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育種人馬玉璽潛心選育十幾年培育出極晚熟桃新品種紅葉雪桃

浚縣小河鎮育種人馬玉璽潛心選育十幾年

培育出極晚熟桃新品種紅葉雪桃

鹤壁育种人马玉玺潜心选育十几年培育出极晚熟桃新品种红叶雪桃

馬玉璽選育的紅葉雪桃。晨報記者 岳珂 攝

【鶴壁新聞網訊-鶴報融媒體記者 岳珂】11月21日,臨近小雪時節,日最低氣溫-4℃左右,而浚縣小河鎮馬玉璽冬桃培育中心的桃樹上掛滿了紅彤彤的桃子。這些桃樹是育種人馬玉璽經過十幾年潛心選育出的新品種——紅葉雪桃(暫定名)。目前,馬玉璽選育的第三代紅葉雪桃已經掛果,果樹性狀趨於穩定。作為一個新品種,紅葉雪桃即將進入科技查新和區域試驗階段。

桃原產於我國,在我國有數千年的栽培歷史,一些品種由於成熟期在初冬,因此被稱為冬桃。資料顯示,普通冬桃雖易著鮮紅色,但果實較小,一般為100至250克。1947年,我國發現一株野外自然生長的雪桃,雪桃果重較大,單果重350至400克,但不易著色,多為青黃色。

上世紀90年代,馬玉璽將雪桃與冬桃雜交後選育出新品種——紅雪桃,兼具雪桃果重較大和冬桃著色鮮豔兩大特點,其先後榮獲中國第八屆農業發明展覽會金牌獎等多個獎項。2001年,通過河南省林木良種審定,紅雪桃被命名為豫桃一號,是我省育成的第一個晚熟桃新品種。

2011年,為了再次提高紅雪桃的前期觀賞價值,馬玉璽將紅雪桃與觀葉價值極高的觀賞桃品種雜交,選育出了紅葉冬桃。相比普通的青葉冬桃,紅葉冬桃的葉子初生時為紫紅色,隨生長漸變為綠色,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此外,紅葉冬桃成熟期較晚,掛果可至大雪節氣前後,是一種優良的極晚熟桃品種。目前,紅葉冬桃已進入區域試驗階段。

紅葉雪桃是繼紅葉冬桃之後,馬玉璽選育的又一個極晚熟桃品種。為了提高紅葉冬桃的單果重,2016年,馬玉璽再次選育出一株果重較大可掛果到立冬的優良單株,開始第二代和第三代對比試驗,並暫定名為紅葉雪桃。今年立冬過後,第三代紅葉雪桃在-4℃的條件下依然掛果較多,基本達到預期選育目的。

“紅葉雪桃適應性強,除鹽鹼地、水澇地外均可種植,也可盆栽觀賞,定植2年後便可開花結果。”馬玉璽說,相比紅葉冬桃,紅葉雪桃的單果重為250至450克,果色鮮豔、果形優美、入口脆甜,可以說集觀花、觀葉、觀果和食用功能於一身。

“紅葉冬桃屬於變葉紅葉晚熟桃。據我瞭解,這種既能觀葉又有經濟價值的冬桃,在國內尚屬首次選育出來。紅葉冬桃待區域試驗結束後,即可申報有關部門做林木審定。”馬玉璽告訴記者,“紅葉雪桃即將進入科技查新階段,查新結束後將開始區域試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