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成唯一評價標準?從鄭秀晶到馬思純,業務再精也難消發福質疑

文/任盈盈
“影后”馬思純又雙叒叕上熱搜了,前幾天是因為演技問題,這次又是因為身材問題。據悉,在某綜藝節目中馬思純接受採訪時的小肚腩十分明顯,屬於遮不住的那種,於是再一次被“嘲”了。講真,已經數不清這是馬思純第幾次因為身材問題被“嘲”上熱搜了,之後她發文下決心要瘦回s碼。深秋正是“囤膘”時,在身材管理這方面上,藝人們真是太難了。

身材成唯一評價標準?從鄭秀晶到馬思純,業務再精也難消發福質疑

1、“胖”不是原罪

網友們對於藝人的身材問題貌似格外重視,前幾天韓國知名愛豆鄭秀晶在頒獎典禮上的一席粉色抹胸裙,格外凸顯手臂和脖頸的粗壯,屆時“鄭秀晶胖了”的詞條直接隔著大洋彼岸衝上了我們國家的熱搜榜,因為上鏡顯胖的一些問題,藝人們的確需要進行嚴格的身材管理,但是現在有一個現象是,身材問題竟然成了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不得不說網友們也是十分嚴格。

身材成唯一評價標準?從鄭秀晶到馬思純,業務再精也難消發福質疑

​“胖”似乎成為了女藝人的原罪,身材似乎成為了評價一個藝人優秀與否的首要問題,而現實是,藝人不僅需要進行身材管理,更需要進行業務能力上的修煉,藝人為觀眾呈現出的除了養眼的外形之外,還應該有更多優秀的作品。

身材成唯一評價標準?從鄭秀晶到馬思純,業務再精也難消發福質疑

​我們總在熱搜上看到,某某藝人胖了,某某藝人瘦了,身為明星,他們的身材管理應該受到路人的監督嗎?我們在此不予置評。不過就在前幾天,鄭秀晶幾年前的一段表演視頻刷爆了網絡,颱風穩,表現力也強,從舞蹈動作到表情管理都無可挑剔,這樣的愛豆是合格的嗎?當然是。

身材成唯一評價標準?從鄭秀晶到馬思純,業務再精也難消發福質疑

​為了在舞臺上呈現出最好的狀態,藝人面對的可能是長時間的節食,高強度的運動,這種嚴謹的職業精神,遠遠不是自律一詞可以用來形容的。於是在停止營業的日子裡,藝人們會讓自己的身心得到短暫的放鬆,在此期間,身材發福是不可避免的,藝人也有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把最好的狀態呈現在舞臺上,便已經是盡職盡責的表現了。

身材成唯一評價標準?從鄭秀晶到馬思純,業務再精也難消發福質疑

​除此之外,公眾對於女藝人的要求更是嚴格得多,曾經“吳亦凡胖了”、“尼坤胖了”、“馬里奧胖了”等詞條都登上過熱搜,只是網友對這些男神級別的藝人都會多幾分寬容:“瘦回來又是男神!”可為什麼女藝人稍稍不注重身材管理就要被抨擊呢?這樣的現狀也值得網友們思考。

身材成唯一評價標準?從鄭秀晶到馬思純,業務再精也難消發福質疑

2、“病態瘦”是否值得推崇

在幾天前的金雞獎頒獎典禮上,靠著《延禧攻略》成功翻紅的秦嵐直接美上了熱搜,奔四的年紀還能保持最優雅的狀態,不禁讓人敬佩,但是對於這種“完美身材”的追求,秦嵐並不贊同。秦嵐曾經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真正上鏡的女藝人,都瘦得像鬼。”我們剔除她這段言辭中誇張的成分,同樣可以感受到來自演員傳達給我們的一種信息:為了上鏡,藝人們所追求的瘦已經達到了一種病態的程度。

身材成唯一評價標準?從鄭秀晶到馬思純,業務再精也難消發福質疑

​瘦就是美嗎?答案並不唯一。視線再次迴歸到前幾天的金雞獎頒獎典禮,紅毯之上,藝人們的爭相鬥眼的確讓人眼前一亮,但是這其中有一個不一樣的身影——那就是捧回了影后獎盃的詠梅。當晚的詠梅以一席紫色的長裙現身優雅得體,也許在很多人眼裡,詠梅並不是完美的身材,但是誰會不誇上一句“美極了”呢?

身材成唯一評價標準?從鄭秀晶到馬思純,業務再精也難消發福質疑

​女性的美從來沒有一個標準答案,近年來,“A4腰”、“螞蟻腿”捆綁了太多的人,我們不僅要追求優雅的身材,我們更應該追求的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被“瘦”捆綁了自己的生活,當瘦成為了一種執念,我們將失去更多的東西。

身材成唯一評價標準?從鄭秀晶到馬思純,業務再精也難消發福質疑

3、作品才是關鍵

上一次馬思純因為身材問題被大規模吐槽,是因為葛薇龍的路透照,路透照中的馬思純體態圓潤,的確不適合扮演一個“清瘦”的人物,很多時候,演員會為了角色而進行增肥和減脂,比如在另一部戲中,馬思純被嘲胖,實際上是為了劇中的角色做準備。為了貼近角色,演員能做的不僅僅是提高演技,更應該做到角色上的貼合,比如鄧超,在拍攝張藝謀導演的《影》時,堅持不用特效,先是增肥了20斤,然後迅速減脂,5個月的時間裡,讓自己的體重不變化達到了40斤。

身材成唯一評價標準?從鄭秀晶到馬思純,業務再精也難消發福質疑

​在鏡頭下,藝人應該呈現出最好的狀態,而在鏡頭外,藝人也應該有自己的生活空間,擁有“發福”的權利。更何況,一個優秀的藝人絕不僅僅想要執著於做一個漂亮的花瓶來博觀眾的眼球,在靚麗的外表之下, 他們應該專注的是如何呈現出更好的作品。

身材成唯一評價標準?從鄭秀晶到馬思純,業務再精也難消發福質疑

​屢次因為身材問題登上熱搜的馬思純,我們當然希望她可以迴歸到最好的狀態,但是同時,我們應該將目光鎖定在藝人的表演能力上,如果有一天,登上熱搜的不是“某某藝人胖了”而是“某某藝人演技進步”,當業務能力成為了我們評判藝人好壞與否的第一標準,那整個娛樂圈的生態也將趨於良性,還是希望大家對於藝人們能多一些理解和寬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