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嚴“限薪令”出臺在即 中國足球能否迎來新生?

週三下午,中國足協近日下發的“關於各職業俱樂部暫緩簽署球員工作合同的通知”被公佈。該通知出臺的背後,其實就是為即將出臺的國內球員薪資水平的最新規定做準備。據悉,這也將是一紙史上最嚴的“限薪令”。

中國足協在通知中要求各中超、中甲、中乙俱樂部暫緩與國內球員簽署個人工作合同。還特別提到了要,“進一步規範各職業俱樂部的財務工作,有效降低職業俱樂部的運營成本……持續提高俱樂部的財務健康水平,促進各級職業聯賽的繁榮和可持續發展。”

中超、中甲和中乙這三級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俱樂部都包括在內,俱樂部將暫緩與一線隊和預備隊的國內球員簽署個人工作合同,包括但不限於草簽協議、新籤合同和續約合同等。至於具體恢復的時間,將以中國足球協會另行書面通知為準。

為了進一步解釋這個通知,足協官方又發佈了一份補充說明。其中透露了正在擬訂“關於進一步推進聯賽發展的若干意見”,該意見計劃於12月初公佈,而且涵蓋了“規範薪酬體系”的內容。

史上最嚴“限薪令”出臺在即 中國足球能否迎來新生?

這麼看來,中國足協換屆後一直大力推進的球員限薪工作已經是不可逆轉。而且從此前各方面得到的消息,“限薪令”不但對球員薪水有嚴格規定,而且一旦違反出現類似“陰陽合同”的時間,將會給予聯賽罰分的嚴厲處罰。

那麼到底限薪會限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呢?中國足協曾在2018賽季職業聯賽總結大會上,公佈過一個關於薪酬的規定,就是中超俱樂部國內球員個人薪酬最高(不含獎金)不得超過一年稅前1000萬元人民幣;參加2019年亞洲盃、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預選賽的國家隊球員在個人最高薪酬限額基礎上,上浮20%執行。該規定是2019年1月1日起實施的,對於合同尚未到期的球員,說法是待現有合同到期後再按限額重新簽訂。

因此,最新的“限薪令”很可能也同樣不會涉及還在合同期內的國內球員,針對的還是要新籤合同,以及要續約合同的國內球員。

史上最嚴“限薪令”出臺在即 中國足球能否迎來新生?

國字號球隊最近一連串的敗仗,大眾廣泛質疑和批評了中國球員的“高薪低能”。比如和國足比賽中打入一球的敘利亞前鋒奧馬裡,在自己國內踢球的他每個月的收入才相當於1600元人民幣。還有日韓聯賽的球員的年薪平均也就在100多萬人民幣,在不少中超俱樂部中那些踢不上一線隊的20歲球員,大概率就能拿到這個數字。更何況整個中超還有很多年薪超千萬人民幣的國內球員。所以,中國足協這個時候推出“限薪令”可以說是正好順勢而為,可以贏得外界普遍的支持。

順勢而為的還有各傢俱樂部的投資人,他們也樂於看到中國足協儘快出臺限薪的相關規定。畢竟比起前幾年,現在已經沒有大肆燒錢的中超俱樂部了,趁著史上最嚴“限薪令”的出臺,可以有效降低財務負擔。所以,相信俱樂部投資人在這次的“限薪令”的執行上會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積極和堅決。

此外,國內球員“限薪令”還有助於冷卻“外籍球員歸化”的熱潮。畢竟如果只能按照國內球員的標準領工資,肯定和作為外援的薪水相差巨大。就像已經是中國球員的艾克森,作為外援他的年薪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按照國內球員限薪的標準,也許只能拿到五分之一。當然艾克森的新合同早就在夏天加盟廣州恆大時簽了,應該不在限薪範圍之內。但對於還沒有完成歸化的外援,相信會重新考慮這個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