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光明日報》

2019年11月20日 星期三頭條——《常熟:文化傳承 成熟質地》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對,

常熟登上《光明日報》的頭版頭條,

而且很大篇幅哦,

都怎麼誇咱常熟的?

1269年出生的黃公望、1926年出生的戴逸、2004年出生的陳依妙,都在家鄉常熟受到特別的禮遇。

在江蘇省常熟市文藝交流中心舉行的2019年“啟•承”元四家故里美術精品展,旨在紀念黃公望誕辰750週年。位居“元四家”之冠的他,筆下的潑墨山水攜帶著故鄉虞山的神韻,呈現出“氣清質實,骨蒼神腴”的藝術風格,業已成為一筆豐厚的文化遺產。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黃公望畫像

距離這裡六七分鐘車程的常熟市圖書館南廣場,10月底舉行了戴逸學術館開館典禮。身為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93歲高齡的戴逸希望建立一個南方清史學術研究基地。家鄉常熟聆聽到了他的心聲。中國藝術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劉夢溪在致辭時說,常熟是一個文化之地。戴逸學術館的落成,使這裡又增添了一個新的文化事件,對今後常熟文化研究的展開、歷史文化的傳播將發揮重要作用。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戴逸學術館開館

戴逸學術館五公里開外的常熟大劇院,是陳依妙剛剛登臺表演二胡曲目《戰馬奔騰》《太極琴俠》的地方。這位15歲的常熟姑娘,出身於民樂世家。她說有一次通過側幕看到爺爺陳耀星和父親陳軍的現場演出,“覺得他們特別酷”,於是也痴迷上了二胡這門樂器,並學有所成,獲得2019年中國器樂電視大賽“職業少年拉絃樂組”第一名。如今在北京生活的她,每當聽見那句響亮的“江南福地,常來常熟”,都心懷親切與歡喜。

750、93、15,普通的三個數字,看似毫無關聯,卻在此時此刻的常熟生髮出奇妙的化學反應,升騰起如流水般綿延不絕的文化之光。


在常熟,文化是有形的,也是無形的;是久遠的歷史迴響,也是當下的才思迸發;是倍加精心呵護的遺產,也是可親近可觸摸的日常。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中明確要求,在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的基礎上,“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著力“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常熟人深知這些重大部署的意義和分量。新時代,常熟將文化傳承這篇大文章寫好寫深入,又立足時代需求,激活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魅力,古樹發新枝,熠熠自生輝,從而讓常熟在文化傳承上彰顯出成熟質地,進而使之成為感知、體悟江南文脈的一個重要支點,甚至是中華文脈留給當代的一個美麗剪影。

“熟貴用心”:守護文脈時有著“茅屋猶存萬卷書”的自信與決絕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常熟有書香。

中國藏書史積澱深厚,如果按照地域劃分,其中必有屬於常熟的一個章節。

常熟理工學院研究館員、藏書文化研究者曹培根的統計顯示,有明一代,常熟的藏書家達到150多人,明清兩代將近300人,而此時全國藏書家總數不過三千。

“盛矣哉!以一邑之收藏,為中原之甲秀。”清代學者葉德輝在《常熟顧氏小石山房佚存書目》序言中發出由衷讚歎。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圖書館

圖書館學家袁同禮擬定的關鍵詞為“雄視”。他在《明代私家藏書概略》中寫道:“萬曆以後私家藏書,當以海虞為最盛。趙琦美之脈望館、錢謙益之絳雲樓,以及毛晉之汲古閣,均以藏書雄視於東南。”這裡的“海虞”,是常熟的舊稱。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汲古閣藏書

家族藏書、父子藏書、兄弟藏書、夫妻藏書、個人藏書……與書有關的故事在常熟這方水土輪番上演,一幕又一幕。

傳說有一類書蟲,喜好在書林中遍尋“神仙”二字。覓得一次,就吃下。連續吃三回,就進階了,化為“脈望”。在明代,常熟人趙琦美對“脈望”二字情有獨鍾,於是把父親趙用賢的藏書樓“松石齋”徑直更名為“脈望館”,以明示自己對書香的青睞與喜愛。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脈望館舊宅

脈望館的藏書價值幾何?

