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好產品、實價格、真服務上解決肥料經銷商的銷售困惑也許可行

昨天和東北一家肥料公司進行了正面接觸,並同一些肥料經銷商進行了面對面接觸,碰撞出了一些火花,在這裡將肥料經銷商的困惑做一個總結,同時就這些困惑總結一些解決途徑,以資和農資同行共同進步。

從好產品、實價格、真服務上解決肥料經銷商的銷售困惑也許可行

肥料銷售

一、農資經銷商的4個困惑主因

1、信息透明

肥料的存在形式也是比較多的,可以說,是不同時間段有不同的產品形式,而不同的產品形式帶來了不同的銷售理念。簡單從2000年開始算起,就經歷了碳銨、磷肥、尿素等單質肥料;雙元複合肥料;三元複合肥料;有機無機複合肥料;有機肥料;葉面肥料;水溶肥料;生物菌肥等幾個產品變化過程。而當前最為耀眼的應該是生物菌肥了,因為在40年的農村家庭承包責任制後,個體家庭對於產量的需求賽過對於土壤的保護,現在正是生物菌肥銷售的最好時機。

而為什麼我們認為農資經銷商的第1個困惑就是信息透明呢?簡單講,在全國各地,中小型的生物肥廠家數不勝數,在山東各地就有各式生物肥廠家過千家,而這過千家生物肥廠有三分之一是要向省外銷售的,比如山西運城市果區就有山東生物肥近300種,連上本地企業和其它省區肥料品牌,一個地區光生物肥料品牌超500家是有的。其直接影響就是老百姓不會選擇了,包括廠家直銷在內的,經銷商分銷的,不免就使得生物肥料信息透明化了,直接的反應就是價格大都跌到了生產成本的底線。而且經銷商分銷過程中的讓利方式更是透明,分銷商沒多少錢的讓利不幫著賣的說法越來越嚴重。

從好產品、實價格、真服務上解決肥料經銷商的銷售困惑也許可行

肥料銷售服務

2、同行太多

廠家太多,也就引來了經銷商更多。比如上面提到了山西運城足有500個生物肥品牌,再加上眾多的複合肥品牌,肥料品牌上千都不是吹牛。如果一個品牌一個經銷商的話,那麼經銷商眾多也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了。

其實同行太多,也倒並翻不了什麼浪,只是其中的價格策略和營銷方式各有不同,一般都能分出個上中下來,但更多的是底層的賒銷,使得整個肥料銷售市場變得撲朔迷離,相當於脫離了底線,見光死的肥料品牌越來越多。

3、產品太多

在整體這個多經銷商、高信息透明度的市場下,產品過多也的確是影響了消費者的選擇,更影響了經銷商的銷量和銷售積極性。儘管近年國家已經就一些中小型肥料生產企業進行了關停處罰等,肥料品牌還是顯得有些多,多得讓農資人自己都不敢去數了,只好承認產品還是多。

4、營銷手段太多

說實話,肥料的營銷手段大多是從快銷品那裡學來的,對於營銷界裡肥料營銷並沒有闖出一條新路來,但一些混賬銷售手段倒是不少。明明是一款產品,放在兩個包裝裡就是兩個產品,可能賣出兩個價格來,當觀摩的時候,這一樣的產品到老百姓那裡還就認為是一個好一個壞,這種現象簡直太多了。

不管是廠家用經銷商體制,還是廠家直銷,還是通過網絡銷售,廠家一直在改變,但他考慮最多的是市場容量的擴大化。而經銷商考慮最多的是利潤的最大化、快速化。在不知不覺之間,經銷商為了快速銷售,使出了一招臭棋,就是賒銷,經過這幾年,相當於是經銷商自己把自己拍在沙灘上了,入海不能,上岸就死。

