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於我,是平凡生活裡的英雄夢想

我還記得第一次見到德克的場景。

不大的屏幕,沒有1080P藍光的畫質,沒有暫停、回放的功能,沒有中英文雙軌自由切換的解說,沒有便攜式的播放設備。只能老老實實地坐在茶几前,對著那臺屁股略大的電視,目不轉睛地看著,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精彩鏡頭。

籃球於我,是平凡生活裡的英雄夢想

你看,明明只是數年前的事,明明直到現在我們都還處於千禧年的開頭,卻撲面而來這樣一股化不開的年代感,一股彷彿經歷了萬千年歲,才能沉澱出一面這樣的隔閡,而這不過幾年光景罷了。

儘管畫質並不優秀,但德克長髮飄飄的樣子還是那樣清晰,在高低位背身拿球的姿勢還是那樣讓人熟悉——那帶著歐洲人特有的優雅和德克本身的節奏感的持球動作,翻身後抬起的那一隻腳,吐出的舌頭,還有身上藍白色的球衣。

現在仔細回想起來,這些德克身上標籤式的動作,不也正是我們的記憶所鑄就而成的嗎?

後來再回過頭看,那些個由籃球陪伴著的青春歲月裡,那抹藍白色的光芒,佔據了多少情緒,多少喜怒哀樂都隨著這抹顏色跌宕起伏,都是難以辯駁的過去了。

籃球於我,是平凡生活裡的英雄夢想

我時常會和朋友們提起的一句話是,或多或少,男生的青春都和某項運動有關。我在初中時第一次正經的接觸籃球,那是為了和小學時連規則都沒有弄清楚的玩耍區分開來。至少在初中,我知道了大部分關於籃球的規則,走步、二運、打手等最為基礎的名詞,一下子就把這項運動放在了“專業”的罈子上。

這大概是一個男人一生的某一個縮影,為了自己熱愛的事去努力鑽研和學習。不過這樣的熱愛並不是憑空而來的,對於我而言,初中時的籃球生活,從一開始也並不是源於興趣,更多的,是一種同齡人間的社交手段,且由於場地的便攜,這樣的社交活動顯得格外輕鬆和有效。

我到現在還能夠清楚的記得,在初中入學的第一天,我們班未來的班長,在看了看我發育較早的身高以後,咧開嘴,一邊笑著一邊扭頭對他的朋友說:我找到我們班的中鋒了。天,那時的我連中鋒的概念都沒有弄清楚,但是為了回應這個陌生同學的熱情,我還是裝作明白的樣子。

籃球於我,是平凡生活裡的英雄夢想

我點了點頭,回應了他不算請求的請求,也回應了籃球的那扇大門。說一句聽起來有些中二和嚴苛的話:為了我即將到來的三年初中生活,籃球這條路是沒法再回頭了。

由於起步比別人晚了不少,零基礎的我在球場上只能幹著藍領的活。也正是這樣幾乎為零的籃球基礎,才能在某種程度上給我一個科學的學習氛圍和機會。

畢竟我們都知道,有些習慣一旦養成了,可能就要陪伴終身。

籃球於我,是平凡生活裡的英雄夢想

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我開始大量觀閱籃球的教學視頻,那時還沒有所謂的快手和抖音,籃球視頻也不像現在這般花裡胡哨和炫技,反而是保守的學院派居多。一些基礎的球感練習,投籃姿勢的學習,內線的基礎腳步,還有空間區域的利用……

儘管很多視頻的模板都藉助了NBA的球星,像我們耳熟能詳的奧拉朱旺和他的夢幻腳步,或是已經退役的吉諾比利和他的詭變迷蹤步,再或者是德克的金雞獨立等等。這些“居廟堂之高”的球星,在專業人士的解讀下,也能拆分成一個個基礎的動作和意識,同樣能夠從中汲取自己所需的知識,或者是一點小tips。

認真的學習,和時間充裕(即便不充裕也要努力讓它充裕)的練習,漸漸的,我也能夠和學校的高手們同場競技了,也能夠藉此機會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籃球於我,是平凡生活裡的英雄夢想

在這個青春剛起步的年歲裡,生活最大的快樂莫過於課後的打球時光,還有打完以後和汗流浹背的朋友們,在小賣部買上一瓶冰鎮可樂的滿足感。

再或者,課上偷偷看兩眼NBA的賽況,看一看自己喜歡的球星今天又砍下了什麼數據,討論一下昨天的五佳球,小霸王是否又“力劈華山”,大姚又在內線晃飛了哪個內線悍將,科比今天又絕殺了哪支球隊,幼年的勒布朗又飛在了哪道天際線上……