抗戰期間,立志搶救古籍於滔天戰火的鄭振鐸,偶見一部由“清常道人”手抄編定的元明雜劇,頓感意義非凡。幾經波折,軟磨硬泡,最終捧在手心,呈獻國家。此前,傳世的元代雜劇不過百種,而這部《古今雜劇》收錄元明雜劇達242部,近乎一半是湮沒了幾百年的孤本。鄭振鐸不禁歡呼這是“僅次於敦煌石室與西陲的漢簡的出世的”。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紀錄片《書房裡的中國》

“清常道人”恰是趙琦美的自號。

如今,趙琦美父親趙用賢的宅子依然有部分明代遺存。位於常熟城西南趙弄的這座三進的木質建築,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設有簡易的陳列,記述著脈望館的今昔與脈絡。門口柱子左右,懸掛著這麼一副楹聯:“一榻春生琴上月,百花香集案頭書。”窮盡了文人坐擁書城的詩意生活圖景。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趙琦美整理完成的《古今雜劇》

楹聯的題寫者是瞿啟甲,鐵琴銅劍樓的第四代主人。

因為家中藏有一把唐代古琴和一柄青銅劍,瞿氏家族的後人將藏書樓由之前的“恬裕齋”更名為“鐵琴銅劍樓”。這麼一改,“掉書袋”的氣息不見了,卻平添了一股豪氣。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瞿氏家族的確心存豪氣。

他們藏書,不計成本,不惜代價,精神勁頭足,訪書的氣場闊達,正如他們擲地有聲的豪言,“寧舍腴田百十畝,不棄秘笈一兩櫥”。

他們也讀書,以研究者的姿態校對古籍,編訂書目,暢遊書海,讓知識生長,讓歷史開花,讓智慧延續。

他們更護書,太平軍圍剿清軍,進入常熟,挨家挨戶搜捕。面對刀槍叢林,眼看一頁頁承載著歷史氣息和文明氣脈的紙張就要遭遇滅頂之災,文弱書生瞿秉清挺身而出,振臂一呼:“軍中可有讀書人否?”“軍中可有讀書人否?”讓行伍之人親眼見識了文人的剛。

他們還獻書,秉承“藏以致用”的理念,以“學子皆可就讀,無使寒素力薄之士抱向隅之憾”為宗旨,心裡念著的是“書貴流通,能化身千百,得以家弦戶誦,善莫大焉”。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鐵琴銅劍樓,攝於上世紀70年代

在鐵琴銅劍樓,主人的胸膛裡時常響起鏗鏘之聲

新中國成立,瞿氏三兄弟遵照長輩的遺訓,將全部收藏悉數無償捐獻給國家。

鄭振鐸為之震撼,以鴻雁傳書,表達敬意:“鐵琴銅劍樓藏書,保存五世,歷年逾百,實為海內私家藏書中最完整的寶庫。先生們化私為公,將尊藏宋元明刊及抄校本捐獻中央人民政府,受領之餘,感佩莫名。此項愛護文物、信任政府之熱忱,當為世界所共見而共仰。”


涓涓流水,千迴百轉,一路歡歌,終歸大海。

位於常熟古裡鎮的鐵琴銅劍樓,歷經二百餘年的風雨滄桑,依舊巍然獨存。按照現在的眼光看,這裡的地理位置有些偏僻、空間格局顯得狹小、收藏環境過於簡易,卻在斑駁的光影之間定格了一個時代的藏書風雲、一種深厚而高遠的“藏書精神”。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這裡有兩副對子歷來廣受推崇。一是“獨鶴窺朝講,鄰雞聽夜琴”,一是“入我室皆端人正士,升此堂多古畫奇書”。題寫者均為翁同龢。

在清代,常熟人翁同龢是風雲人物。他是政治家,是書法家,也是藏書家。在《虹月歸來圖記》中,翁同龢概述了長輩“好聚書”的情景,“寒夜篝燈火手自粘補,而吾母加線緝治焉”。但是由於時局動盪,朝不保夕,“一再焚佚,今存者不過十二三耳,故龢於今不忍言藏書”。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翁氏祖居“綵衣堂”內的中堂對聯