從好產品、實價格、真服務上解決肥料經銷商的銷售困惑也許可行

肥料發貨

二、解決困惑的3個主要途徑

1、好產品

誰都認為自家的產品是好的,或者叫最好的,都不承認自家的產品會落後於人,或者認為還有比自己家更爛的產品。那麼好肥料的依據是什麼呢?當然是符合標準的產品,包括外包裝和內部產品。下來就是試驗示範依據,究竟好不好老百姓說了算,其實這與營銷有很大關係。

因為我們相信市場上銷售的絕大多數肥料都是符合標準的,可以銷售的,廠家和商家都認為是好肥料。但這個真正“好肥料”又是什麼樣子呢?我們認為在現在形勢下,好肥料就是有絕對差異化的肥料,有明顯超越其它產品的競爭性特點。比如我見這款生物肥產品,解決了生物肥易化、易碎的老大難問題,其作用機理是通過一定技術將生物肥水分降低在了2%之內,這就跟普通複合肥料一樣,可以混合施用了,也不會因為易化產生粘性,也不會因為結構鬆散而長途運輸產生面狀。

這款生物肥產品,我看到了,但是不是技術真的存在,有待於證實。但可以確定的是,現在好些生物肥料廠家都有了相應的降低水分的技術,只是不敢去應用或者不想去應用。因為應用了就會成本上升,影響市場銷售。也許這真是一個矛盾吧。但好產品終究是要見爹孃的。

從好產品、實價格、真服務上解決肥料經銷商的銷售困惑也許可行

肥料促銷

2、實價格

關於肥料價格,我們可以說好多產品都已經到了成本的邊緣了,不能再降了,再降就真的出現劣質產品了。我們清楚,廠家如果有意造假的話,一噸肥料降低成本1、200元,那簡直太容易了,更甚者也有。跟同行在一起聊天時,都聊到了一個複合肥品牌,在肥料中價格是算高的,但年年如此,銷售也不算低呀,這樣在經銷商和老百姓心裡形成了一種慣性思維,認為這款產品就是應該這個價。而從營銷方式中看,這款產品也的確拿出不了不少錢來做各種廣告和營銷,其實這是因為有價格支撐,有足夠贏利來做這種營銷策劃吧。這麼簡單的問題,這幾年被大多數廠家和經銷商給搞得束手束腳了,不味地尋求低價策略帶來的結果只好自己吃了。

關於肥料實價,還是要遵從好貨好價的原則,是好貨就應該好價格,或者可以賣個好價格。走出混戰怪圈,肥料銷售自然會平穩向前。

3、真服務

要看為誰服務,肥料本身是農民要使用的,所以給農民提供好的肥料產品,好的服務,比如送貨到家,送貨到田間地頭,以至於幫助撒肥等,這些服務都是隨著土地流轉的變化而變化的;而對於肥料經銷商的服務就更為有用了,有的人認為應該幫助經銷商掙到更多的錢,有的認為應該將肥料經銷商劃入肥料廠家員工體制,有的人認為肥料經銷商應該根據銷售完成情況隨時進行撤換等等。都是在向有利於廠家、經銷商方面來考慮的,當然最終是為消費者農民來考慮的。

其實最讓人信服的真服務是,是否能站在行業的大局上,形成對經銷商、對農民的相對統一的服務概念,當然在這些服務過程中,有更好的服務策劃,那就應該叫創新了,如果服務創新了,還沒有給經銷商或者農民帶來更多的服務負擔,那就是有競爭力了。如果一有一點服務創新,就用這點差異化來加價,我看也不算真服務。其實讓各個銷售拐點都掙到相應的合理利潤,我看市場一定是有序的。

從好產品、實價格、真服務上解決肥料經銷商的銷售困惑也許可行

肥料應用

肥料市場變化一定是很快的,當肥料生產廠家和經銷商提出來針對經銷商的困惑來,就一定是經銷商遇到很大的麻煩了。而解決肥料經銷商遇到的這4個困惑,從好產品、實價格、真服務這三方面下工夫能不能徹底解決,還要拭目以待。隨著市場的變化,不斷進行困惑解決,也許就是營銷的一個常態吧,肥料銷售更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