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種胡蘿蔔,按照這5個要點做,秋天種也能豐收

胡蘿蔔,又被稱作紅蘿蔔、黃蘿蔔、丁香蘿蔔等,主要食用部位是肥大的肉質根,屬於傘形科胡蘿蔔屬的兩年生草本植物。

胡蘿蔔原產於亞洲西部地區,距今大約有2000年的栽培歷史,在元代初期,就由中亞傳入我國。2018年,全國胡蘿蔔種植面積多達39.86公頃,總產量高達1475.6萬噸。

手把手教你種胡蘿蔔,按照這5個要點做,秋天種也能豐收

胡蘿蔔是世界上最普遍食用的根系類蔬菜,尤其是在歐洲地區,頗受人們的青睞,被認為是菜中上品,在荷蘭,甚至被當作“國菜”。胡蘿蔔含有極其豐富的營養物質,例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以及多種維生素。其中,胡蘿蔔素的含量在蔬菜中是最高的。在人體內,胡蘿蔔素可以轉換成維生素A,補充機體對維生素的需求。因為胡蘿蔔的營養功效極大,因此被譽為“小人參”。

由於胡蘿蔔的病蟲害較少,在種植過程中農藥使用量低,比較符合綠色農業發展的要求,容易生產出無公害蔬菜產品。胡蘿蔔耐儲藏,食用方法也很多樣,是人們餐桌上很常見的蔬菜之一。胡蘿蔔可用作炒食、煮食、蒸食以及生吃,但直接生吃胡蘿蔔,胡蘿蔔素的吸收效率不高。因此,胡蘿蔔最好的食用方式為與肉類炒食,可以有效提高胡蘿蔔素的吸收效果。

在此之前,有一位農戶私信農學博士說,自家種的胡蘿蔔分根太多、產量低,想詢問一些胡蘿蔔的高產栽培技術,為今後的種植做準備。接下來,農學博士就和大家聊一聊胡蘿蔔的高產種植技巧,以幫助廣大菜農種出高品質的胡蘿蔔,獲得最佳經濟效益,為國家脫貧致富工作貢獻一份力量。

手把手教你種胡蘿蔔,按照這5個要點做,秋天種也能豐收

胡蘿蔔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如果想要有效提高胡蘿蔔的種植產量,最主要的就是找出影響產量與品質的因素,農學博士認為,環境條件的波動是造成胡蘿蔔產量、品質下降的主因,而環境條件主要包括溫度、光照、水分以及土壤營養四個方面。

1、溫度

胡蘿蔔是一種喜冷涼作物,對溫度的要求,基本與蘿蔔相似,但耐熱性與耐寒性要比蘿蔔強。胡蘿蔔發芽期的最適宜溫度為20-25度,而保證正常發芽的溫度不能低於6度。幼苗期的胡蘿蔔適宜生長溫度是20-25度,胡蘿蔔在葉片旺長期的時候,適宜生長溫度範圍很廣,能耐受-5度的低溫與30度的高溫。肉質根生長旺盛期是獲得高產量的關鍵時期,需要保證這一階段的溫度穩定在13-22度。而合適的晝夜溫差,有利於胡蘿蔔肉質根的膨大,促進有機物積累。

2、光照

胡蘿蔔屬於長日照作物,在整個營養生長階段,需要中等強度的光照條件。如果種植胡蘿蔔的過程中,遇到連續的陰雨天,導致光照不足,葉片會逐漸變小,下部葉片早衰枯黃,整個植株生長勢弱,不利於產量的形成。

3、水分

胡蘿蔔的根系相對發達,擁有眾多鬚根系,因此具有較強的抗旱能力,當然,過於乾旱的土壤條件也不利於肉質根膨大,最終造成品質降低。我們在種植胡蘿蔔時,水分不宜過多,否則會導致地上葉片徒長,使得肉質根營養不足。科學研究表明,胡蘿蔔種植地最合適的土壤溼度為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

4、土壤營養

選擇土層深厚、有機質豐富、灌排良好的沙壤土種植胡蘿蔔,可以獲得最佳品質。胡蘿蔔不適合在土壤堅硬、肥力不均勻的土質中生長,容易發生裂根、叉根現象。胡蘿蔔植株對氮肥、鉀肥的需求量很大,對於磷肥的吸收量較小。因此,在胡蘿蔔追肥的時候,不僅要施用氮肥,還應該注意磷肥、鉀肥的配合使用。尤其是在肉質根膨大期,需要及時補充鉀肥,對胡蘿蔔肉質根肥大有顯著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胡蘿蔔對於肥料濃度十分敏感,濃度過高會嚴重影響生長甚至造成種植死亡,施肥時切忌肥料濃度過高。

