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問題整改情況通報(二)

紅河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問題整改情況通報(二)

紅河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問題整改情況通報(二)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我州各級各部門緊緊圍繞“為民服務解難題”,聚焦解決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問題,堅持邊學邊查邊改,採取有效措施深入開展專項整治,現將我州第二批問題整改落實情況通報如下。

一、州級整改落實情況

1.整治食品安全問題。開展主題教育以來,全州共檢查生產經營主體7927家次,檢查小作坊351戶次,立案查處食品違法案件49件,罰沒款共計26.462萬元。檢查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1343戶次,生豬屠宰檢疫31.82萬頭,無害化處理695頭,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2.整治健康扶貧政策落實問題。開展主題教育以來,全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患32種大病669人,救治669人,救治率100%;重病貧困患者1209人,救治1209人,救治率100%,實現了大病重病患者“應治盡治、應管儘管”。

  

3.整治醫保基金使用亂象問題。開展主題教育以來,共檢查定點醫藥機構405家,發現違規使用醫保基金定點醫藥機構67家,其中,暫停醫保結處系統2家,實施行政處罰3家,按醫保協議處理62家,追回醫保基金1570.19萬元,追繳違約金94萬元,罰款614.83萬元。

  

4.整治住房租賃機構亂象問題。開展主題教育以來,對有住房租賃機構的箇舊、開遠、蒙自、彌勒、建水、石屏、瀘西、元陽等8個縣市開展專項檢查,排查發現6家機構存在收取高額轉讓費、違規代理銷售等違規違法行為,目前已全部整改完畢。

  

5.整治失學輟學問題。開展主題教育以來,全州排查出1261名失學輟學學生,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652份,共勸返832人。

  

6.整治就業扶貧短板問題。開展主題教育以來,全州培訓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3.06萬人次,創建就業扶貧車間42個,新增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0.16萬人,建立勞務合作社86個。

  

7.整治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加快農村飲水鞏固提升工程,開展主題教育以來,完成飲水鞏固提升工程429件,受益16.28萬人,完成投資7981.4萬元。

  

8.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相關問題。對QQ和微信工作群、“一票否決”和責任狀、微信公眾號等事項進行規範清理,開展主題教育以來,清理合併不必要的“一票否決”和責任狀90份、QQ和微信工作群1602個、微信公眾號31個。

  

二、縣(市)整改落實情況

  

9.蒙自市整治城市環境衛生問題。建立“馬路辦公”機制,對佔道經營、非機動車亂停亂放、城市環境等問題進行現場整治。開展主題教育以來,累計出動執法人員1300餘人次,整治佔道經營1568處、清理違規露天燒烤78處,治理流動攤點383處,清除違章廣告158處,更換公益廣告1320面。

  

10.蒙自市整治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問題。按全域綠道全民共享的理念建設城市綠道3.3公里,圍繞城市綠道新增景觀綠化面積4.7萬平方米。加快推進廁所革命工作進程,新建標準化城市公廁6座,提升改造10座,消除城區旱廁51座。

  

11.蒙自市整治營商環境“痛點”“堵點”問題。採取“前臺統一受理、後臺分類審批辦理、統一窗口出件”的快速辦理流程,讓不動產交易、繳稅、登記的申請材料減少至10項以內,不動產登記一般登記從法定的30個工作日辦結縮減到7個工作日之內,抵押登記確保在3個工作日辦結。開展主題教育以來,群眾來件6030件,辦件6000件,受理各類房屋查詢12300件,群眾滿意率98%。

  

12.箇舊市整治城區部分街道商戶噪音擾民、油煙汙染、佔道經營問題。專項整治以來,開展綜合執法74次,並加大重點地區日常巡查力度,共解決校園周邊、市場、城區街道噪音擾民問題30件、油煙汙染問題23件、佔道經營問題21件,居民生活環境得到有效提升。

  

13.箇舊市整治部分貧困村供水管道損壞,影響正常供水問題。開展專項整治以來,箇舊市成立水源調度小組,投入資金150萬元,安排專人管理維護農村水源點,進行水泵、漏水點、入戶管道及配電箱維護。2019年9月至10月,完成了卡房鎮維西灣村委會、苟街村委會供水入戶管網鋪設、保和鄉莫賈村委會他期村供水工程、雞街鎮倘甸村委會供水工程、賈沙鄉陡巖村委會水廠提升改造和修繕工程,受益群眾5642人。

  

