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背景下的跨境電商供應鏈平臺如何構建?

摘要:大數據背景下,跨境電商日益擴大其市場規模,日益凸顯其國際貿易競爭中的地位。跨境電商發展勢頭迅猛,不可避免導致其發展模式存在諸如物流效率低、服務水平低等問題,對其健康發展產生一定影響。本文基於闡述大數據背景下跨境電商的內涵,分析其發展現狀,並構建跨境電商供應鏈平臺,以期進一步推動跨境電商的發展。

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我國跨境電商於2018年上半年累計交易額達4.5萬億元,同比上年增長25%。大數據背景下,跨境電商以其龐大的市場空間和長足的發展潛力成為市場經濟明星增長點。我國政府也在不斷優化網絡貿易環境,給予跨境電商必要的發展空間,並出臺相關政策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製度保障。同時,跨境電商具有銷售環節少、支付便利等競爭優勢,國際貿易市場競爭力不斷提升。快速發展給跨境電商以及市場帶來巨大利益,同時也暴露其發展模式存在的弊端。跨境電商企業應當積極把握大數據資源帶來的市場機遇,優化供應鏈平臺,提高物流服務水平以及物流效率,本文主要分析大數據背景下的跨境電商供應鏈平臺的構建,具體內容如下。

大數據背景下的跨境電商供應鏈平臺如何構建?

一、跨境電商現狀以及主要問題

1.發展現狀

(1)政府政策支持,鑑於跨境電商對於經濟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國家高度重視其發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當前,跨境電商發展戰略已被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層面,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也在有序開展;

(2)交易規模龐大,跨境電商成為全球化進程中突破貿易壁壘新途徑,其交易規模逐年擴增,有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年交易額高達8.06萬億元,20.3%的同比增長率,而2018年這一數值將達到9.7萬億元,且預計2018年至2022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20.61%,2022年交易總額將突破20萬億元大關;

(3)發展模式優化升級,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模式逐漸轉變為“高質量進出口、高頻次、高速度、小額度”,推動跨境電商發展模式優化升級,簡化交易環節,提高快捷服務、個性化服務,不斷重塑企業產業鏈,注重發展小規模、高品質消費;

(4)發展速度快,據中國海關相關數據顯示,近幾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額每年以超30%的增長率,在外貿交易額中的佔比逐年提升;

(5)區域化發展,當前我國跨境電商市場主要分佈於發達經濟區,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為首,內陸地區發展較為緩慢,區域化發展特徵明顯,但是,大數據時代跨境電商的市場競爭必然愈加激烈。

大數據背景下的跨境電商供應鏈平臺如何構建?

2.主要問題

當前,跨境電商的發展備受關注,其勢頭正旺,但是並未做到與大數據充分融合,產業發展存在諸多問題,包括:(1)商品同質化嚴重,大多數跨境電商企業未形成核心競爭力以及品牌效應,各企業之間主打價格戰,產品出現嚴重同質化現象;

(2)物流問題,相較於國際物流企業,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物流服務水平普遍較低,物流速度較慢,物流費較高,運輸過程中易出現商品損壞;

(3)通關結匯,主營小額交易的跨境電商企業由於貿易規模較小,呈碎片化,常常面臨通關時間長,結匯不規範,以及稅收權益受到損害等問題;

(4)支付安全問題,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跨境支付成為可能,但是,目前形勢看,跨境支付實現了支付便捷性,卻無法有效保障支付安全,從而降低消費者的消費意願;

(5)信用風險,跨境電商體現了電子商務的開放性,但是,它也具有一定虛擬性,虛擬化消費難以避免信用問題的出現。跨境電商產業並未建立具有公信力的國際信用管理機制,從而對其發展造成一定阻礙;

(6)缺少專業外貿人才,跨境電商的急速發展,大量企業商家魚貫而入,卻未配備高素質的外貿人才,沒有綜合型人才,跨境電商交易受到限制;

(7)知識產權以及監管風險,我國企業知識產權意識薄弱,缺乏監管力度,導致跨境電商面臨的知識產權監管風險不斷加劇。

二、跨境電商供應鏈平臺構建

基於上述討論,跨境電商的發展速度快,但仍舊面臨風險,存在不足,為了更好推動跨境電商發展,必須構建科學、合理的供應鏈平臺,充分地利用大數據信息資源,同時與政府政策相協調,提高跨境電商的管理服務水平,更好地為消費者服務,更好地為經濟發展服務,更好地實現電商企業的健康長足發展。

大數據背景下的跨境電商供應鏈平臺如何構建?

