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7分,這部用手機拍出的網劇,憑什麼拿到國產劇第三?

提起網劇,你們的印象都是什麼?是粗製濫造?是五毛錢特效?還是玷汙人智商的劇情?

可是就有這麼一部網絡劇,劇照窮到只能用手機去拍,人物造型多半都是自己隨便弄的,沒有特效、沒有宣傳,單單就憑著燒腦的劇情,硬是出了三部,而且一部的評分比一部高。

到了第三部最終章的時候,更是在豆瓣上直接被無數網友打出了9.7分的高度,而距今為止能超越這個分數的只有兩部劇一部是《走向共和》、另外一部是《大明王朝1566》,被這部網劇甩在身後的包括《西遊記》、《紅樓夢》等大劇。

豆瓣9.7分,這部用手機拍出的網劇,憑什麼拿到國產劇第三?

憑什麼一部網劇能取得這麼高的榮譽,憑什麼一部全素人,甚至沒有任何宣傳和背景的電視劇能超越眾多大劇?

豆瓣9.7分,這部用手機拍出的網劇,憑什麼拿到國產劇第三?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談一談這部電視劇:《毛騙》。

豆瓣9.7分,這部用手機拍出的網劇,憑什麼拿到國產劇第三?

1,編劇設定的成功

光聽《毛騙》這名字,就很容易讓人想入非非,當年,我第一次被同學介紹看這部片子的時候,我也是楞了一下。

但是當我瞭解了這部“毛騙”講的是五個“騙子”的故事後,才真正開始沉下心來看。

五個“騙子”,頭目趙寧因為父親當年被人騙的跳樓,所以發誓要一輩子行騙,專門負責出謀劃策,統籌全局。

鼕鼕,頭號打手,一身出神入化的偷竊手段,讓人看得目不轉睛。

黎偉,技術專家,考了十年大學,非清華不去,沒有他不能破的技術。

安寧,團隊美女,負責色誘,釣魚。

小寶,新加入的“騙子”,趙寧走後,他成為了團隊的主心骨。

豆瓣9.7分,這部用手機拍出的網劇,憑什麼拿到國產劇第三?

而這五個各懷絕技,各有本領的人聚集在一起,本身不管幹什麼都是一齣戲,不管幹什麼都有故事可言。

更難能可貴的是編劇,從一開始就把這五個人物設定在“俠盜”的定位之上,“鋤強扶弱”,“嫉惡如仇”,只騙“為富不仁”的人,只騙“好色貪婪”的人。

而一集一個單獨故事,一集一個落地的“騙術”,更是讓人看得大呼過癮。

特別是在劇情裡面,編劇接地氣的加入了許多當時生活中經常能見到的騙術,比如重金求子,比如電信詐騙,比如古董掉包等等。

我們都知道一部電影,一個電視劇,說到底都是在講故事,不管是多麼絢麗的特效,不管是多麼有名的主角,如果沒有一個優質的故事內核,如果沒有一個優質的劇情連貫,不管怎麼講都很難真的被觀眾所喜歡。

而《毛騙》正是憑藉優質的故事內核,憑藉優質的劇情連貫,讓觀眾忽視了製作的粗糙,讓觀眾忽視了視頻的晃動,這一點,才是支撐著這部電視劇堅持下去的原因。

豆瓣9.7分,這部用手機拍出的網劇,憑什麼拿到國產劇第三?

2,關於人性

這麼些年,其實我也像不少人都推薦了這部片子,可是大多數都被第一部視頻的質量之低下給嚇退了,我的建議是,你大可以從第二部開始看起。

在第一部的基礎之上,第二部《毛騙》不論是攝像,還是人物形象,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豆瓣9.7分,這部用手機拍出的網劇,憑什麼拿到國產劇第三?

而更可怕的是,這部電視劇還跳出了出續集必掉口碑的魔圈,第二部、第三部在劇情的設定上,在關於人性的思考上,比之以前更要深入。

比如有一期在揭露狐狸老大原來是大學學生會的主席,還是省三好學生的時候,所有人就倒吸了一口涼氣。

原來並不是我們看到的真相就是真相,並不是我們看到的好人,就真的是好人。

豆瓣9.7分,這部用手機拍出的網劇,憑什麼拿到國產劇第三?

比如小寶、比如邢鼕鼕這些出生於市井、從小沒有讀過多少書的人,反而心中更有善惡之分,更有慈悲之心。

而那些出身高貴,那些道貌岸然的人,反而才是心中有大惡,心中有大貪的人。

當然這部片子最大的意義可能還是在向大眾傳播這樣一個價值觀,那就是:

“做人不要太貪婪,做人不要太貪心”。

這部片子裡,大多數時候,這五人團隊,都是在利用人的貪婪,都是在利用人的貪心,那些路邊撿錢的,那些幻想著不勞而獲的,那些好逸惡勞的人,最終都成為了他們的靶子,最終都成為了被他們欺騙的人。

這部片子告訴我們:“雖然人性本就是貪婪,但是你真的能夠承受貪婪背後的恐懼嗎?”

豆瓣9.7分,這部用手機拍出的網劇,憑什麼拿到國產劇第三?

很多年以後,我看到網友對這部片子做了一個評價,我覺得挺有道理的,他說:

“有人說這部片子就是中國版的《驚天魔盜團》,我覺得並不僅僅於此,這部片子其實承載了很多很深,卻無以名狀的內涵,比如愛情、比如親情、比如友情,但是最重要的是這部片子裡曾經有我的青春時光。”

本文原創首發於:晴晴的生活日記,歡迎轉發、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