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拿父母的錢,別輕易去責罰,這樣做讓孩子掌控自己的慾望

在我們的生活中,每次提到小偷這兩個字時,總是被人們所不齒的,確實,偷東西是一件極為不光彩的事情,這代表的是這個人的品行出現了問題。可是不得不承認的是,在生活中,我們的孩子有時也會做出一些偷東西的事情,難道這麼小的孩子品行就已經出現了問題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那這種現象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孩子偷拿父母的錢,別輕易去責罰,這樣做讓孩子掌控自己的慾望

一大早上,小新的媽媽就發現自己錢包裡的錢少了100塊,之所以記得這麼清楚,是因為昨天她特意去銀行取的1000元錢,結果今天早上就剩了900。小新媽媽詢問爸爸是否拿了這100元之後,爸爸也覺得很奇怪,而且他還想起來,似乎最近自己的錢包裡總是零零散散的少了一些錢,只不過之前,並沒有在意。於是夫妻兩人就想到了自己的兒子小新,難道是兒子偷偷將錢拿走了?於是夫妻兩人在兒子晚上放學的時候,就悄悄的站在學校門口觀察他,很快他們就在學校找到了兒子的身影,並看到自己的兒子帶著幾個同學走進了超市,大方的拿出一張百元大鈔請客。夫妻倆人傻了眼,自己的兒子竟然真的偷了錢,這麼小的年紀就學會偷東西,長大可怎麼辦才好?爸爸幾次想衝上去將小新拖回家,不過媽媽攔了下來,她要好好思考一下要如何教育自己的兒子。

可能大家不知道,現在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真的是越來越高,有的孩子是偷拿家長的錢,有的孩子是偷拿同學的東西,很多家長都表示不理解,孩子的生活條件明明很優渥,但是為什麼要去偷拿別人的東西呢?其實孩子之所以會這樣,或許與他們的“購物敏感期”有關。

一、什麼是購物敏感期,它發生在孩子的哪個年齡段

1、 購物敏感期到底是什麼?

一般來說,購物敏感期是孩子的7歲到11歲之間,就是說當孩子進入兒童期之後。這個時候,孩子的獨立意識以及認知能力都在增長,他們逐漸知道用錢可以來買到東西,於是對此十分好奇,只要有零用錢,就可能會去超市買東西。

孩子偷拿父母的錢,別輕易去責罰,這樣做讓孩子掌控自己的慾望

2、 孩子對錢的概念很模糊

雖然這個階段的孩子,基本已經上了小學,認識了元、角、分,但是他們對錢卻並沒有真正的概念。他們只知道錢可以換來自己喜歡的零食和玩具,所以,已經常會亂花錢,養成壞習慣,手裡沒有錢卻想要購物的時候,就會做出偷的行為。

3、 孩子沒有接受正確的引導

很多時候,孩子的一些購物慾望,往往得不到家長的重視,所以等家長得知孩子偷東西時,或許已經有過多次偷東西的經歷。而且在孩子的觀念中,也不知道東西是一定需要買的,在他們的觀念中,只要自己想要就可以擁有,這也是很多購物敏感期的孩子的共同特點。

孩子偷拿父母的錢,別輕易去責罰,這樣做讓孩子掌控自己的慾望

很多家長在得知自己的孩子,竟然做出偷東西事情的時候,頓時火冒三丈非,不僅給孩子貼上了小偷的標籤,而且還會對孩子進行打罵責罰,希望能夠讓自己的孩子改正這種惡習,殊不知家長這樣的做法,只會使孩子受到更大的傷害。

二、孩子在這個階段有“偷”錢行為,責罰會出現什麼後果

1、 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偷東西就是為了買一個玩具或零食,在他們看來拿家長的錢,並不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如果這個時候家長隨意對孩子進行責罰,容易就傷害到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變成一個敏感而又自卑的人。

孩子偷拿父母的錢,別輕易去責罰,這樣做讓孩子掌控自己的慾望

2、 破壞親子關係

家長應該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如果家長並不瞭解孩子為何偷錢就對孩子進行責罰,那麼很容易使孩子對家長產生距離感,甚至生出怨恨之心,讓孩子很容易對家長封閉內心,什麼事情都不與家長溝通,嚴重破壞親子關係。

3、 孩子破罐子破摔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是不一樣的,對於一些比較叛逆的孩子來說,如果家長隨意就對他們進行責罰,可能會導致他們的心理產生扭曲。爸爸不是說我偷錢嗎?那麼我就繼續偷,孩子會生出與家長對抗的心理。

孩子偷拿父母的錢,別輕易去責罰,這樣做讓孩子掌控自己的慾望

當家長髮現孩子偷東西時,一定不能隨意的對他們進行責罰,首先要通過詢問去了解孩子為何去偷東西,告訴孩子偷東西到底是什麼含義,會對自己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重新幫助他們建立認知,這樣才會從根本上杜絕這種情況的再次發生。

三、如何才能正確引導,讓孩子掌控慾望

1、 要讓孩子知道偷東西是錯誤的行為

有些孩子之所以會偷拿別人的東西或家長的錢,因為他們並沒有認識到這種行為的錯誤。所以這時家長要告訴孩子偷東西是不對的,在大家的心中,偷東西的孩子都是品德不好的,這樣的孩子是不會受大家歡迎的。

孩子偷拿父母的錢,別輕易去責罰,這樣做讓孩子掌控自己的慾望

2、 指導孩子正確消費

首先家長應該滿足一些孩子合理的消費需求,定期的給孩子一些零花錢,並教孩子怎樣計劃的去花錢。比如說,家長可以每天給孩子一塊錢零花錢,當孩子想要買什麼東西時,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不妨通過攢錢來達成自己的願望。

3、教育孩子節儉,不盲目攀比

如果家長不告訴孩子錢來之不易,那麼孩子一定學不會珍惜,孩子會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如果他們沒有錢了,就會容易做出偷的行為。另外,孩子的有一些消費是出於與同學的攀比之心,所以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如何正確的對待自己的這種心理,知道盲目攀比是有害的。

孩子偷拿父母的錢,別輕易去責罰,這樣做讓孩子掌控自己的慾望

為了避免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家長一定要從小就開始對孩子進行正面的引導與教育,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自尊與品性。在面對孩子的錯誤時,不可以放任,同樣也不可以以暴制暴,只有讓孩子意識到錯誤,能夠真正的幫他們解決問題。

今日互動話題:你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嗎?如果是你,你會選擇怎樣幫助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