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換湯不換藥令人失望,從不做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只會掩耳盜鈴

11月25日足協在上海召開了大會,根據北青報的爆料內容真的挺讓人失望的!本來希望新足協能夠勇於當中國足球開拓先鋒,不破不立,從大政方針上,真正進行有效的改革,在中國青少年發展規劃上,在青訓模式上,在公平選拔機制建議上,在限制俱樂部無限制投入上,在中國球員限薪上等等方面,做出新的,有成效的方案。哪成想他們又玩拍腦袋定政策,歸化人數還限制上了!U23政策的基礎上,又加上了中乙限制30歲球員上場!這全是所謂的保護球員的利益,這就是在限制競爭,讓中國球員舒服的躺著掙大錢!如果中國足協如此行事,中國足球沒有指望了!現在看,中國足協人員能力真的是不行!還是請聶衛平當足協主席吧,至少他上來能把中國足協所有的人員換了!

足協換湯不換藥令人失望,從不做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只會掩耳盜鈴

正如著名體育解說員劉建宏老師所說的一樣,中國足協喜歡在一起對一個問題進行討論、研究,再進行斟酌,再權衡利弊,最終才能一拍腦門,痛下決定。出臺方案之後,無論是否符合足球規律,不容聽到任何反對意見,就這麼定了!無論是針對聯賽,還是國字號球隊等問題,往往都是如此。對於水深火熱的中國足球,中國足協似乎從來就沒有過“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想法以及勇氣,有資深球迷認為:或許,足協從沒那個覺悟!

足協換湯不換藥令人失望,從不做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只會掩耳盜鈴

為何球迷還執著地關注中國足球?一是這項運動的獨特魅力,二是因為中國足球不應該差到這個地步。無論身體條件還是球員待遇,中國球員並不比其他亞洲球員差,那麼國家隊成績不行,到底差在哪?目前的中國足球環境不好,是單純的體制問題,還是中國足協作為中國足球的老大,也有一定的責任在內?當老大,就要有胸懷,有高瞻遠矚,不能像有的球員一樣,只看眼前或只向錢看。

足協換湯不換藥令人失望,從不做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只會掩耳盜鈴

足協朝令夕改也讓人無從下手,要想不吃虧,只能等等停停看看。去年足協鼓勵搞歸化球員入籍,只有國安和恆大兩傢俱樂部響應,其他俱樂部要不是沒錢,要不是沒關係,更有甚者根本就不相信足協。這才過去不到半年多的時間,足協領導換人了,足協也翻臉不認人了。現在又提出歸化球員只能註冊兩個上場一個,足協既然把前任定下來的又反悔了,這個嘴臉和我們一些政府部門的嘴臉一樣。

足協前年就帶頭提出港澳臺球員來國內踢球算外援,被批分裂國家。這次又區別對待歸化球員,既然同意人家歸化了,球員已經入了中國籍那麼就是中國人,就不能區別對待。

還有就是用降薪來逼迫年輕球員留洋,明顯的瞎子摸象,就目前中國球員的水平,倒貼錢也沒有歐洲隊會要,除非出口轉內銷。足協一系列的動作,不經讓人產生猜疑,難道真的是臭名昭著的經紀人-金暢背景深厚和足協有不可告人的關係。

以上所作所為明顯就是掩耳盜鈴,閉門造車,鼠目寸光,你們就不能眼光放的遠一點嗎?就不能做一次,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事情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