“不忍言藏書”的翁同龢,還是以藏書的方式續寫著文脈傳承的故事。一度以來,對於翁氏藏書,不少人感慨“今皆無尺牘片紙矣”。然而2000年4月,翁同龢五氏孫翁萬戈和夫人,從海外攜帶翁氏精品藏書善本回國,由上海圖書館整體收藏。這批翁氏藏書,共計80種542冊,其中8種被定為國寶級文物。


坐落在常熟市翁家巷門2號的翁同龢故居,正廳取名綵衣堂。其中堂對聯溫和但有力——“綿世澤莫如為善,振家聲還是讀書”。

讀書這事、藏書這事,在常熟是一場沒有接力棒的接力賽。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以藏書、護書、獻書為己任的瞿啟甲,曾經出任常熟縣立圖書館首任館長。當年他工作的地方,經過改建和修繕,現在是戴逸學術館。戴逸將之命名為“衣山樓”。


常熟人戴逸總結自己的人生足跡,只是說:“我的一生是讀書的一生,筆墨的一生。”

在戴逸學術館開館之際,他將自己收藏的15000多冊圖書捐獻出來,讓常熟的書香更濃郁、更醇厚。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戴逸學術館

“德潤青史”,這是“人民藝術家”王蒙給戴逸的題詞。書畫家侯德昌寫的是“筆底縱橫千篇作,茅屋猶存萬卷書”。


從“寧舍腴田百十畝,不棄秘笈一兩櫥”到“筆底縱橫千篇作,茅屋猶存萬卷書”,由“自述”而“他評”,時間跨度上百年,彰顯出常熟人在文化傳承上的用心、自信與決絕。


時常惦念家鄉發展變遷的戴逸,一度思考著為何改革開放以來,常熟的經濟社會發展進步那麼顯著。最終結論是:“常熟市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得益於它文化積累的深厚、教育的普及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戴逸

常熟的文化積澱,熟透了。

“莫笑耕夫多識字,梁時便有讀書檯。”這是清代常熟詩人孫原湘為家鄉寫下的句子。而現在的常熟圖書館內刊,就叫《讀書檯》,曾經入選2017年度中國圖書館界閱讀推廣類十佳內刊內報。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文”是什麼意思?》《黃公望是否去過武昌和黃州》《尋找燈繩——閱讀蘇童》《伍爾芙的創作主張》……隨手翻讀幾本《讀書檯》,從這些文章篇名就大致見出這本刊物的品位。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讀書檯

常熟剛剛開展的“發現身邊的圖書館”書香尋訪活動,鼓勵市民讀者關注各自身邊的圖書館和圖書流通點,體驗公共圖書異地借還、通借通還的便捷,再隨手拍下精彩瞬間。


位於常熟虞山街道環城東路上的虞閱書房,是一個城市公共閱讀空間,屬於“身邊的圖書館”。有讀者在卡片上留言道:“此時,我坐在小鎮的虞閱書房裡,落地大玻璃外有密佈的樹叢,書房裡一排一排書寂靜地守著,在沙發與沙發之間,流淌著柔和的音樂,誰能不愛這樣的時刻呢?”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虞閱書房

門外,書房的玻璃櫥窗上赫然刻著一行字: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熟能生俏”:專注於“繼舊藝,領新思”,為傳統注入一汪活水

創新不忘傳承,傳承而不守舊。常熟人深諳“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的道理,並努力加以踐行,讓優秀傳統文化俏起來、美下去。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鳳禧文化藝術中心

鳳禧文化藝術中心位於常熟尚湖湖畔,一個古色古香的園林院落。旗袍是這裡的主打產業。小型的旗袍博物館開篇,是一則小詩,其中有這麼幾句,“……度了佳人體/卻也丈史路/閱盡迷醉興衰/了不卻匠藝工心/繼舊藝 領新思/呈卻今朝新國服”。