生活有那麼多的樂趣可以言說,但那都是在成年以後才有機會去體驗的事情。在條件、物資和自由都極度匱乏的青春歲月裡,這樣簡單、帶著點小男生的無賴、帶著點離經叛道的刺激、又交織著彌足珍貴的友情的小事,總歸是撐起了人生的一片天空。

未來過於遙遠和龐大,我們沒有瑪雅人的預言,或許也並不需要那樣的預言。活在當下,這樣一個在成年後無數次提醒自己、提醒旁人的話,也只有在那樣的年歲裡,才能自然而然地實踐它罷。

籃球於我,是平凡生活裡的英雄夢想

從初中到高中,再到高中畢業,我對籃球終於從社交屬性的利用,轉變為一種熱愛,轉變為一點點自我價值的實現。隨著技術的打磨和精進,自然而然地,對自己的要求在日益提升。“快樂籃球,佛系比賽”逐漸被骨子裡的好勝心所取代,籃球,漸漸帶著它競技的本質屬性,成為了我平凡生活裡的英雄夢想。

在這個時間跨度裡,NBA同時也在更新換代,在連續兩年的黃綠大戰以後,勒布朗東遊邁阿密黃金海岸,小牛開始了他們傳奇的總決賽之旅,德克拿到了戒指,也拿到了歲月的痕跡……直到勒布朗回到克利夫蘭,再西行天使之城;宇宙勇士的成立和落寞;多倫多北境之王的登基,那又是另一個時代的故事了。

時光總是喜歡這樣,不經意間就把你熟悉的事物變得陌生,不經意間就帶走幾樣你本以為不會離開你的人或事。直到那一刻真正到來時,你才恍然大悟,原來德克真的會退役,原來你真的要去社會上摸爬滾打,直到沾滿風塵。

籃球於我,是平凡生活裡的英雄夢想

正如現在寫下這一行字的我,從一名初學者、變為一名籃球愛好者,再到籃球文章的撰寫者,你說這其中有多少契機可能會摧毀這一切,又有多少個機會能更進一步。那都是平行宇宙才能知曉的奧秘了。

前段時間,王堅受央視《朗讀者》節目邀請,回憶了阿里雲的創業史。他平靜地說:“阿里雲是拿命換來的”。

能用命換來夢想,未嘗不是幸事。

君不見,在無數個平行世界中,瘋人院裡的麥克墨菲最終都越獄失敗,被醫生切去前額葉,再無還手之力。

籃球於我,是平凡生活裡的英雄夢想

雖然老友們各奔東西、再難聚首,至少我還能夠打球;雖然寫作這條路充斥著孤獨和落寞,至少我還能夠寫自己想寫的球星和故事;雖然未來依舊漫長,至少當下的我,還能夠清楚的感受到生活的脈搏。

而這,大抵就是生活的本來面貌罷。

我還記得第一次看到德克的場景,戴著髮帶,長髮飄飄,五官立體,眼眶深邃。

這名穿著41號球衣的大個子,在高位接到了特里的傳球,他轉身揹筐,運了一下球,在感受到防守人的位置以後,翻身撤步抬腳,籃球劃過了一道優雅的弧線,空心入網的聲音傳到了大洋彼岸的電視機前。

籃球於我,是平凡生活裡的英雄夢想

那時的他不會想到,就在未來的某一天,他要率領一支首發小前鋒賽季報銷,球員平均年齡30歲往上的隊伍,去對抗全聯盟最佳陣容裡一半的球星;他不會想到,在經歷了06的慘敗、07的被黑八等一系列慘重失利以後,在11年幾乎無一人看好的情況下,脫下那頂“軟蛋”的帽子。

那時的他不會想到,就在未來的某一天,他會站在球場上,接受全世界觀眾的掌聲和歡呼;他不會想到,庫班會在全世界面前,拿著話筒,為他說一段最特麼牛逼的宣言和演講;他不會想到,這座他守護了21年的城市,會有一條以他名字命名的街道,甚至還有一座他的雕像和以他名字命名的節日。

籃球於我,是平凡生活裡的英雄夢想

他不會想到,就在1998年,他進入聯盟的第一天,就註定了在未來要揹負著某個小孩的青春年歲和籃球時光。

“一朵微小的花對於我可以喚起不能用眼淚表達出的那樣深的思想。——華茲華斯”

生活從來平凡,夢想卻不簡單。

我彷彿又回到數年以前,那個灑滿落日餘暉的街道口——

“嗨,打會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