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健康扶貧”模式 平輿縣破解因病致貧難題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平輿縣創新“互聯網+健康扶貧”模式,實現互聯網與醫療服務深度融合,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有效破解因病致貧返貧難題。10月17日上午,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暨先進事蹟報告會在京舉行,平輿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縣委書記張懷德代表平輿縣參加會議並上臺領獎。

據平輿縣委書記張懷德介紹,平輿縣“互聯網+健康扶貧”經過3年多有效探索,目前已初步構建起規範化、標準化、制度化、信息化的工作格局,貧困發生率由2017年的4.75%下降到2018年的2.77%,縣級醫院可治療的病種達3680種,縣內就診率89%、基層首診率65%。平輿縣“互聯網+健康扶貧”模式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攻克扶貧硬骨頭提供了有益的探索與借鑑。

平輿縣人民醫院“互聯網+分級診療健康扶貧服務中心”,平輿縣人民醫院康復科主任醫師張凱正對著電腦屏幕對家住西洋店鎮的貧困患者進行遠程診療。據張凱介紹,通過遠程會診系統,在村醫提出申請之後,10分鐘之內將得到縣級醫院醫生回應,對貧困患者開展遠程會診,極大地方便了基層群眾就醫。

據瞭解,為解決貧困群眾“看病難”,平輿縣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手段,構建“一縱一橫四個數據庫”健康扶貧體系,“一縱”即構建三級診療平臺,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開發“互聯網+健康扶貧”信息系統,向上聯通到北京和省、市三甲醫院,向下聯通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對貧困群眾開展遠程會診、康復訓練等醫療服務,使貧困群眾足不出村就可享受更優質診療服務。“一橫”即推進縣內就診“一卡通”。

截至2019年8月底,該縣已建立95.7萬份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達93.5%,通過互聯網分級診療平臺已累計會診貧困患者3.94萬人次。

為進一步提高慢病患者健康水平,平輿縣創新實施簽約巡診制度,對貧困戶實行“1+3”簽約服務。成立了由332名縣醫、127名鄉醫、708名村醫組成的專家和巡診隊伍,每名貧困戶分別簽約1名縣級專家、鄉鎮全科醫生和鄉村醫生,開展定期康復諮詢、體檢、訪視等巡診服務。至2019年8月,全縣三級醫生走村入戶累計巡診129.74萬人次,3035戶7527人因病致貧家庭實現了脫貧。

為解決貧困群眾“看病貴”,平輿縣出臺了“四免三提高兩兜底一補償”醫療救助政策,構築基本醫療保險、大病及大病(補充)保險、民政救助、醫療救助“四道防線”,對21種重大疾病、白內障和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進行集中救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