手把手教你種胡蘿蔔,按照這5個要點做,秋天種也能豐收

胡蘿蔔的主要栽培方式與時期

在我國北方地區,種植胡蘿蔔主要有兩種方式:露天栽培、設施栽培。這兩種栽培方式可以提供不同的環境條件,因此在栽培時間上有較大差異,下面,農學博士就仔細分類說一下。

1、露天栽培

(1)秋冬胡蘿蔔:7月中下旬開始播種,在11月底就可以收穫。

(2)春胡蘿蔔:3月中旬開始播種,6月底至7月初進行採收。

(3)夏秋胡蘿蔔:6月下旬開始播種,10月份就可以採收。

2、設施栽培

(1)溫室栽培:一般在2月下旬播種,5月底至6月初就可以才收了。

(2)小拱棚栽培:3月初開始播種,6月底即可採收。

手把手教你種胡蘿蔔,按照這5個要點做,秋天種也能豐收

如何提高胡蘿蔔的品質與產量

在我國的北方地區,菜農主要以露天栽培秋冬胡蘿蔔為主,接下來,我就以此為例,詳細和大家分析一下胡蘿蔔高產栽培技術,僅供大家參考借鑑。

1、土地選擇

胡蘿蔔種植過程中,不要與根菜類作物重茬,適宜的前作植物為黃瓜、番茄、洋蔥等。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可以與高杆作物間作,利用高杆作物的遮陰功能,降低土壤溫度,可以促進胡蘿蔔肉質根生長,提高產量與品質。

我們在種植胡蘿蔔時,儘量選取土層深厚的沙壤土。一般情況下,胡蘿蔔種子發芽出土困難,對深層土壤養分、水分利用能力強,在土地深耕後需要耙平,不然會影響到胡蘿蔔種子的出苗率。如果種植土壤過分板結,還會造成叉根、表面粗糙的不良品質現象。

2、整地施肥

胡蘿蔔的正常生長需要較多肥料供應,因此在土地深耕的時候,我們需要施足基肥,一畝土地施用附屬有機肥5000公斤左右,還可以摻入10公斤的尿素。在施用有機肥的時候,要注意充分腐熟,而且要均勻施用。根據當地的降水條件、品種特性,可以選擇平畦或者小高畦種植。

手把手教你種胡蘿蔔,按照這5個要點做,秋天種也能豐收

3、播種

胡蘿蔔的種子種皮厚、種皮革質化、透氣性差,所以種子本身的發芽率較低。在實際種植胡蘿蔔的時候,為了提高種子發芽率,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選種

選擇高質量的種子,如果是陳年種子,要保證其充分後熟,打破種子的休眠狀態,保存良好的陳年種子也可以作為良種使用。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新種子還是陳種子,在栽培之前,都需要做發芽率的測試,以確定最佳發芽率的種子。

(2)提高播種質量

正常條件下,一畝土地的播種量為1.5公斤左右。播種方式上,既可以用幹種子播種,也可侵種催芽處理。在播種之前,需要曬種1-2天,搓去刺毛。浸種催芽一般選擇在播種前10天進行,具體操作為40度溫水中浸泡5小時左右,撈出之後用紗布包好,置於25度的條件下催芽,在催芽的過程中,需要保持適宜的溫度,當80%種子發芽的時候就可以播種。

(3)加強播後管理

由於夏天的溫度較高,水分蒸發量大,土壤易乾燥,可以採用人工降溫措施:覆蓋遮陰物、與高杆作物套種。種植胡蘿蔔,需要小水勤澆,可以有效降低地溫,保持土壤溼潤。

手把手教你種胡蘿蔔,按照這5個要點做,秋天種也能豐收

4、田間管理

(1)間苗除草

在植株長到1-2片真葉的時候,就可以進行第一次間苗,株距保持在3釐米左右,之後需要淺鋤,除草保墒,促進生根長葉。在長到4片真葉的時候,就可以進行第二次間苗,並最終定苗。定苗時的適宜株距為10釐米左右,在定苗之後應該進行第二次中耕。

(2)水肥管理

在胡蘿蔔的發芽期,應該澆水2-3次,以保證土壤溼潤利於種子的順利發芽;在幼苗期時,需要適當澆水,促進幼苗的快速生長;葉片旺盛生長期,應該適當控制水分,以避免葉片過度徒長。胡蘿蔔的肉質根生長期是需要肥水最多的時期,需要始終保持土壤溼潤。在肉質根膨大的初期,需要進行第一次追肥,一畝土地需要施用10公斤的尿素,在第一次施肥後的15天左右,進行第二次施肥,一畝地施用25公斤尿素;在肉質根快速膨大期,進行第三次施肥,每畝土地施20公斤複合肥。

5、適時採收

胡蘿蔔需要適時採收,如果採收過晚,胡蘿蔔的肉質根容易受凍,組織硬化度降低,食用價值大打折扣,一般需要在土壤封凍前及時收穫。

手把手教你種胡蘿蔔,按照這5個要點做,秋天種也能豐收

結語:以上就是農學博士總結的胡蘿蔔高產栽培技術,希望對種植胡蘿蔔的菜農有幫助。如果你種的胡蘿蔔收成不佳,希望可以及時查漏補缺,爭取明年可以大豐收。最後,祝願大家明年有個好收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