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打敗特朗普,花多少錢都行!正式參選的布隆伯格,一週花掉特朗普1%身家

深海區工作室 楊一帆 魯明

“只要能打敗特朗普,花多少錢都行!”

美國當地時間11月24日起,美國46個州的電視頻道開始播放77歲的億萬富翁、前紐約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的首則競選廣告。同一天,布隆伯格正式宣佈參加民主黨2020年總統大選初選的爭奪。

只要打敗特朗普,花多少錢都行!正式參選的布隆伯格,一週花掉特朗普1%身家

布隆伯格的競選廣告畫面截圖。

作為連選連任、三度問鼎紐約市長寶座的資深政治家,布隆伯格出手即不凡,帶有自己鮮明的烙印。

例如,此次競選廣告雖僅持續一週,但花費就已超過3400萬美元,創下美國總統競選史上的新紀錄。這種近乎“拿錢把對手砸暈”的氣勢,形象詮釋了什麼叫“花多少錢都行”;

再如,其首席顧問沃爾夫森23日表示,布隆伯格競選期間將不接受任何政治捐贈,只花自己的錢。理由是這樣讓他可以免受利益集團的影響,更好地關注民眾需求。

1

“重建美國”

作為福布斯榜單排名前十的富豪,布隆伯格的鉅額財富的確是他確保自己參選獨立性的底氣所在。但是,布隆伯格競選格言的氣勢絲毫不遜色於其鉅額財富。

“重建美國!”(Rebuild America),是布隆伯格在第一則競選廣告中喊出的口號。

相比於特朗普在2016年競選期間“美國第一”(America First)的口號,二者其實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即一樣的簡練直接,一樣的主題鮮明,一樣的令人印象深刻。

不過,布隆伯格之所以向特朗普“取經”,卻只是為了更好地打敗他。

“我競選總統是為了擊敗(現任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重建美國。”在其競選網站上,布隆伯格對自己的動機做了更充分的說明,他表示將團結美國選民,組建“廣泛而多樣化的聯盟”。



只要打敗特朗普,花多少錢都行!正式參選的布隆伯格,一週花掉特朗普1%身家

布隆伯格宣佈參選的推特截圖。

同時,儘管沒有明說,布隆伯格的話語也暗含了他一直以來的觀點:現有的民主黨候選人不足以對付特朗普。

只要打敗特朗普,花多少錢都行!正式參選的布隆伯格,一週花掉特朗普1%身家

一言以蔽之——擊敗特朗普,重建美利堅。

2

立足中產

雖然距離民主黨黨內初選首次投票不到3個月,但布隆伯格的加入絕非臨時起意,更不是毫無準備。

“我相信我在商業,政府和慈善事業方面的獨特經驗將使我能夠獲勝併發揮領導作用。”布隆伯格表示,“作為候選人,我將聯合廣泛而多樣的美國人贏得勝利。作為總統,我有能力來解決我們這個偉大國家的問題。有很多問題。”

都有什麼問題呢?

在競選網站的一則視頻當中,布隆伯格展示了他關注的問題,包括槍支暴力、社會慈善、氣候變化和醫療衛生等等。例如,他主張更為嚴格的控槍政策,向富人徵更多的稅,還主張關閉碳排量較高的燃煤電廠,並向所有美國人提供醫療保險(無需撤消私人保險)。

顯然,布隆伯格敏銳捕捉到戾氣日重的社會氛圍、更為猖獗的槍擊事件、境況不佳的收入水平,以及美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退步——這些都是多數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所關心的問題,顯著有別於鐵鏽地帶的居民對就業問題的聚焦。

布隆伯格的首席顧問沃爾夫森表示,儘管許多民主黨選民對布隆伯格不是很熟悉,但沒關係,他為布隆伯格量身打造的故事就立足於一個普通中產家庭的孩子是如何通過奮鬥取得成功的。換句話說,這位出身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而非富二代)在商業、政治和慈善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遠超某人)的成就,這樣的故事足夠打動許多美國人。