常熟“花邊”是以西方的蕾絲布藝結合本地雕繡、抽紗等針法發展出的裝飾性手工藝。鳳禧旗袍致力於讓“花邊”有新的氣象。這裡推出一款“喬其書法紋樣旗袍禮服”,面料上佈滿蘇東坡的那首“花褪殘紅青杏小……”,書法飄逸而流暢,文字的順序已經打亂,但漢字的形態、大小、深淺經過精細編排,古典的氣息洋溢開來,傳統紋樣在洋洋灑灑的漢字之間散發出雅緻光澤。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常熟花邊廠的職工在毛主席紀念堂窗簾成品前合影

“筆墨文字本來就很有美感。我們推出這款書法紋樣旗袍,把傳統文化元素穿在身上,深受市場青睞。這正符合我們的理念,‘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的才是時尚的’。”公司總經理李晶峰說。

年輕的陳依妙也始終在捕捉傳統文化的時尚氣息。她在演奏二胡曲目《戰馬奔騰》時,被評價為“拉得英武”。她希望用年輕人的活力,讓二胡奏響屬於時代、屬於年輕人的聲音,讓更多的同齡人更加深入地瞭解二胡、瞭解民樂,“希望可以讓民樂、國樂成為我們這一代的潮流”。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陳依妙

潮流理當有知識的味道。常熟有一家知識餐廳推出答題環節,如成績尚可,就餐有折扣。題面五花八門,包括“以下哪道美食屬於常熟特產”“馬是怎樣睡覺的”“清代從摹習古法掌握繪畫基本知識的教科書是什麼”等。

在這家餐廳,一個“小炒肉套餐飯”,由五花肉、杭椒、東北大米烹製,食材來自各地,於是菜單上配發的是汪曾祺的句子,“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一個“蠔油生菜”,請出的則是杜甫《立春》中的名句,“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坐落在新古裡文化街區的知識餐廳

常熟人似乎對春天懷有濃烈的情感。

2006年,吳歌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就包括常熟白茆山歌。“常熟山上有隻花升籮,三歲小囡也會唱山歌。”這裡的山歌傳唱了幾千年。2017年10月,白茆山歌歌手受邀來到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動聽的歌聲贏得師生的陣陣喝彩。

“白茆山歌是民俗學中最美的代表。研究民俗,就要選白茆山歌這樣最具魅力的鄉野之花作為傳統美研究的對象。”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金永兵說。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白茆山歌藝術節

如何讓傳統的山歌曲調在新時代煥發出新風采?常熟人在摸索。

傳統山歌《隔河楊樹著根青》,曲調冗長悠遠、高亢蒼涼,抒發著內心的悲傷,“叫我唱歌就唱歌,唱歌郎肚裡苦楚多。六月裡太陽似火,背心曬得赤烏焦。”馮雲生、喬新諤、毛玉芬等常熟當代音樂人,綜合運用現代音樂手段,對這首歌進行改編與創排,使之呈現出新面目:“春天太陽暖洋洋,大地滋潤禾苗壯。麥苗青青菜花黃,滿園春色嗨起來。春耕號子應天響,布穀聲聲頭上叫,綠水青山賽天堂,美麗鄉村我家鄉……”

《春天山歌》,是這首歌的新名字。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古琴

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集中而精煉地展現了富春江兩岸典型的地形地貌,靜中有動,野趣盎然。被燒成兩截的這幅畫作,歷經歲月沉浮,一分為二,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和臺北故宮博物院。2011年6月,分離了360年的《剩山圖》和《無用師卷》在臺北故宮博物院首次聚首,號稱“山水合璧”,轟動一時。不過,相聚的時間還是太短暫,引來嘆息聲聲。

常熟素以“紅木之鄉”聞名,蘇式木作成為高雅的象徵。常熟市東方紅木傢俱藝術館館長姚向東突發奇想:為何不將《富春山居圖》以木雕的形式加以還原?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富春山居圖》木雕展出場景

2015年春天,海峽兩岸木雕工藝師聯手,在上等的花梨木上開始勞作。20多名工藝師分別採用透雕、鏤雕、陽雕、陰雕等不同手法,化皴為刻,以刀代筆,刀工緊隨黃公望的筆鋒,將平面的《富春山居圖》轉化成紅木木雕的半立體場景。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海峽兩岸木雕工藝師聯手

