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發布重磅報告!持續關注全球生態環境

11月22日,科技部發布《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9年度報告》,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國際社會可持續發展以及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迫切需要,選定“全球森林覆蓋狀況及變化”、“全球土地退化態勢”、“全球重大自然災害及影響”及“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四個專題開展監測分析。至今,科技部已連續八次發佈年度報告,對全球生態環境進行了一系列的遙感監測與科學分析。這是我國遙感科技界積極應對全球變化,推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實際行動,也是我國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重要舉措。

科技部發布重磅報告!持續關注全球生態環境

據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主任王琦安介紹,本次發佈的2019年度報告持續關注全球生態環境熱點問題以及重點區域,聚焦“全球森林覆蓋狀況及變化”、“全球土地退化態勢”、“全球重大自然災害及影響”和“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4個專題開展遙感監測與分析。根據科技部總體部署,國家遙感中心牽頭組織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資源信息研究所、北京師範大學、中山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國內優勢科技力量,完成了2019年度報告的編制工作。編制過程中,注重吸收國家科技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以及相關部門的研究成果,使用了包括氣象、環境、資源和高分等國內外衛星的觀測數據,保障了年度報告工作的順利開展。在以徐冠華院士為組長的顧問組和以郭華東院士為組長的專家組的指導下,組織召開各類研討、諮詢和評審會40餘次,涉及多領域知名專家400餘人次,確保了報告的科學性和權威性。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9年度報告》的主要內容及結論概括如下:

“全球森林覆蓋狀況及變化”專題報告是對2012、2013年“陸地植被生長狀況”專題的延續與深化,報告生產了最近一期全球30米分辨率森林覆蓋產品(2018年)及森林變化產品(2000—2018年),生成了國際首套最長時間序列全球植被生產力產品(1982—2018年)及全球30米分辨率長時間序列(2000—2018年)火燒跡地產品。在此基礎上,研究和分析了全球森林覆蓋空間分佈及森林生產力現況、2000年以來全球森林覆蓋和生產力變化的區域分異規律及其驅動因素、全球林火空間分佈特徵與變化趨勢及其對森林生產力的影響等,可為積極應對全球變化、提升森林可持續管理能力提供重要數據支持。該報告的主要結論可概括為以下三點:

一是,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森林覆蓋面積總體穩定略有下降,森林面積的減少在欠發達國家相對集中,中國的植樹造林與森林保護成效顯著,成為維持全球森林覆蓋面積基本平衡的主要貢獻者。

二是全球單位面積森林淨初級生產力(NPP)空間分佈具有明顯的地帶分異特徵。本世紀以來,全球森林NPP總量整體呈緩慢下降趨勢,氣候變化等自然原因和人類活動擾動是引起NPP下降的主導因素。

三是森林火災是影響全球森林覆蓋及生產力變化的重要因素。林火分佈高度集中的非洲中部地區應引起全球的關注。

科技部發布重磅報告!持續關注全球生態環境

2018年全球森林分佈現狀圖

“全球土地退化態勢”專題報告也是對2012、2013年“陸地植被生長狀況”專題的延伸與拓展,報告基於我國自主生產的植被生產力數據產品生成了全球土地退化和恢復分佈及評價數據集(2000—2018年),分析了2000年以來全球土地退化和恢復態勢,重點突出了土地退化和逆轉的區域,並評估了典型區域土地退化和恢復的驅動因子,可為相關國家、國際組織等掌握土地退化狀況,制定土地科學管理與土地退化防治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學參考。主要結論包括:

一是2000—2018年全球土地退化與改善恢復兩大過程在不同區域並行發生,兩者總量基本持平,改善和恢復的土地面積略大於退化擴展和加重的面積。退化擴展和加重區域集中分佈在非洲和南美洲熱帶及其以南地區,而改善和恢復土地多分佈在亞洲、北美洲等地區。其中,在乾旱半乾旱區域中,亞洲改善和恢復土地的面積最大,佔改善和恢復面積50%以上,尤以中國和印度改善和恢復的面積最大。

