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MG:車用半導體未來20年可期

KPMG:車用半導體未來20年可期

財經網站MarketWatch報導,顧問公司KPMG 20日發佈報告預期,四股大趨勢合流,將推升電動車與自駕車芯片需求,供應相關零件的半導體制造商未來20年可望享有穩健的成長。

KPMG在這份標題為「半導體:新ICE時代」報告中指出,四股車市大趨勢—電動車(EV)、自駕車(autonomous vehicles)、車聯網(connected vehicles)、行動即服務(MaaS)—將改造汽車產業,並帶動車用半導體需求激增。

報告指出,當前汽車工業面臨的重大趨勢變遷之一,就是從內燃機引擎(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簡稱ICE),轉向內部運算引擎(internal computing engine),後者即所謂的「新ICE」 。而特斯拉、通用汽車(GM)和其他公司也正快馬加鞭研發自駕功能,這些都需要芯片和感測器才能運作。

鑑於此,KPMG預期,未來20年期間,車用半導體制造商的年營收可望扶搖直上,從目前估計達420億美元,到2040年提高到1,500億美元至2,000億美元,這意味年複合成長率(CAGR)約有6.2%至7.7%的水準。而且,這些數字或許只是保守估計。據KPMG估計,2013年至2019年,車用芯片只要^_^造商的CAGR達到9%左右。

相形之下,KPMG估計,整個半導體產業到2019年底為止的五年滾動銷售CAGR為4.8%。

KPMG半導體產業分析師席伯格指出,在全球汽車銷售本身可能面臨停滯的情況下,更凸顯出車用半導體製造商的預期成長有多可觀。KPMG另一位分析師史考特說:「比起整體半導體產業,這個市場將享有更高的成長。」

在過去三年和五年期間,半導體股已大幅超越美股大盤表現。未來隨著車輛安裝更多電子零組件、車用半導體類股可望繼續乘勝追擊。

KPMG說,目前全球大約只有2%的車輛以電池作為動力,大約仍需至少十年的時間,才能發展出全功能電動車大眾市場。但KPMG指出,大多數分析師都相信,到2030年,全球逾半數市售車輛都將是電動車,而電動車所需的半導體元件數量,以價值計算將是內燃機引擎手的兩倍。

KPMG舉例說,英特爾、恩智浦半導體(NXP)、英偉達(Nvidia)、高通(Qualcomm)、德儀(Texas Instruments)和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等半導體廠商,都可望因提供支援新功能的軟硬件「整合支持」而受惠。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繫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2135期內容,歡迎關注

半導體行業觀察

半導體第一垂直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