紅木木雕版《富春山居圖》憑藉四面平和、優雅沉穆的氣質,在大陸和臺灣展出時廣受關注。“兩岸木雕師共同創作木刻版《富春山居圖》,進一步讓黃公望的經世之作,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引導者。”臺灣三義木雕理事長蔡仁福說。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富春山居圖》木雕局部

如今,黃公望主題兩岸文創設計大賽已經舉辦三屆。觀摩以往的獲獎作品,發現中華傳統文化元素在兩岸青年學子的手下被創造性地激活,現代氣息迎面而來——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黃公望主題兩岸文創設計大賽

●“山•時”時鐘以黃公望《溪山雨意圖》為造型基礎,並借鑑古代日晷的計時特徵,以山中縫隙滲透出的光的變化來表現時間的延續;

●一組名為“山”的調味罐系列,以調味罐架的把手、罐身和浮雕,分別與黃公望淺絳山水的三要素輪廓、皴法、渲染相對應,述說著深邃而悠遠的意境;

●虞山蝶椅是一組具有現代感和實用價值的蝴蝶凳,靈感源於中國傳統傢俱“蝶幾”中的“開與合”概念,並將常熟虞山的自然形態融入椅子的線條走勢之中……

“熟在養人”:竭力讓“君子學道則愛人”的理念成為風氣

虞山東嶺有言子墓,周邊草木蔥翠,乾隆題寫的“道啟東南”石坊自有威嚴。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言子巷

常熟人言偃,字子游,是孔門七十二賢弟子中唯一的南方弟子,在《論語》中時常露面。孔子曾說:“吾門有偃,吾道其南。”而言偃也被譽為“南方夫子”。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言子祠

“言子不僅深得孔子真傳,精於禮樂,更將之付諸現實,是孔子對民眾‘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為政思想的積極實踐者。”蘇州大學社會學院教授王衛平說。


《史記》中記載:“子游既已受業,為武城宰。孔子過,聞絃歌之聲,孔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曰:‘昔者偃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孔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言子宰治武城時,注重禮樂教化,以致民風大變,境內多聞絃歌之聲,百姓安居樂業。孔子見而樂之,調侃說“割雞焉用牛刀”。而言子的回答則完全遵循了孔子的教誨,讓孔子肅然起敬。

9月28日,言子舊宅經過修復正式對外開放,成為展示言子思想底蘊、精神風采、儒學文化的重要場所。常熟在保護言子思想的物理空間,也在拓寬言子思想的精神空間。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言子故居

出生於常熟市支塘鎮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青蓮,是一位無機化學家。他生前命筆寫下文字,回憶童年經歷。在家鄉讀小學時,校長是位秀才,因為“廉明謙和”,為學生所崇敬。而學校的環境清靜、優美,“運動場的一邊種有四棵整齊挺拔的梧桐樹,象徵著為人也要那樣正直高潔”。


可以說,母校校長的為人風範和家鄉四棵梧桐樹的身姿,參與了張青蓮的人生成長和思想成型。


戴逸也銘記著年少時恩師的教誨。在戴逸學術館,陳列著他2010年1月10日為老師楊毅庵撰寫的墓碑碑文:“……煦煦師長,育吾諸生。盡瘁庠序,黃卷青燈。講經論史,賦詩作文。桃李芳菲,負笈求問。循循善誘,永憶師恩。”

在學生的眼裡,幼時的一位好老師猶如一棵大樹。當他們成長成熟,就自覺地扛起屬於自己的責任。
9月20日,“脊樑——龐薰琹的藝術強國之路”展覽在常熟美術館開幕。虞山腳下出生的龐薰琹,從東方走向西方,又從西方回到東方,藝術之路實現“為藝術而藝術”向“為人民而藝術”的轉變。

“美術也須從象牙之塔中走出來,走上十字街頭。……搞繪畫只顧到表現個性,沒有什麼意思;做一個藝術家是應該有個性,但是表現個性不是目的,不是為了表現個性而表現個性。”在龐薰琹看來,表現個性之外,還有更為根本的存在。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常熟美術館

