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企業雜貨店——小米

互聯網可以說是引領了21世紀的經濟發展,從美國的微軟.蘋果到中國的百度.阿里.騰訊無不如此,而且互聯網公司一般都崛起速度驚人,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互聯網行業快速崛起的的公司------小米。

互聯網企業雜貨店——小米

小米是我國著名企業家雷軍先生於2010年3月3日在北京創立的一家互聯網科技公司,公司全稱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是一家專注於高中低端智能手機研發以及其他互聯網+智能產品。

2018年7月9號,小米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港股首家同股不同權的上市公司。

互聯網企業雜貨店——小米

讓每個人都享受科技的樂趣是小米的願景,小米以互聯網產品開發的模式製造出更多的客戶所喜聞樂見的產品。

而小米作為一家大型互聯網企業,一直以來卻大規模佈局生活百貨,讓很多人不禁懷疑,小米是不是不務正業,小米是不是已經到了窮途末路。而針對網友的這種看法,小編就談談自己對小米的理解。

首先,小米目前的主營業務依然是手機,雖然其他產品越來越多,但是依然改變不了小米手機在小米營業額裡的重要地位。同時小米的其他產品都是以小米手機為媒介,也就是小米所說的智能生態領域。

從2011年小米發佈小米一代,小米手機始終以高配置,優秀的操作,低廉的價格為主打,記得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把雷軍先生排在中國十大企業家之首,引起了很多非議,但這並不是我的空穴來風,而是自己真實的感受,因為小米可以說是智能手機的普及者。

MI1,以1999元的價格發行,刷新了智能手機價格的地平線,讓所有的人群都能買得起智能手機,而MIUI系統優秀的操作性更讓小米手機的使用更加流暢,同時就從這時開始,小米手機俘獲了一大批忠實的粉絲,大家習慣的稱之為米粉。而MI1,30萬部的發行量可以說是一機難求。

2012年更是成為小米的爆發年,M1S和M2成為當年最熱的機型,風頭直追iPhone4s和三星系列產品。而與此同時,雷軍也宣佈,小米公司已完成新一輪的2.16億美元的融資,此輪融資小米公司估值達到了40億美元,而投資方均是國際頂級投資公司,這也說明了市場普遍看好小米公司。

互聯網企業雜貨店——小米

而從2013年開始,小米盒子的發佈,標誌著小米公司已經正式進入了智能硬件領域,同時小米手機發布了MI2S和MI2A。可以說MI2S是小米手機的第一個巔峰之作,當暑假的促銷價降到1699元時,所有人為之而瘋狂。同時活塞耳機也開始發售。

2013年小米率先殺入了千元智能手機市場,推出紅米手機,市場定價799元。紅米手機上市並開始了預約,超過900萬的用戶通過QQ空間預約。與此同時,小米完成了新一輪的融資,此時估值達到了100億美元,這也意味著小米已經成為除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以外的第四大互聯網科技公司。

互聯網企業雜貨店——小米

2014年可以說是小米變革的一年,從2014年開始,小米手機使用美國高通公司的的驍龍系列芯片,首次挑戰搭載高通驍龍600CPU,可以說這樣將手機的性價比做到了極限,因為同時期,HTC和三星使用高通600CPU的手機價格已經到了5000元到6000元的水平,而小米依然維持1999元的價格。

而同時在隨後的幾年裡,小米不斷髮布新產品,剛開始是路由器等小件的產品,慢慢的小米開始進入智能電視,平板電腦等領域。後來更是進入了智能手環,充電寶,插線板等領域。

互聯網企業雜貨店——小米

而2017年,小米小愛音箱的發佈再一次讓小米走到了人工智能的前列,以小愛音箱為媒介,正式開始了小米的新發展之路,智能家電成為來新時期小米發展的重點。智能化,人性化才是小米真正的追求。未來社會的發展將是一個聯動的發展,而不是單一的發展。

同時小米不斷開發國外市場,積極尋求銷量的突破,小米從四代開始投入印度市場,也收到了充分地回報,進入印度市場五年來,每年的銷量也呈指數性上漲,截止2019年,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小米已經擁有5成左右的份額,可以說是印度市場第一大智能手機品牌。

從小米的發展我們可以得出以下三點:

1. 小米雖然產品眾多,但是依然沒有減少智能手機的研發力度,每年的研發費用都有所增加,同時小米擁有越來越多的專利。小米的手機不管是質量,還是性價比依然是處於行業內領先水平。

2. 智能生態鏈是未來發展的關鍵,智能生態鏈也可以說是一站式服務,讓每個人的生活可以更便利,讓人真的從反覆的基本勞動裡解放出來。

3. 成功的公司在於成功的模式,線上直營,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一次做到了從廠商直接到用戶手裡,降低了手機的中間成本,讓消費者真正使用到了質優價低的手機。

互聯網企業雜貨店——小米

總結:小米公司開發多種產品競爭是小米公司的一種策略,同時也很有可能是未來的一種趨勢,當你手裡拿著一部智能手機(小米的智能硬件是對所有廠商公開的,只要下載小愛同學軟件就可以完成操作了),你就可以控制家裡的所有傢俱,例如:智能門鎖,智能窗簾,智能電視,智能筆記本,智能電飯煲等等,這一樣的方式絕對是以後的方向,這也是小米所追求的,這也應當是所有科技公司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