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綠能引資紓困 北京能源或斥資近18億港元接盤

本報記者 張英英 吳可仲 北京報道

11月25日,熊貓綠能(00686.HK)發佈公告稱,委任力高企業融資有限公司為獨立財務顧問,以就認購協議及其項下擬進行的交易以及清洗豁免向獨立董事委員會及獨立股東提供意見。

一週之前,熊貓綠能與北京能源集團全資子公司訂立認購協議,後者有條件同意以每股0.25港元的價格認購公司約47.06%的股份,總代價約為17.9億港元,將以現金支付。認購完成後,北京能源集團將持有約71.8億股股份,相當於熊貓綠能經擴大繳足已發行股本約32%。

不過,《中國經營報》記者從熟悉熊貓綠能的業內人士獲悉,(北京能源集團)可能名義上是收股權,實際上或許已經對項目做盡職調查,可能最終為收購項目,與華能集團、協鑫新能源之間的交易類似。

對於上述引資相關事宜,熊貓綠能方面未向記者作出詳細回覆,僅表示以公告內容為準。北京能源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事情並不清楚,對外不能直接接受採訪。”

記者注意到,這並不是熊貓綠能首次引資。2019年3月,熊貓綠能曾引入青島城投的投資平臺公司——華青光伏。

由於長期存在的可再生能源補貼拖欠及高負債等問題,疊加2018年“5·31新政”的重創,在國內市場相對低迷的情況下,電站重資產運營商普遍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

數據顯示,2018年熊貓綠能淨利潤虧損4.54億港元,同比減少396.73%。截止到2018年底,熊貓綠能及其聯營公司/合營企業擁有74座光伏電站,裝機容量約2.3GW。但是,2014~2018年,熊貓綠能連續5年負債率處於80%左右。

從債務層面來看,截至2019年6月30日,熊貓綠能短期(一年之內)銀行及其他借款為61.62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2.2億元。

另一方面,困境之下熊貓綠能迎來了一輪高層換血。2019年6月,熊貓綠能原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及首席執行官李原及其他3位高級管理層辭職,盧振威、鍾暉這兩位“招商系”人士則分別被任命為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及首席執行官。

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鍾暉等人士的介入正是為熊貓綠能開啟下一步降本增效,優化資產結構。

公開信息顯示,熊貓綠能已多次出售電站資產。例如,今年9月,熊貓綠能發佈公告稱,擬以1.985億元向招聯綠昌新能源、山西絲路電力出售招聯綠昭及招聯綠奕全部股權,還要作價2.39億元出售山西神池兩個風能發電站95%股權。

早在今年7月,記者就從知情人處瞭解到,京能清潔能源(00579.HK)可能會投資熊貓綠能。

緊接著8月,熊貓綠能宣佈與北京能源集團就戰略合作事宜簽署諒解備忘錄。根據雙方簽訂的備忘錄,北京能源集團有意向作為戰略投資者入股熊貓綠能,並預期三個月內提供資本市場解決方案安排具體計劃,包括但不限於收購其他相關資產、整合熊貓綠能的資產及向熊貓綠能注入優質資產,從而改善熊貓綠能的營運。

公開信息顯示,北京能源集團是北京市國資委管理的國有獨資企業,集團控股京能清潔能源、京能電力、昊華能源、京能置業四家上市公司。目前集團形成了煤、電、熱一體化的大能源格局,主要業務涵蓋電力能源、熱力供應、煤炭經營、地產置業、節能環保和金融證券等多個板塊。

在熊貓綠能方面看來,引入戰略投資者是熊貓綠能長期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一環。

一直以來,熊貓綠能積極尋求合作機會,以改善其財務及營運能力。熊貓綠能董事認為,熊貓綠能引入北京能源集團,能夠提升信貸評級,減少融資成本及改善公司流動資金狀況,尤其是能夠償還將於2020年1月25日到期的未償還3.5億美元優先無抵押債券。

不過,作為北京市國資委全資擁有的企業,北京能源集團執行上述交易還需取得北京市國資委等機構的批准或同意。

值得注意的是,如按上述公告引入北京能源集團之後,熊貓綠能的控股股東可能將發生變化。北京能源集團或以持股32%的身份超過招商系,成為熊貓綠能新任控股股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