14.箇舊市整治全市大氣汙染源影響總體環境空氣質量問題。開展專項整治以來,箇舊市紮實推進重金屬汙染防治項目建設和汙染物減排工作,加強滇南中心城市聯防聯治應急響應,及時研判預警,落實應急措施。2019年9月至10月,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100%。

  

15.開遠市整治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不精準問題。以群眾需要為導向,積極整合培訓資源,廣泛開展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中式烹調、砌築工、焊工等職業技能和實用技能培訓。開展專項整治以來,共開展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前培訓6513人次。

  

16.開遠市整治農家書屋圖書使用率不高、管理服務不精準、圖書資源配置不均衡問題。開展專項整治以來,投入27.15萬元,陸續為全市164個農家書屋補充5大類60種圖書共9840冊,進一步夯實農家書屋藏書量,促進鄉鎮文化事業發展。

  

17.開遠市整治多收行政事業性收費問題。落實降費政策,組織全市各執收單位開展清理退費工作,讓企業和個人享受到了減稅降費政策帶來的實惠。開展專項整治以來,向企業及個人退回多收取費用38.99萬元。

  

18.建水縣整治縣城城區環境衛生髒亂差問題。開展主題教育以來,聚焦居民、遊客反映較為強烈的縣城環境衛生問題,對重點區域實行全天候保潔,保證城市主街道及重要街道保潔時間不低於16小時,機械化清掃率達70%,實現生活垃圾日產日清。新增城區清掃保潔面積12.8萬平方米,新增垃圾桶500餘隻,城市環境衛生得到大幅度提升。

  

19.建水縣整治縣城城區燈光亮化率低,主街道、小街巷等燈光亮化不夠問題。開展主題教育以來,加強對背街背巷路燈“盲區”的整治力度,維修更換崇文街、如興巷、西林寺坡、小白廠村等26條背街背巷的1329盞路燈、27550餘米線路。

  

20.建水縣整治人民調解員隊伍作用發揮不明顯問題。開展主題教育以來,進一步優化人民調解員隊伍,由縣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組建了由2341名人民調解員構成的調解隊伍,採取“以獎代補”的方式給予補助,全縣各級人民調解組織共排查調處各類糾紛4032件,調解成功3912件,調解成功率達97%。

  

21.石屏縣整治農村群眾飲水安全問題。開展專項整治以來,投資687萬元,新建水池9個、新建和改造管網78.5千米,有效解決0.67萬農村人口飲水問題。同時,對7個鄉鎮9個自然村運行不正常的9個供水工程進行了提升改造,農村群眾飲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2.石屏縣整治林地內種植三七問題。清查林地內種植三七1073.3公頃,收回林地、整改恢復植被511.8公頃,沒收三七5噸,收取植被恢復保證金114萬元,有效推動林地內種植三七問題整改,毀林開墾、蠶食林地種植三七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23.彌勒市整治政務服務效能不高問題。加快建設力度,有力推動彌勒市新政務服務大廳正式投入使用,辦公面積由原來的608平方米增至2100平方米,設置辦事窗口148個,進駐部門由原來的23家增至46家,窗口工作人員由原來的40人增加至101人,受辦理事項由原來的383項增至700項,開展主題教育以來,受辦理審批服務辦件347124件,基本實現了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和“一站式服務”。

  

24.彌勒市整治部分市民收看不到《彌勒新聞》問題。將彌勒廣播電視臺高清信號接入電信IPTV、移動IPTV網,確保全市11.28萬用戶都能收看到《彌勒新聞》。

  

25.彌勒市整治貧困家庭先天性心臟病兒童救治難問題。開展貧困家庭先天性心臟病兒童免費篩查救治工作,為全市234名0—14歲先天性心臟病患兒進行篩查,為符合手術條件的38名患兒申請項目補助和免費手術治療,已完成手術治療25人。

  

26.瀘西縣整治河湖亂佔、亂採、亂堆、亂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以來,河長制工作中發現的河湖亂佔、亂採、亂堆、亂建等突出問題完成整改57個。重點開展南盤江瀘西段網箱養殖專項整治,督促拆除非法網箱46戶。

  

27.瀘西縣整治城市管理中亂堆、亂佔、違規經營問題。開展專項整治以來,清理非正規垃圾堆放點12個,清理違規設置戶外廣告牌25塊,糾正查處渣土野蠻運輸行為340餘起,清理九華路、環西路等路段佔道經營違規行為500餘起,對遮擋交通信號和城市監控設施道路樹進行修理,一批群眾關注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28.瀘西縣整治群眾辦事多頭跑問題。針對原縣政務中心辦事大廳面積小、群眾辦事多頭跑、“一站式”服務不到位等問題,提升改造政務服務實體大廳,進駐部門26家、窗口117個、人員250餘人,全面整合公安、社保、醫保、公積金、不動產、市場監管、運政管理、婚登、公證等集中開展審批服務,縣直部門不再單獨設立分中心和服務窗口,有效解決群眾辦事多頭跑、多窗口多部門辦理的頑疾。

