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焦點訪談》聚焦營商環境,點贊北京!

如果說基礎設施是企業發展的硬環境,那麼政府的服務就是企業發展的軟環境。

營商環境好不好,關係到國內企業能不能健康發展,也關係到外資外企願不願意來中國,有沒有信心留在中國。

21日晚播出的《焦點訪談》聚焦優化營商環境,其中提及的北京舉措再次引發關注。

上個月,世界銀行發佈《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中國總體排名比去年上升15位,名列第31名,這是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發布以來中國的最好名次。該報告稱,由於大力推進改革議程,中國連續第二年躋身全球營商環境改善最大的經濟體前十位。

剛剛!《焦點訪談》聚焦營商環境,點贊北京!

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芮澤說:“我覺得最重要的原因是政治承諾,三四年前,中國政府,特別是北京和上海當地政府,決心改善營商環境,他們研究需要做哪些工作,尋找主要約束所在,凝聚公共職能部門力量,包括制定法規的部門和推行法規的部門等等,這一切都讓形勢更好。”

世界銀行在進行排名的時候,是以中國的北京、上海為樣本城市進行評估的,這兩個城市近幾年針對營商環境中的短板,進行了精準高效的改革。

剛剛!《焦點訪談》聚焦營商環境,點贊北京!

作為世界銀行的樣本城市,北京市兩年多來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並採取了一系列的行動。北京今年的得分為78.2分,在去年大幅提升的基礎上,今年再次提升4.6分,超過了部分歐盟國家和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水平,尤其是開辦企業、獲得電力、登記財產、保護中小投資者、執行合同等5個指標進入全球前30名。在北京的外資企業明顯感受到了變化。

剛剛!《焦點訪談》聚焦營商環境,點贊北京!

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事務總監王長虹:“這些方面的政策將堅定我們持續在中國發展的信心,所以我們公司已經決定把一些關聯企業,比如軟件技術公司遷移到北京來。而且我們還會增大研發方面投入,決定在未來三年在中國的研發投入會增大50%。”

營商環境改善了,外資企業更有信心在中國發展。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進步,與北京在全國率先實現的一系列改革密切相關。

剛剛!《焦點訪談》聚焦營商環境,點贊北京!

一系列針對營商環境改善進行的改革不僅大幅提升了排名,更重要的是讓市場主體——企業經商辦事都感受到了便捷高效。北京一家環保企業的公共服務用房大廳寬敞漂亮,半年前這裡還只是一片草坪。在修建這個公共服務大廳時,正好趕上了北京推進辦理建築許可改革。

剛剛!《焦點訪談》聚焦營商環境,點贊北京!

2019年4月28日,北京簡易低風險“一站通”系統平臺運行,這家公司在網上提交了申請,通過網絡審批、材料共享,三天之後,他們就領到了規劃許可證,五天之後拿到建築施工許可證,5月23日多部門聯合驗收,上午驗收,下午取得了不動產證,歷時25天,這驚人的速度讓企業負責人大吃一驚。

剛剛!《焦點訪談》聚焦營商環境,點贊北京!

不僅是北京和上海,近幾年來,提高和改善營商環境在我國很多地方都被當做大事來抓。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第一部針對營商環境專門頒佈的法規——《優化營商環境條例》10月23日對外發布,並將於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剛剛!《焦點訪談》聚焦營商環境,點贊北京!

我國通過制定專門行政法規,再次向全社會乃至全世界展示我國對優化營商環境的高度重視,以及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堅定意志和決心。

法規的頒佈讓市場主體更堅定、踏實地在中國發展。《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分為七章,七十二條,從市場主體保護、市場環境、政務服務、監管執法等多方面對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法治保障。一方面,法規將改革成果通過法律的手段進行固化,另一方面法規的制定也帶著問題導向,將企業反映強烈的痛點作為重點進行制度化設計。

剛剛!《焦點訪談》聚焦營商環境,點贊北京!

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司長楊潔說:“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最終目標總書記說得非常明確,就是要營造一個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有兩方面作用,一方面能夠增強或者激發微觀市場主體的創新創造活力;另一方面要提升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讓政府更快、更深刻地進行職能轉變,更好為企業服務,造福於群眾,這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剛剛!《焦點訪談》聚焦營商環境,點贊北京!

隨著《條例》的頒佈,全國範圍內優化營商環境基本制度初步形成,未來隨著營商環境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不斷完善,隨著一系列妨礙營商環境的痛點難點得到解決,中國也將進一步釋放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為發展帶來綿綿不絕的動力。

剛剛!《焦點訪談》聚焦營商環境,點贊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