二是2000年以來,全球重要熱帶雨林區——亞馬孫平原和剛果盆地等全球水熱條件最佳的熱帶雨林區域出現了大面積的森林退化,這主要與全球變化背景下的氣候變暖、厄爾尼諾等引起的連年乾旱以及森林的大範圍砍伐、開墾和頻繁的火災干擾等因素密切相關。

三是全球主要傳統退化區域中,中國、南亞次大陸等區域土地退化態勢出現了明顯的逆轉,表明有效的政策引導和積極科學的治理行動可以有效扭轉土地退化態勢,亞洲的成功範例為全球的土地退化防治提供了可借鑑的經驗。

科技部發布重磅報告!持續關注全球生態環境

全球土地退化分佈(Bai et al., 2007)

“全球重大自然災害及影響”專題報告是2017年該專題的延續與更新,報告基於國內外衛星遙感數據和相關統計數據,對2018年—2019年上半年間15個全球典型乾旱、洪水、熱帶氣旋、森林火災、地震災害事件的影響和恢復狀況進行了分析,評估了防災減災措施在應對不同災害類型與事件中的作用,可為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應急響應提供參考依據。報告中關於非洲南部熱帶氣旋“伊代”引發的洪澇災害應急監測成果,為中國赴莫桑比克救援隊制定災害應急決策方案提供了及時有效的信息支撐。主要結論如下:

一是2018年全球重大自然災害的發生次數、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均低於近30年平均水平,屬於災害低發小損年份。

二是區域防災減災能力和災後應對措施的有效性是減輕自然災害影響,實現災後恢復的重要條件。由於在減災基礎設施、災害監測預警及災害應急方案實施等方面的差距,欠發達地區在重大自然災害應對上表現出明顯的不足。

三是案例分析表明,在自然災害應急管理方面,地球觀測技術可以發揮獨特的作用,可為全球重大自然災害的科學應對與減災防災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借鑑。如我國與相關國家和國際組織協同合作,積極參加國際緊急救援和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在莫桑比克熱帶氣旋“伊代”、印尼中蘇拉威西地震海嘯等災害遙感監測、災情評估和應急響應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科技部發布重磅報告!持續關注全球生態環境

1989-2018年全球典型自然災害發生次數

“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專題報告在連續五年開展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形勢分析的基礎上,從過去單純的作物生產形勢監測與分析,進一步拓展至糧食安全狀況分析,新增了對非洲地區糧食安全形勢的監測與分析,可為增強全球糧油信息透明度,保障全球糧油貿易穩定,應對全球糧食安全挑戰提供重要數據支撐,凸顯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在保障全球糧食安全中的國際義務。主要結論包括:

一是2018年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產量低於2017年,玉米、水稻和小麥產量同比均小幅減產;2019年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形勢良好,預計玉米、水稻和小麥同比增產,大豆產量同比小幅下降。2018—2019年全球大宗糧油作物供應形勢良好,全球大宗糧油作物核心出口國供應量均呈增加態勢,預計全球糧食市場總體穩定。

二是2018年中國糧食總產量與2017年幾乎持平,預計2019年糧食總產量持平略減。大豆產量同比增產40.5萬噸,大豆種植面積已連續4年保持增長,大豆振興計劃已初見成效。

三是近5年來非洲糧食自給狀況持續惡化,2019年非洲撒哈拉以南多數國家人均自產糧食數量同比下降,這些國家應對極端氣候事件的能力薄弱,貧困和飢餓狀況疊加,面臨糧食短缺的威脅,非洲地區要實現“零飢餓”和“消除貧困”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任重道遠。

科技部發布重磅報告!持續關注全球生態環境

CropWatch已開展的農情監測與糧食安全預警能力建設足跡

據悉,2019年度報告和相關數據集產品均同步公開發布,並提供網絡在線服務,國家遙感中心門戶網站國家綜合地球觀測數據共享平臺均可查詢。

科技部發布重磅報告!持續關注全球生態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