1.構建思路

本文基於供應鏈研究,結合跨境電商特點與優勢,基於保稅區,構建大數據背景下的跨境電商供應鏈平臺,其供應鏈內部,供應商、跨境電商、物流公司以及消費者構成信息迴路,針對信息展開分析,實現資金流、商品流與物流之間的良性循環,同時,準確把握政府政策,基於大數據,實現供應鏈體系的科學化。

2.供應鏈平臺特性

(1)政策性:經由國務院批設、實施特殊海關監管條例的經濟區域即是保稅區,該區域獲得國家海關批准、監管可以相對長時間地進行商品存儲。保稅區跨境電商較為迅速、準確地把握國家大政方針的動向,從而在對外貿易中有效貫徹落實國家政策。保稅區聚集越多的跨境電商,政府集中管理越方便,信息收集更為全面,制定更為精準有效的政策。

(2)流動性:供應鏈平臺的大數據包含供應商、消費者以及跨境電商等之間交易來往的各種信息,該信息流是構建跨境電商供應鏈中的物流、資金流以及商品流的主要依據。通過分析目標客戶的需求以及消費數據,跨境電商與供應商推動物流、商品流的良性循環,從而實現資金的流動。其中,物流即商品從產地到消費地的流動過程,資金流指供應鏈各環節的資金流通過程,商品流即商品所有權的轉移過程。

3.具體構建方案

(1)供應鏈內部:供應鏈內部主體包括上游生產供應商、跨境電商、物流企業以及目標客戶,其中的信息流動即形成大數據資源,供應鏈平臺構建的關鍵在於分析貿易往來中的大數據,獲取有用信息。根據供應鏈內部數據流動特徵,其數據類型可分為:其一為供應鏈上游供應商與目標消費者來往數據;其二為跨境電商與上游供應商與來往數據;其三為跨境電商、目標消費者以及物流公司來往數據。

上游生產供應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收集、整合、分析目標客戶的消費偏好以及購買信息等數據,深度挖掘客戶需求,從而進行市場細分,為顧客提供個性化服務,根據消費者的反饋不斷改進、更新產品以及服務,及時響應市場需求變化,改善商品同質化問題;跨境電商與供應商形成協作,進行信息共享,實現雙方市場信息對稱,跨境電商及時將供應商分析的客戶需求反映出來,並通過數據挖掘分析目標客戶的潛在消費需求,及時向供應商反饋信息,促進供應商研發新產品,提高客戶粘性;消費者評價物流服務訂單,向電商企業反饋其服務質量,跨境電商以此分析其採購、儲存和運輸情況,並將物流服務信息的分析結果,與物流公司進行信息共享,及時發現物流環節的問題,深度協同,提出物流服務優化方案,降低倉儲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升消費體驗。在構建跨境電商物流出口模式時,可考慮在保稅區構建邊境倉;而對於進口模式,可以通過分析目標客戶行為數據,在保稅區提前進行商品存儲工作,將實現物流運轉效率以及服務質量的提高。跨境電商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精準掌握市場需求,使得倉儲管理精細化,減少物流成本。跨境電商保稅區物流集聚將提高管理水平,形成規模經濟,進而打造我國高端物流品牌。


大數據背景下的跨境電商供應鏈平臺如何構建?

(2)供應鏈外部:跨境電商供應鏈平臺的構建同樣依賴外部相關機制的保障,主要關注政府以及金融機構與跨境電商供應鏈的關係。

一方面,政府加大對跨境電商的政策扶持力度,批准設立保稅區,實現保稅倉儲,為跨境電商對外貿易構建中轉基地,大大降低跨境電商的物流倉儲成本,縮短對外貿易物流時間,從而提高國際貿易進出口效率,提高跨境電商的服務水平。當前政府出臺的關於電子商務的福利政策也吸引到海外電商企業在保稅區設立海外倉,極大便利了境內物流配送。基於大數據分析,政府及時把握跨境電商的貿易動向,制具有針對性的政策,規範市場秩序的同時為跨境電商的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另一方面,跨境電商為了保障其資金流順利運作,可與有關金融機構展開合作,吸引投資,緩解供應鏈資金壓力,依據供應鏈開發金融產品如消費者信用擔保等。基於大數據,金融機構分析跨境電商企業的信用等級,為投資、借貸款決策提供依據。政府、跨境電商以及金融機構應協同合作構建我國跨境電商信用體系,建立規範標準,提高企業信用等級,提高國際公信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