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總值最新排名:廣州強勁反彈,上海低於預期,濟南超過佛山

每年年初至關重要,尤其是2019年。

最近,主要城市相繼發佈了第一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數據。哪些城市實現了強勁復甦?哪些城市低於預期?哪些城市正在引領增長?

01

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排名:

廣州強勁反彈,上海不盡如人意,新濟南第一個超過佛山

這是2019年第一季度主要城市的國內生產總值排名:

三個要點。

首先,廣州強勁反彈,而上海低於預期。第一季度,該市的經濟結構基本沒有多大變化。這座城市向北延伸至深圳和廣州,四大一線城市的地位牢不可破。

從增長率來看,廣州領先,上海墊底,北京相當正常。其中,廣州和深圳的名義增長率均超過10%,勢頭強勁。

上海經濟增長下降。上海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8308.2億元,同比增長5.7%,名義增長率為5.66%,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在這背後,主要是受工業衰退拖累:上海第一季度工業增加值為20152.9億元,下降2.8%。

其中,汽車行業的下滑是主要原因:第一季度,上海汽車產量為593,300輛,同比下降22%。然而,上海的工業投資增長並不疲軟。第一季度,上海工業投資增長15.8%,未來將保持穩定。

第二,重慶和天津已經穩定。重慶經濟相對穩定,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達到5102.3億元,同比增長6.0%,與去年基本持平。

生產總值最新排名:廣州強勁反彈,上海低於預期,濟南超過佛山

另一方面,天津開始從低水平反彈。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為5198.58億元,同比增長4.5%,去年第一季度為1.9%,去年全年為3.6%。經濟從底部反彈。

第三,新濟南首次超過佛山。今年1月,濟南吞併了萊蕪,開闢了通往強省的道路。在萊蕪的支持下,濟南今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339.1億元,超過佛山的2266.5億元,而去年第一季度濟南與萊蕪合併前僅為1873.6億元。

02

名義增長排名:

南京領先,廣州超過深圳,Xi和武漢超過10%

關於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有兩組數據,一組是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另一組是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

兩者的區別在於實際增長率已經去除了價格因素。一般來說,在通貨膨脹的經濟中,名義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高於實際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

這裡我們來看看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排名:

首先,廣州超過了深圳。長期以來,深圳在名義和實際增長上都領先於廣州。然而,2019年第一季度,廣州的名義增長率超過了深圳。廣州名義增長率為11.18%,超過深圳的10.06%,但實際增長率比深圳高0.1個百分點,深圳為7.6%,廣州為7.5%。第二,南京領路。南京第一季度名義增長率為16.11%,在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一。名義增長431.86億元,縮小了與杭州的差距。去年第一季度,杭州與南京的國內生產總值差距為242.7億元,今年第一季度縮小至117.8億元。

第三,Xi、武漢、成都和鄭州的名義增長率均超過10%。其中,Xi安名義增長率為12.64%,武漢名義增長率為12.26%,無錫名義增長率為12.28%,廣州名義增長率為11.18%,成都名義增長率為11.17%,鄭州名義增長率為11.17%。其中,廣州是唯一名義增長率超過10%的一線城市。

03

廣州強勁反彈: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在一線城市最高

去年的這個時候,有許多聲音譴責廣州。

當時,2018年第一季度,廣州的GDD增長率降至4.3%,是主要城市中最低的。天津第一次超過了季度國內生產總值。有一段時間,廣州的經濟成為公眾批評的目標。

一年後,廣州的國內生產總值強勁反彈,其一線城市的地位牢不可破。

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廣州國內生產總值達到5508億元,實際增長7.5%,比去年第一季度的4.3%上升3.2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的6.2%上升1.3個百分點。

僅從名義增長率來看,廣州就更加令人印象深刻。2019年第一季度,廣州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18%,達到近兩年來的新高,近年來首次超過深圳。

與天津相比,廣州第一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比天津高309.4億元,而去年同期廣州第一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比天津低5.4億元。

在這背後,首先,廣州的投資強勁反彈。第一季度,廣州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9.1%,同比增長2.5%。

生產總值最新排名:廣州強勁反彈,上海低於預期,濟南超過佛山

其中,驅動市場的不是房地產,而是基礎設施和工業投資。第一季度,廣州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0.4%,工業投資增長44.3%,房地產開發投資僅增長12.2%。

第二,廣州新興經濟強勁增長,轉型升級初見成效。生物醫藥、軌道交通、智能設備、新材料等八大新興產業的增長率高達8%,佔國內生產總值的近20%,成為經濟健康增長的支撐。其中,軌道交通行業增長10.2%,智能設備和機器人行業增長20.5%,增幅可觀。

04

重慶天津穩定:擠水結束?

重慶天津是中國第一個擠水的兩大城市。

五年多前,天津、重慶是增長之星。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多年達到兩位數。與廣州和深圳的差距正在縮小,這一度引發了一場關於“廣州和深圳第三、第四城市的地位無法保證”的辯論然而,從2017年起,兩地開始擠水,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大幅下降,與廣州和深圳的差距越來越大,第四城市越來越遙不可及。

時間進入了2019年第一季度。擠水之後,兩地的經濟開始穩定下來。

讓我們先看看重慶。重慶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5102.3億元,同比增長6.0%,與去年基本持平。儘管重慶的經濟仍處於低水平,但它顯示出復甦的跡象。

其中,調整後的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4.3%、3.8%和1.8%。然而,作為支柱產業之一,汽車產業仍在急劇下滑,降幅達17.1%。

與重慶相比,天津開始出現低水平反彈。

天津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為5198.58億元,同比增長4.5%,去年第一季度為1.9%,去年全年為3.6%。經濟從底部反彈。

這與全部投資不無關係。第一季度天津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6.1%,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27.4%,成為經濟穩定的最大支撐。

05

幾個結論

有人說國內生產總值不夠重要,國內生產總值排名更沒有意義。

這種觀點與“純國內生產總值理論”截然相反,相當於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純國內生產總值”理論當然存在問題,但國內生產總值仍然是經濟實力的重要指標,也是狹隘看待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依據。

有幾點需要重申:

首先,第一季度的開始不一定代表全年。經濟開始從底部復甦。一些城市率先復甦。一些城市穩步復甦。一些城市受到基礎設施投資的驅動,因此缺乏耐力。其他城市也有季節性調整因素,對第一季度的高數據感興趣。因此,要衡量該地區的經濟實力和發展潛力,有必要查看年度數據,但第一季度可以作為參考。

生產總值最新排名:廣州強勁反彈,上海低於預期,濟南超過佛山

其次,一線城市仍然沒有挑戰者。儘管廣州已經退出一線城市,至少就國內生產總值而言,但廣州的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2019年第一季度,廣州的國內生產總值超過重慶406億,杭州2278億。去年同期,廣州超過重慶293億,杭州超過2031億。

第三,強省將表現得非常好。在名義增長率超過10%的城市中,武漢、成都、鄭州、Xi、杭州都是強省城市,而南京正在盡一切努力建設強省城市。在強省協會、中心城市、大都市區和城市群的戰略祝福下,強省協會城市將給人們更多驚喜。

—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