布隆伯格是美國的猶太裔金融、傳媒與慈善大亨。他從美國名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哈佛大學畢業後,進入華爾街,白手起家建立起包括彭博新聞社在內的金融傳媒帝國。根據《福布斯》去年評選,布隆伯格位列全球第11大富豪,其淨資產約為500億美元。相比之下,身為富二代的特朗普只能以約30億美元的淨資產排名第259位。

只要打敗特朗普,花多少錢都行!正式參選的布隆伯格,一週花掉特朗普1%身家

3

總統之志

當然,布隆伯格也絕非僅出於擊敗特朗普的目標而競選。

早在大學時期,他就曾對當時的女友說過,自己的理想是成為美國第一任猶太裔總統。此前,他也曾多次動過參選總統的念頭,但因勝算問題而遲遲未能出手。布隆伯格此次終於站出來,足以表明他對目前的局面是很有信心的。

首先,深信精英主義的布隆伯格深信美國社會對奉行民粹主義路線的特朗普積怨已深。

此前,他形容特朗普是一個誇大其商業成功的“危險煽動者”。在24日的競選聲明中,布隆伯格又表示再也無法忍受特朗普以不道德的行為連任四年,因為後者代表的是對國家和價值觀生存的威脅。

“如果特朗普贏得連任,我們將永遠無法從損害中恢復過來。”布隆伯格如是說。

其次,布隆伯格的全部競選經費據信可能高達5億美元,這一數字或超過正尋求連任的特朗普。

在花錢如流水的美國總統選舉中,更多的經費意味著更多的廣告,更多的競選活動,更多的曝光率,而這些往往意味著更高的勝算。此前,在紐約市長的競選中,數倍於競爭對手的競選經費也是布隆伯格屢次勝出的重要原因。

基於歷史經驗,布隆伯格競選團隊的豪言足以表明其闊氣與志氣:“只要能打敗特朗普,花多少錢都行!”

再次,布隆伯格有相當實力扭轉目前民主黨的參選格局。

民主黨內初選早已如火如荼展開,布隆伯格此時突然加入,在美國媒體看來是一個非傳統的突然之舉。儘管這會帶來不確定性,但作為與華爾街有著密切聯繫的中間派,布隆伯格的巨大資源和溫和派形象可能會讓他在初選中脫穎而出——民主黨初選的最重要目的就是找到最有資格和實力在明年11月挑戰特朗普的競選人。

布隆伯格的確有獨到的競選優勢,例如其首席顧問沃爾夫森23日已表示,布隆伯格將不接受任何政治捐贈。同時,如果成功當選總統他也不會領薪水,或者只拿1美元的象徵性薪水。這是可信的,因為在任紐約市長十餘年期間,布隆伯格從未領取每年200多萬美元的薪水。

這對坐擁500億美元財富的布隆伯格來說算不了什麼,但卻會瓦解特朗普現有的一個優勢。特朗普也拒領工資,還稱他把總統薪水全數捐給了慈善機構。

此外,特朗普一直被人詬病的一點,是他始終拒絕公開自己的納稅單。但沃爾夫森已經表示,布隆伯格將在競選期間公開自己的納稅單,盡力公開透明。

但是,這些並不意味著布隆伯格的參選之路會一帆風順。

例如,在如今仇富風氣比較盛行的美國,布隆伯格拒絕政治捐款的行為也招致其他比較窮的左翼民主黨人的批評。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桑德斯22日在推特上說:“我對布隆伯格或任何億萬富翁等認為他們可以繞過政治程序並花費數千萬元購買選舉結果的想法感到厭惡。”另一位領先的參選人沃倫23日也抨擊布隆伯格試圖通過金錢購買總統職位。

對於這些批評,布隆伯格目前顯得相當小心翼翼。例如,其掌控的彭博社已表示會在民主黨初選中保持中立,將不會“調查”他或其他任何民主黨競爭對手,而且彭博社“彭博觀點”版面也將不再刊登不具名的社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