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泛民派進入香港基層建制,他們需要同時做到維護一國與兩制

在香港政治環境很不正常的大背景下,香港區議會選舉順利舉行了,而且反對派獲多數席位,這一結果得到承認。這充分顯示了國家信守一國兩制的誠意。

更多泛民人士走進香港的基層建制,老胡認為,這意味著他們需要對自己的選區承擔起責任。泛民通過民選途徑整體上獲得了更大影響,這也要求他們承擔起維護香港秩序的更大責任。

更多泛民派進入香港基層建制,他們需要同時做到維護一國與兩制

忠於基本法,應是所有港人從政的前提。這首先意味著大家都要通過基本法規定的渠道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並且對基本法的宗旨予以尊重。

基本法規定了香港的高度自治,同時對“一國”在香港的機制化落實提供了堅實保障。香港的泛民主派要有推動“兩制”與“一國”在香港政治實踐中協調起來的強烈意識和責任感,不能把香港社會朝著與國家對抗的方向推,尤其不應藉助外部力量與中央博弈。我們相信多數泛民人士是有“一國”意識的,不會讓香港成為西方向中國戰略施壓的橋頭堡。這是他們應當恪守的基本政治倫理。

這也是泛民主派應有的集體情商。在推動香港民主的同時,也讓自己成為維護國家安全的建設性力量,而不是扮演侵蝕國家安全的負面角色。只有理順這個關係,泛民派的路才有可能越走越寬,並且是可持續的。

這兩年已經出現香港激進反對派與美國等外部勢力勾連的苗頭,這或許為他們獲得了臨時好處,但隨著時間展開,他們一定會為此付出代價。希望新走上政壇的泛民力量眼界放得更遠一些,一國兩制設計的是“港人治港”,而非“西人治港”,北京很注意尊重香港的自治,豈能讓西方力量隨便干涉香港事務。幫著擴大華盛頓對香港事務的干預口子,給他們充當這樣做的槓桿,如果有誰這樣謀劃自己的政治生涯,必將是危險的。

泛民力量需要在中美戰略博弈形勢不斷嚴峻起來的時代把握準自己的政治定位,確保它與中國國家安全是兼容的。他們需要有智慧、有能力實現這一自我跨越,而不是僅僅貪短線便宜,卻在大歷史中因被誤導而喪失方向感,隨波逐流。

香港永遠是中國的,而不會是美國或者西方的。牢記這個事實和道理,並且讓自己的言行不與之逆著來,這樣的從政才有可能是紮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