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生友請”倒下,2年開130多家店,留下3億爛賬和被騙投資者

這個世界不是騙子太多,而是傻子太多,是想著天上掉餡餅,一夜暴富的人太多。

今年以來,先後有一大批平臺暴雷,很多投資者都血本無歸。但這些平臺基本都是P2P,或者其他金融理財平臺。基本上沒有實物,就是一個套路,吸引你來投錢。這種平臺基本上沒有正規的,但仍然還是有那麼多人被騙。

然而,不但金融理財是騙子的集中地,沒想到實體投資也一樣存在騙子。比如杭州的這家叫“鮮生友請”的生鮮連鎖品牌,竟然也是一個龐氏騙局,專門吸引家庭主婦、老頭老太來投資。今年7月轟然倒下,5名高管全部被抓,留下了3億爛賬。

“鮮生友請”倒下,2年開130多家店,留下3億爛賬和被騙投資者

這幾年,新零售特別火,有人就想借這個概念撈一筆錢。“鮮生友請”就是這樣的背景下於2017年4月推出,可是它發展極其神速,2年的時間,就在杭州開了130多家門店,儼然成為了杭州的“生鮮之王”。

要知道,由阿里打造的新零售標本“盒馬”,創立於2015年,4年多過去了,也才開了100多家門店。資金雄厚的阿里難道還不如這個“鮮生友請”?

實際上,從今年5月開始,“鮮生友請”就突然關閉了所有門店,讓投資者、加盟者、充值的消費者一臉懵。直到7月警方公佈了高管被抓的消息,才知道公司出事了。

“鮮生友請”到底是如何經營起這個“龐氏騙局”的?,不是做生鮮生意嗎?怎麼會成為了騙局?

“鮮生友請”倒下,2年開130多家店,留下3億爛賬和被騙投資者

首先,用賠錢賺吆喝的形式,打造生意火爆的假象!“鮮生友請”的發展初期,還真的是下了血本,各種生鮮產品價格比市場低不少,比如豬肉價格比菜市場要便宜一塊多。此外,還搞了充值大促銷活動,價格又要再便宜一點。

靠著這種低價,“鮮生友請”吸引了大批的消費者,每天生意都非常火爆,排著隊賣菜。然而熱鬧的背後卻是鉅額的虧損。一般生鮮門店毛利要到20%才能實現盈虧平衡,而“鮮生友請”卻只有7%的毛利,還要支付各種成本。這簡直是福利大派送,做慈善活動一樣。

其次,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根本就不會去考慮這些,他們只知道這個“鮮生友請”生意特別好,如果能加盟來做,那肯定能賺錢。

正式基於靠低價炒作起來的繁榮景象,“鮮生友請”有了下一步動作,不能一直自己虧,得吸收點資金進來,不然很快就要虧空倒閉。於是,在2018年初,就開了一場盛大的招商會,吸引了大批家庭主婦、頭髮花白的老人進來,給出了兩種投資方案。一種是出一半資金投資門店,一年承諾10%的投資回報,屬於固定收益;另一種是鮮生友請拿出門店49%的股權進行開放融資,可以單個人投資,也可以很多人一起投資,據說三年能回本。

據瞭解,鮮生友請還畫了一個大餅,先在杭州開500家門店,然後在全國快速複製,接著就打包上市,讓投資者身價大漲。

“鮮生友請”倒下,2年開130多家店,留下3億爛賬和被騙投資者

這個投資會吸引了大批大媽大爺入坑,他們夢想著能像阿里一樣,拿到原始股,然後1塊變成幾十塊,只要一上市,各個成為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在這裡面,竟然有白髮蒼蒼的老人,投入上百資金進來,因為他們太相信“鮮生友請”的繁榮景象。

就這樣,鮮生友請吸收了大量資金進來,門店數量不斷增長,最多的時候一天能開到12家。

其實,這就是以一種擊鼓傳花的模式,靠著借新債還舊債,因為門店基本都是虧損的,所以,需要不斷的吸引新的加盟者,開新店,收攏資金,然後開下一家門店。然而就這樣低價模式,依舊難以支撐其成本。一旦龐氏騙局的鏈條斷了,立即就崩盤。

在2018年底,鮮生友請其實已經不行了,但是他們卻想到了另外一種方法融資,搞了一個幾乎讓人無法拒絕的優惠活動:充值300送100,充值3000充1500,充10000送3000。消費者蜂擁而至,會員充值金源源不斷進入賬戶。

“鮮生友請”倒下,2年開130多家店,留下3億爛賬和被騙投資者

就這樣維持到今年5月,突然就以“公司被併購,正在調整“的理由,關閉了所有門店,其實就是資金鍊條斷裂了。大批的投資者,充值消費者就這樣被騙了,血本無歸。

為什麼這麼多人被騙?首先這是一批手裡有一定閒錢的人,可以稱之為中產階級,但錢又不是特別多。其次,他們想讓錢生出更多錢,想著能夠一夜暴富,核心還是在於太貪婪。一些老人家本來可以拿著這些錢安度晚年,卻非要賺更多。

對於金錢的誘惑確實很難抵擋,但是天下掉餡餅的事情真沒有。這樣的騙局一個接一個,有的時候會覺得這些人真可憐,但看到那麼多新聞報道被騙的案例,自己依舊前仆後繼的去被騙,那也是沒什麼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