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詩人流沙河,與余光中的對白

詩歌 | 著名詩人流沙河,與余光中的對白

流沙河,原名餘勳坦,四川金堂人,當代詩人,1948年在成都讀中學時,開始寫作。在成都《西方日報》、《新民晚報》、《青年文藝》等報刊上發表詩歌、長篇小說等,並加入當地中學生組織的青年文藝社和麥穗文藝社。1950年在《川西日報》副刊上發表一些詩歌和長篇小說,同年9月被作家西戎介紹到《川西日報》副刊任編輯和見習記者。其間與人合寫中篇小說《牛角灣》。1952年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同年9月調四川省文聯工作,先後任創作員和《星星詩刊》編委。1954年參加中國作家協會重慶分會。1955年在《西南文藝》上發表《寄黃河》等優秀詩篇,受到好評。1956年出席全國青年創作會議,進中央文學講習所學習。同年出版長篇小說集《窗》(中國青年出版社),詩歌集《農村夜曲》( 重慶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詩集《告別火星》(作家出版社),發表組詩《草木篇》(1957年《星星》第一期),作品以白楊、藤、仙人掌、梅、毒菌為賦,抒發愛憎之情,寓意頗深。但卻被錯劃為右派。此後,在省文聯工作。1966年5月,被迫回家鄉做鋸木工謀生,歷12年。1978年到金堂縣文化館工作。復出後發表了不少詩作,《故園六詠》榮獲1979~1980年全國優秀新詩獎。

小編按:《就是那一隻蟋蟀》是一篇意象數量眾多、內蘊深刻、組合高妙的佳作。本詩的詩題來自與臺灣詩人余光中的交往。1982年,餘給流沙河信中說:”在海外,夜間聽到蟋蟀叫,就會以為那是在四川鄉下聽到的那隻。“四年後,餘寫的《蟋蟀吟》中兩行:“就是童年逃逸的那一隻嗎?一去四十年,又回頭來叫我?”信上的那句話觸動靈感,流沙河寫了這首詩作答,發表在香港的《文匯報》副刊上。

就是那一隻蟋蟀


臺灣詩人Y先生說:"在海外,夜間聽到蟋蟀叫,就會以為那是在四川鄉下聽到的那一隻。"


就是那一隻蟋蟀

鋼翅響拍著金風

一跳跳過了海峽

從臺北上空悄悄降落

落在你的院子裡

夜夜唱歌

詩歌 | 著名詩人流沙河,與余光中的對白

就是那一隻蟋蟀
在《豳風·七月》裡唱過

在《唐風·蟋蟀》裡唱過

在《古詩十九首》裡唱過

在花木蘭的織機旁唱過

在姜夔的詞裡唱過

勞人聽過

思婦聽過

就是那一隻蟋蟀

在深山的驛道邊唱過

在長城的烽臺上唱過

詩歌 | 著名詩人流沙河,與余光中的對白

在旅館的天井中唱過
在戰場的野草間唱過

孤客聽過

傷兵聽過

就是那一隻蟋蟀

在你的記憶裡唱歌

在我的記憶裡唱歌

唱童年的驚喜

唱中年的寂寞

想起雕竹做籠

想起呼燈籬落

詩歌 | 著名詩人流沙河,與余光中的對白

想起月餅
想起桂花

想起滿腹珍珠的石榴果

想起故園飛黃葉

想起野塘剩殘荷

想起雁南飛

想起田間一堆堆的草垛

想起媽媽喚我們回去加衣裳

想起歲月偷偷流去許多許多

就是那一隻蟋蟀

在海峽這邊唱歌

在海峽那邊唱歌

詩歌 | 著名詩人流沙河,與余光中的對白

在臺北的一條巷子裡唱歌
在四川的一個鄉村裡唱歌

在每個中國人腳跡所到之處

處處唱歌

比最單調的樂曲更單調

比最諧和的音響更諧和

凝成水

是露珠

燃成光

是瑩火

變成鳥

是鷓鴣

啼叫在鄉愁者的心窩

詩歌 | 著名詩人流沙河,與余光中的對白

就是那一隻蟋蟀
在你的窗外唱歌

在我的窗外唱歌

你在傾聽

你在想念

我在傾聽

我在吟哦

你該猜到我在吟些什麼

我會猜到你在想些什麼

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心態

中國人有中國人的耳朵

(1982年7月10日在成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