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暴跌23%依然堅持“百億補貼”,黃崢究竟在打什麼算盤?

股價暴跌23%依然堅持“百億補貼”,黃崢究竟在打什麼算盤?

股價暴跌23%依然堅持“百億補貼”,黃崢究竟在打什麼算盤?

就在昨日,拼多多(Nasdaq:PDD)發佈了第三季度財報。財報發佈後,拼多多股價收盤暴跌22.89%,創下跌記錄新高。普通股東淨虧損達23.35億元,市值瞬間蒸發上百億。

股價暴跌23%依然堅持“百億補貼”,黃崢究竟在打什麼算盤?

財報顯示,第三季度的總營收為75.139億元,同比增長為122.84%。

官方財報指出,這次營收增長的主要是平臺在線營銷技術服務收入的強勁增長。拼多多第三季度在線營銷技術服務收入67.114億元,較2018年同期的29.741億元增長126%。

第三季度拼多多增強了商家方面的體驗,降低了很多運營、宣傳、銷售等方面的成本,整體的收益也來源於此。

相比於第二季度169.1%的同比增長(拼多多第二季度的總營收約為72.9億元),拼多多第三季度的營收增速明顯放緩。

在拼多多第二季度財報發佈時,巴克萊銀行曾經將拼多多評級為“增持”,認為拼多多未來可期。然而事實卻是,拼多多第三季度財報剛公佈,股價就持續下跌。普通股東相較於去年第三季度同期虧損增長113%。無論是同比增長還是淨虧損,拼多多著實讓投資人有些失望。

股價暴跌23%依然堅持“百億補貼”,黃崢究竟在打什麼算盤?

拼多多交出的第三季度答卷,又一次讓廣大投資人盈利的期待幻滅。

主要原因與拼多多2019年的政策有關。為了獲得更多高質量用戶,讓拼多多可以擠進一二線城市,拼多多在2019年推出了“百億補貼計劃”。針對一些高價科技消費品,如iPhone11、戴森系列產品等,拼多多采用低價補貼的政策,給出其他電商平臺不敢給出的價格。

拼多多給出了鉅額的優惠補貼,成為拼多多股票暴跌的直接原因。

相對於前兩個季度,拼多多第三季度對商品的補貼力度有增無減。拼多多的總經營費用為84.726億元,對比去年同期為38.672億元,費用增加了近120%。

用於銷售和推廣的費用高達69.088億元,較2018年同期的32.296億元增長114%。拼多多第三季度的經營成本一直在不斷上升。

巨大的市場投入換來了豐厚的戰果,財報中顯示拼多多獨立APP平均月活躍用戶達4.296億,同比增長85%,較去年同期增長1.979億,較上一季環比增長6360萬。

黃崢認為“百億補貼”活動是為了提升用戶的參與體驗感,回報用戶的同時可以有效的留存用戶,讓客戶養成使用拼多多購物的習慣。

“花錢買顧客”的套路效果明顯,就算股價暴跌到歷史新低,黃崢依然眼睛都不眨一下的說了句:“下個季度既然會堅持百億補貼”。

除了活躍用戶增長明顯外,拼多多的技術研發費用也增長了240%,水平已經高於互聯網行業平均水平。對科技如此重視,讓眾多投資人想到曾經的騰訊,他們對拼多多自然也多了一份期待。

第三季度對拼多多並不算十分友好,除了財報表現出來的增長遲緩、虧損嚴重外、微信的限制也讓拼多多一度陷入困局。

股價暴跌23%依然堅持“百億補貼”,黃崢究竟在打什麼算盤?

在雙十一的重要節點上,微信開始清理外部鏈接,拼多多小程序分享鏈接慘遭封殺,當日拼多多股價直接跌幅超3%。

雙十一期間,微信正值好友幫忙看家、湊單消息高峰期,微信對拼多多的封殺對其雙11造成的影響自然不言而喻。

過於依賴微信自然會讓拼多多的路越走越窄,如果想趕超京東、天貓,想在下一個雙十一或者618立住腳,拼多多要做的自然是不顧一切的獲客。

Q3財報虧損23億,股價下跌近23%,微信又給了當頭一棒,拼多多卻迎來了真正的爆發期。

巨大的客源湧入,技術研發投入巨大,這跟早期的騰訊情況如出一轍。

騰訊開始的時候並不賺錢,其早期通過QQ獲得了大量的用戶,但是並沒有建立成熟的商業模式。如今成為互聯網行業領頭羊,市值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在各個板塊的業務都發展的遊刃有餘。

互聯網公司最大的吸引力在於其高成長性,一般一些較為優秀的小規模互聯網公司在市值較小的時候上市,投資者可以隨著其迅速發展不斷的獲得其成長的紅利。

然而隨著WeWork的翻車事件,資本市場開始重新審視互聯網企業市場,資本家也清醒的認識到“為沒有實現盈利的企業提供慷慨資金的日子已經結束了”。

如果回頭看各個互聯網企業的發展之路,不免發現,儘管是巨頭,因為早期投入過大的獲客成本,依然過著艱難的獲利生活。

拼多多現在仍在虧損、並且為獲客投入了巨大的成本。不僅如此,拼多多還要面臨失望的股東和越走越窄的通道,觸底反彈的日子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到來。

電商平臺不同於其他互聯網經濟,客源的留存率至關重要,甚至可以說是盈利最重要的原因。拼多多燒錢爭取用戶,目光明顯放的更長遠。如果黃崢依然堅持日後的“百億補貼計劃”,股票未來就有回暖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