  

29.紅河縣整治勞務輸出難問題。主題教育以來,開展扶貧技能培訓36期1097人,舉辦人力資源市場招聘會4場次,參與單位45家,達成就業意向253人,建立就業扶貧基地(車間)28家,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320人。

  

30.紅河縣整治縣城環境衛生髒亂差問題。開展專項整治以來,清理垃圾67.5噸,清理破損戶外廣告欄、橫幅、違法廣告285件,查處違法建設行為80起,統一規範建築施工場地圍擋24起,整治亂倒建築垃圾7起。

  

31.元陽縣整治環境保護中損害群眾利益行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以來,檢查企業80餘家次,下發現場整改通知書48份,提出監察意見30條,對環境違法行為企業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3份,罰款共22.5萬元。

  

32.元陽縣整治定點醫療機構違法違規行為的問題。開展專項整治以來,抽取24家醫藥機構進行檢查,扣減不合理補償款24.59萬元,審核違規單據1630條,扣減不合理補償款7.82萬元。在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發放宣傳畫2萬份、掛曆3000張,循環播放欺詐騙保視頻1000餘場次。

  

33.綠春縣整治網絡餐飲單位經營不規範問題。開展主題教育以來,線上核查網絡餐飲單位60家,線下檢查實體網餐店鋪40家。經督促落實,8家證照不全經營主體已辦理相關證照,16家字號名稱不符單位已完成整改。

  

34.綠春縣整治河道非法採砂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以來,共整治河道56千米,清理河道內亂堆、亂放8000餘立方米,規範亂採、亂堆採砂點64處,拆除亂建、亂佔13處。編制完成《綠春縣河道採砂規劃報告》,完成縣域河流可採區範圍內20個標段的5年河道採砂經營權拍賣工作,亂採、亂佔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河道採砂逐步規範化、制度化。

  

35.金平縣整治城鄉公廁數量不足、佈局不合理、設施不全問題。開展專項整治以來,新建、改建標準化縣城公廁11座,已完工6座,改建鄉鎮鎮區標準化公廁21座,已完工9座;新建、改建完成行政村公廁13座,城鄉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和提升。

  

36.金平縣整治鄉鎮醫療機構救護車破舊,難以滿足患者急救需求問題。開展主題教育以來,投入資金100萬元,為老勐鎮、勐橋鄉、老集寨鄉、銅廠鄉、沙依坡鄉等5個鄉鎮各配備1輛救護車,進一步改善了基層醫療機構條件,著力滿足患者對醫療急救的需求。

  

37.屏邊縣整治農村戶廁髒亂問題。開展專項整治以來,通過多方籌集資金,按照農村戶廁改造每戶補助800元、農村無害化戶廁改造每戶補助1500元的標準,完成農村戶廁改造1390座、農村無害化戶廁改造5890座,進一步提升了農村人居環境。

  

38.屏邊縣整治非法行醫問題。開展專項整治以來,以“城中村”、城鄉接合部等流動人口聚集地為重點,檢查零售藥店是否存在非法行醫行為20戶次,檢查轄區醫療機構33家,打擊並取締集貿市場、城鄉接合部、農村偏遠山區的假醫、遊醫21戶次,查處相關案件11件,進一步規範了醫療秩序,維護了人民群眾健康。

  

39.屏邊縣整治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難問題。開展專項整治以來,建成農村生活垃圾房(含收集池、焚燒爐)514個,完成行政村公廁改建14座,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提升。

  

40.河口縣整治定點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騙取醫療保障金、藥品價格虛高等醫療亂象問題。開展專項整治以來,實地檢查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藥店26家,檢查建檔立卡貧困戶住院定點醫療機構10家,查出超標準收費109例,重複收費1例,騙取醫保基金案例1例,已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41.河口縣整治營商環境不優問題。開展主題教育以來,公佈“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489項,綜合服務中心進駐部門52家,人員150餘人,受理事項19067件,665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應進全進”。河口口岸進口整體通關時間12.62小時,較2018年壓縮89.4%,出口整體通關時間降至0.2小時,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效率顯著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