家鄉正給他辦的盛大展覽,有一部分內容是他到貴州八十多個苗族、布依族村寨進行實地調查的成果。在他的畫筆下,這些民族地區的風情、習俗和少數同胞的神采,都顯得樸實而親切。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清明》封面設計 龐薰琹 作於1946年

他說,在描畫民族服飾時,自己儘量保留它們的本來面目,即便這樣給了自己不少的束縛,有時不免失去畫面的活潑,但依然不可妄為,“研究少數民族的民族藝術傳統,必須採取嚴肅的態度,不是用那種獵奇的眼光。……少數民族都比較單純,善良,內心是美的,我們應該看到這種內在的美”。

常熟人就善於發掘和呈現一種“內在的美”。

4月27日,常熟多個部門聯手,為散文詩歌集《寒窗孤夢》舉行首發式。這本新著的作者高淳,出生於1984年,自小患有先天性肌弛症,行動受到嚴重阻礙。但他用唯一能動的右手食指控制鼠標,進行文學創作,字數已經超過340萬字。

《人民文學》雜誌編輯、文學博士劉汀點評道,《寒窗孤夢》從最真切的生命體驗出發,寫出了作家對生活、苦難和愛的獨特感知,樸素而深情,誠實而動人,是在孤獨中開出的文學之花。

“好書就像一顆顆閃耀在黑暗中的明星,它們能給失望的人們帶去點點亮光,讓美好的希望撒遍江河大地。提倡全民閱讀,就是為了讓人人心中留有思想的火種,存在美好的希望。”高淳說。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南城初雪

畫家姚新峰也致力於尋覓江河大地“內在的美”。他的“河口系列”,從自己熟悉的生活場景入手,帶著感情去表現“吾土吾民”。他生活的常熟市海虞鎮,曾經有不少漁村。他經常跟漁民打成一片,感受他們的日常點滴。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姚新峰

在漁民那裡,姚新峰從陌生人變為“姚老師”,繼而又成為“老姚”。有時他們拎出幾條魚讓老姚帶回家。不抽菸的老姚就把平時喝喜酒的煙留下,找個空當遞給剛剛把漁船靠岸的小王、老張。


姚新峰時不時把自己的畫給漁民兄弟看看。他們都樂了:畫的不就是眼前的這個景嗎?就這麼一個景,畫到畫上怎麼那麼好看!再好好看看這個景,還別說,的確挺好看!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雙魚》 姚新峰 作

令姚新峰感到欣慰的是,他通過自己的作品,完成了一次“美育”的過程。

“姚新峰把養育他的故鄉當成藝術創作的根源,他用心觀察,透過那些日常生活瑣事,挖掘、發現人間的美好,讓觀賞者產生思想和情感共鳴並獲得審美享受。”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左莊偉說。

位於常熟昆承湖西路的中國常熟世界聯合學院,鼓勵來自全球上百個國家的學生養成用心觀察的習慣。他們都要參加“知行”項目,通過課外活動在實踐中構建對自我和世界的認知,培養服務精神和成長心態。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中國常熟世界聯合學院

2018年9月,虞山書院在這裡揭牌,始建於元代的“文學書院”再度重生。書院設立設計創新中心和中國項目中心。後者旨在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撒向全校師生的心田。

書院面積總計3800平方米,為典型的江南水鄉民居建築,粉牆黛瓦,兼具庭院、水榭、亭臺等蘇式園林傳統建築元素。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人在這裡探究未來的秘密和人生的哲理。恰如2018屆學生聶蘊哲所說,學校的氛圍讓他“在百邦一家的文化衝擊與心中流淌的中華血脈之間找尋自我”。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虞山書院-望虞橋(王頤攝)

舉頭望,聶蘊哲學弟學妹們身處的所在,要麼是聽風亭、觀瀾亭,要麼是瑞蓮堂、問津堂、智賢廳。

“學術正人心自淑,教化行風俗斯美。”這是學道堂門口以篆書寫就的楹聯,可視為常熟在文化傳承上的一個總括、一個昭示。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贊常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