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小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這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當我們還在為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爭論不休時,美國已經實施這項教育40餘年了!

生涯規劃教育在我國興起

職業生涯規劃(Career Planning)教育發源於美國,如今在英國、瑞士、丹麥、日本、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已經有很多非常成熟的做法和經驗。特別在美國得到了政府和全民的重視,在理論和實際方法上都得到了很好的應用和推廣。

美國中小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這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我國的職業生涯教育,在之前往往被簡單地理解為職業指導,在形式上幾乎被家長的包辦和學校的就業指導所取代。並且在以前的教育系統中基本不涉及真正意義上的職業生涯教育,社會、家長、教師、學生的職業生涯教育觀念都相對淡薄。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過於重視對學生學科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其生活和工作技能的培養,這一現象在中小學階段表現得尤為明顯,這導致學生在職業生涯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的匱乏。

美國中小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這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隨著2014年我國開始啟動新高考改革,打破了以往唯分數論的人才選拔方式,開始關注每個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而生涯規劃教育作為新高考的重中之重,開始得到了社會、學校、家長的廣泛關注。和已經實行了幾十年生涯規劃教育的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生涯規劃教育起步較晚,已經遠遠落後於美國等教育發達的國家。因此,需要我們借鑑先進國家的生涯規劃教育模式和成功經驗,探索適合我國教育現狀的本土化生涯規劃教育道路。

美國中小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這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內容來源

文章的內容來源於重慶大學何渝生教授的研究報告—《對美國小學教育的觀察及其推行教育過程對我國小學教育改革的一些啟示》(重慶市科委2011軟課題:在大中小學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研究報告之一)。

何渝生教授的孫子和孫女原來在重慶大學附小讀書,而後隨父母到美國上小學。何教授出於對我國教育改革的關心,趁帶孫子、孫女到美國生活的近一年的時間內,為了考察美國的小學教育,以家長的身份,全程跟蹤孫子和孫女在美國小學的各種活動,特別是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關的活動,收集了大量詳實生動的資料,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在我國小學推廣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見,可供我國改革小學教育的參考。

生涯規劃教育的起源

美國是世界上首個開展職業生涯教育的國家。時任美國教育署署長馬蘭博士(S.P.Marland)於1971年首次提出了這一概念,他認為,職業生涯教育將成為所有學生的而不只是職業學校學生的課程的一部分;職業生涯教育應當貫穿於小學、中學、大學的整個教育系統中;凡中學畢業的學生,即使中途退學者,也應掌握維持生計的各種技能。後來通過宣傳和制定一系列法案和措施,使《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實現了法制化、制度化,如今在發達國家已經成為常態。

美國中小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這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20世紀70年代,美國出現了大規模的結構性失業,退學、失業的人數急劇增加,一些社會問題接踵而至。因此,職業生涯教育一經提出,就得到了美國上到總統、聯邦政府,下到百姓的廣泛支持,這為美國職業生涯教育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此後的職業生涯教育雖然有過低潮,但總體上還是獲得了不錯的發展。今天,美國職業生涯教育已經歷了40多年的發展,美國聯邦政府、各州、各學區都在職業生涯教育領域有了很大的進步,在生涯教育的實施方面也發展出了很多不同的方式。

美國中小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這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美國中小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這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2001年,美國聯邦教育部職業和成人教育署的研究《美國中學生涯發展干預項目分類系統》顯示,中學職業生涯教育的實施方式分為以下四大類:課程本位方式、介紹性方式、建議性方式、工作本位方式。在學校職業生涯教育過程中,課程本位是最有效也是最系統的教育方式,而課程是學校職業生涯教育內容的載體。

什麼是職業生涯規劃?

什麼是職業生涯規劃呢?簡單說來是根據自己的個人特點,用科學的觀點和方法,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並以此為依據來規劃自己的升學、求職等行動。具體來說職業規劃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內容 :

1、正確的認識和評價自己:我的個性、能力、興趣、價值觀、強項與弱項等等;

2、職業機會評估:瞭解各種職業特點,找到和自己個性、能力匹配的職業類型;

3、制定適合自己特點的學習和提升規劃,貫徹到行動中;並隨時間的推移進行必要的修正。

美國中小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這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美國 《國家職業發展指導方針》規定,從6歲開始職業指導和訓練,要讓孩子們學會對自己的興趣、專長、特點、能力等進行“自我認識”;要進行“教育與職業關係的探索”;中學在孩子們上八年級時就要請專家給孩子們做職業興趣分析;從上大學到工作的各個階段,都要接受職業生涯指導。

美國小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根據美國《國家職業發展指導方針—小學生能力及指標》,規定了美國小學階段的學生必須具備的與就業有關的12種能力、六七十項“指標”,這幾十項能力和“指標”,其實包括了一個人獨立於社會健康發展必備的一些基本綜合素質。(參見附件1)目前,國內一直就對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哪個更有利於孩子的發展而爭論不休,也有省份為了大力推行素質教育而盲目、一刀切式的“減負”,引起了諸多家長的不滿。但是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是否真的是水火不容、非此即彼的兩種教育方式呢?有沒有更好的一種教育模式。

美國中小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這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比如,我國有許多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素質教育”,但卻摸不清到底什麼是綜合素質?很多家長拖著孩子盲目地學琴、學書法、學武術,參加各種名目的比賽,就是沒有認識到,每個孩子由於天生遺傳因素和所處環境的不同影響,他的個性和能力有很大的差異,有的孩子數學好,有的孩子數學差;有的孩子寫作能力強,有的孩子寫作能力差;有的孩子善於文藝表演,有的孩子喜歡動手製作東西;有的孩子善於人際溝通。

