是大敗局的男人辭去年薪幾十萬的詹氏食品公司總經理及殼殼果CEO職位,開啟了他的創業之路。與5位創始人(當廚子的發小、一個賣化妝品的推銷員、一個離職的老同事和一個做營銷的網友)和一群陸陸續續加入的平均年齡25歲的年輕人,在三線城市安徽蕪湖,一同創造出了7年上市、業績增長130多倍、連續8年天貓淘寶全網銷量第一的驚人成績。

今年以來,國內零食及大食品行業普遍不景氣,但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三隻松鼠全渠道成交額超過10億元,是兩年前“雙十一”成交額的翻倍。

很多人問他,為什麼選擇做堅果?章燎原說,是十幾年很苦逼的草根式探索,恰好形成了營銷上的一些天賦。然後又在這個行業探索了9年,恰好碰到了電子商務,又恰好碰到了消費升級……

在經濟越來越波動的今天,或許我們再怎麼奮鬥也成為不了大佬,但學學劉強東、章燎原的草根式探索,有個剛需副業也好,輕創業也好,給自己的生活多一個選擇,在將來遇到風險危機時,多一重保障絕對是必要的。

害怕被暴力裁員:試問,誰不想26歲跟巴菲特吃午餐?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命由我不由天

大環境越不好,越不能喪。

想想啊,就算將來某天巴菲特決定不拍賣了,只想挑個普通人共進午餐,也絕對不會跟一個老是覺得委屈和生不逢時的人共進午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