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到大學,哪個階段教師子女學習成績最好?這是你想的答案嗎?

根據有關機構對2007-2016年中國各地區高考狀元家庭的調查,教師家庭出的狀元最多,佔總數的35.09%,父母中至少有一方是大學教師、中學教師和小學老師等教育工作者。

教師在教育子女方面,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教師家庭學習氛圍濃,父母應酬少,有時間陪伴,更加了解、熟悉教育規律、升學考試趨勢,注意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更能有效地、花更多時間幫助孩子解決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困惑,在面對各種考試時更容易創造出較好的成績。

小學到大學,哪個階段教師子女學習成績最好?這是你想的答案嗎?

那麼,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四個階段,哪個階段的子女學習成績更好?

“贏在高三”老師認為:高中老師的子女學習成績更高,但是教師子女的情況,兩極分化也非常嚴重!

解釋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說明另外一個問題:很多小學、初中優秀的學生,為何到了高中成績就下滑非常嚴重,甚至變成了“學渣”?這裡面的原因,小學老師也很迷惑,初中老師也不是很懂,但是高中老師就比較明白了。這就像是同樣站著樓上看外面,站著二樓看到的可能是滿地的垃圾,而站著二十二樓的人,看到的則是滿城的風景。

小學到大學,哪個階段教師子女學習成績最好?這是你想的答案嗎?

高中老師,知道在高中階段,什麼最重要,我用三句話來概括:小學重習慣,初中重態度,高中重能力。高中老師在高中階段,能注意培養孩子小學和初中階段所學要的習慣和態度,還能在高中階段,給予孩子非常重要的輔導和幫助,這是小學和初中老師不具備的優點。

小學到大學,哪個階段教師子女學習成績最好?這是你想的答案嗎?

除此之外,高中老師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周圍的同事,都可以是孩子的輔導老師,小學和初中的內容,高中老師差不多能夠輔導,到了高中階段,如果遇到問題,可以請周圍水平比較高同事幫忙,這也是一個得天獨厚的條件。

小學到大學,哪個階段教師子女學習成績最好?這是你想的答案嗎?

當然,高中老師也有一個劣勢就是時間非常緊,陪伴孩子的時間少,尤其是高中班主任、中層領導等,他們的孩子可能比一般老師的孩子成績差一些,以我們學校為例,老師每週要看3天的晚自習,意味著這3天無法陪伴孩子,如果孩子是小學生,這種陪伴的缺失,對孩子學習習慣都有影響。另外,因為工作比較辛苦,所以在教育自己孩子時,可能缺失耐心,導致和孩子的關係比較緊張。

所以,根據有關統計,孩子母親是老師,孩子成為狀元的比例,比父親是老師的高很多。

小學到大學,哪個階段教師子女學習成績最好?這是你想的答案嗎?

另外,有人說大學老師站的層次更高,是不是比高中老師更有優勢?其實,大學老師從事的內容和高中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對於中小學教育,未必比高中老師在行,再就是大學老師更加註重孩子能力的培養和孩子的健康成長,資源也更加豐富,所以對孩子的教育,反而比較“佛性”,據我瞭解大學老師的孩子,有很多出國留學的,而中小學老師的孩子,則比較少。

對於高中老師孩子整體成績更好這種觀點?你是否認可?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