美國中小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這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因此,對孩子職業意識的培養,對孩子進行職業發展的指導教育才是一種最基本的“素質教育”,甚至可以說,正確的、科學的職業發展指導不僅涵蓋了素質教育的所有內容,而且還大大超出了大家所理解的素質教育包含的內容。

附件1

美國《國家職業發展指導方針》

            ——小學生能力及指標

   美國國家職業信息協調委員會

        

自 我 認 識

美國中小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這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能力1:對自我意識重要性的認識

  1. 分別以自己和別人的觀點和視角,描述自己的優點
  2. 定義個人行為對家庭關係和學校的影響
  3. 描述個人舉止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的情緒和行為
  4. 舉一個自己的積極的例子
  5. 列舉個人的興趣、能力、長項和缺點
  6. 描述幾種通過工作的方法達到個人需要的例子

能力2:與他人交往的技巧

  1. 說明為什麼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
  2. 舉例說明(示範)與他人進行交流的有效技巧
  3. 示範解決與同學、朋友以及大人之間的衝突的種種技巧
  4. 舉例說明作為組織成員的技巧
  5. 列舉同學朋友之間壓力的來源
  6. 舉例說明,當來自同學朋友的壓力與自己的認識和看法相悖時,應該採取怎樣合適的舉止
  7. 舉例說明,對不同的文化、生活方式、看法和能力,應具有怎樣的認識

能力3:對成長與改變的重要性的意識

  1. 定義各種各樣的情緒和感受
  2. 定義表達情緒和感受的各種不同方式
  3. 描述引起精神壓力的各種原因
  4. 定義並且選擇幾種合適的處理方式應對各種情緒狀況
  5. 舉幾個自己和其他人在處理衝突、壓抑和各種情緒的好方法
  6. 示範良好健康的習慣的認知

 

教 育 與 職 業



美國中小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這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能力4:對於因教育成果而獲益的意識

  1. 描述學術技能可以如何用於家庭和社會
  2. 定義個人在各專業方面的強項和薄弱點
  3. 定義幾種職業群所需要的學業知識和技能
  4. 描述能力、努力和成就之間的關係
  5. 制定一個改進學業技能的行動計劃
  6. 描述學校中哪些功課與成功就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相似
  7. 描述不同職業水平對於教育具有的不同要求

能力5:對工作與學習的關係的意識

  1. 定義幾種不同的工作,包括有償和無償的
  2. 描述職業準備的重要性
  3. 舉例說明高效率的學習與尋找信息的習慣(的好處)
  4. 舉例說明,理解、實踐、努力和學習的重要性
  5. 描述現在的學習與今後的工作有什麼關係
  6. 描述一個人作為學生如何像一個成年的工作者

能力6:理解和使用職業信息的技能

  1. 描述家庭成員、學校教職員和社區工作者的工作情況
  2. 根據數據、人和事定義不同的職業
  3. 定義工作活動對學生的興趣
  4. 描述在職業問題上,人生觀、態度、個人興趣、能力之間的關係
  5. 描述在本地職業市場上的各種工作
  6. 定義各種不同職業的工作條件,如戶內、戶外,危險性等等
  7. 描述自僱職業與受僱於他人的職業的不同
  8. 描述父母、親戚、成年人朋友和鄰居如何提供職業信息

能力7:對個人責任和良好工作習慣的重要性的意識

  1. 描述個人素質對於獲得和保有工作的重要性,例如依賴性、準時性和敏捷性,與他人易於相處等
  2. 舉例說明參與工作、活動的各種積極方式
  3. 描述合作精神對與同事一起完成一項任務的重要性
  4. 舉例說明與自己不同種族、年齡、性別的人在一起工作時所應具備的能力

能力8:對工作與社會需求和社會功能之間的關係的認識

  1. 描述工作是如何滿足人的需要的
  2. 描述本地僱主的產品和服務
  3. 描述各種可以解決社會和經濟問題的工作方式

  職 業 規 劃



美國中小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這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能力9:對如何做出職業決策的理解

  1. 描述決定是如何做出的
  2. 描述從做錯事中能夠學到什麼
  3. 定義和評估那些干擾達到預定目標的問題
  4. 定義解決問題的策略
  5. 定義各種情形下的可供選擇的決策方案
  6. 描述個人觀念和態度對決策的影響
  7. 描述個人決策對自己和他人的影響

能力10:對人生中不同角色之間相互關係的認識

  1. 描述一個人可能具有的多種角色,例如:朋友、學生、工作人員、家庭成員,等等
  2. 描述在家裡、社區和學校裡與工作有關的活動
  3. 描述家庭成員之間是如何相互依賴、協作和分擔責任的
  4. 描述工作中扮演的角色是如何補充家庭角色的

能力11:對不同的職業和男女角色之間的變換的認識

  1. 描述工作對於所有人都是如何重要的
  2. 描述在工作和家庭裡,男人和女人是如何改變人生角色的
  3. 描述一個人對家庭和社會兩者的貢獻的重要性是如何體現的

  

能力12:對職業規劃過程的認識

  1. 描述職業規劃的重要性
  2. 描述各種職業群所需要的不同技巧
  3. 制訂、開發出一份面對小學生的職業

參考文獻

【1】何渝生,《對美國小學教育的觀察及其推行教育過程對我國小學教育改革的一些啟示》,2012

【2】張濟生、唐煒柏、何渝生、伍永勤、朱斌:《職業生涯規劃項目研究報告》2012.7

【3】美國國家職業信息協調委員會:《國家職業發展指導方針》1989年頒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