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種植紅薯,產量總是高不了?做好這5點,一棵就能結一大袋

紅薯,也常被稱作甘薯、地瓜、番薯等,是一種可以高產穩產的作物,具有抗逆性強、耐旱耐貧瘠、病蟲害少等優點。近幾年,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紅薯因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以及大量的膳食纖維,逐漸成為人們追捧的無公害功能食品,農民種植優質紅薯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農民種植紅薯,產量總是高不了?做好這5點,一棵就能結一大袋

在我國傳統農業中,紅薯種植管理方式比較粗放,基本是看天吃飯。但農民要想收穫高產優質的紅薯,現在的管理模式肯定不行,需要多學習一些紅薯高產栽培技術。今天,農學博士就給大家分析一下紅薯種植的關鍵技術。

農民種植紅薯,產量總是高不了?做好這5點,一棵就能結一大袋

(1)整地施肥

紅薯栽植一般於前作作物收穫以後,及時進行大田翻耕起壟。起壟時,土壤宜幹不宜溼,地塊整理要做到沒有坷垃。無公害紅薯栽培一般不使用化肥,大都採用腐熟農家肥、草木灰、豆餅等有機肥料。

一般肥力的土地,每畝地塊施用腐熟有機肥3000公斤,首先將三分之二在整地時作為底肥施入,其餘三分之一則在起壟時,集中施到壟底,並翻耕於壟內作為紅薯的包心肥。

(2)選種浸種

在選擇種薯時,我們應該選取未受凍害和熱害、無傷、無病,形狀典型、大小中等的薯塊作為種薯。為了有效預防紅薯黑斑病等侵染性病害、促進種薯提早發芽,我們需要對種子進行處理,一般可將種薯放在50度左右溫水中浸泡10分鐘即可。除了溫湯浸種外,我們也可以利用1500倍的50%甲基託布津液來預防紅薯病害,效果要比清水浸種好。

農民種植紅薯,產量總是高不了?做好這5點,一棵就能結一大袋

(3)排薯

紅薯育苗應該在栽植前的30-40天開始。排薯有一定的原則,應按薯塊大小分開,大薯應該排在中間,小薯則需要排在邊上,斜放的時侯頭背要朝上,薯塊與薯塊之間要留一指寬的距離。在種薯塊排好以後,需要在苗床裡潑澆40度左右溫水,然後覆蓋7-10釐米糞土,而後再蓋上薄膜和草簾以起到保溫增溫的作用。

(4)苗期管理

在紅薯種薯上床時,要將水分澆足,在出苗前就不再澆水。但在紅薯出苗後、煉苗前以及採苗後,都要各澆一次比較大的水,前期澆水應該選擇在中午之前,後期澆水的時間則宜在下午進行。

農民種植紅薯,產量總是高不了?做好這5點,一棵就能結一大袋

(5)大田期管理

紅薯大田移栽活棵後,應該及時淺鋤滅草,同時進行鬆土培壟。在紅薯生長中期時,要做到促控結合,控制旺長,對莖葉旺長、葉色濃綠、葉柄過長、毛根過多的徒長紅薯苗,採用提蔓、打蔓尖方式抑制其莖葉過度徒長,促進地下部塊根膨大。在乾旱天氣時,我們要及時灌水補墒,遇澇漬時,就要及時排除。

農民種植紅薯,產量總是高不了?做好這5點,一棵就能結一大袋

高產優質是獲得最佳經濟效益的前提,農民朋友們只要做好上述5個方面的工作,基本可以保證紅薯豐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