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尾聲,狂潮過去,不良資產將走向哪裡

2019年已接近尾段,經歷了前幾年的“火爆”,不良資產市場迴歸理性似乎成為了大家的共識。

不過,狂潮過後,“冷靜”後的市場走勢又將如何?

不良資產供給端持續增長

1、預計商業銀行不良資產供給將持續增加

  對於今後銀行業不良資產的供給情況,業內普遍認為,我國銀行業隱性不良貸款風險仍需要高度關注,潛在信用風險尚未完全出清,受經濟結構調整、金融去槓桿、監管要求促使金融機構資產回表等多重因素影響,預計商業銀行不良資產供給將持續增加。

2、供給慣性增長

  《2019中國金融不良資產市場調查報告》,隨著貸款總量持續增長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金融嚴監管下,銀行不良資產剝離和表外資產回表壓力大,同時考慮到城商行和農商行的改制重組,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仍將保持慣性增長態勢,從而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提供充足的不良資產供給。

3、未來3至5年銀行業不良資產或緩升

  《2019中國金融不良資產市場調查報告》指出,2019年,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不良貸款率將出現“雙升”態勢,未來3至5年銀行業不良資產的緩慢上升將是一個大概率事件;銀行業新增不良資產最顯著的行業或將集中在建築和房地產業。

2019尾聲,狂潮過去,不良資產將走向哪裡

一級市場加快處置不良資產

1、今年處置不良資產力度可能還要加大

  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3月11日在全國政協經濟界別小組討論發言時表示,2017年和2018年兩年處置3.48萬億不良資產,今年的力度可能還要更大一點。處置不良是為了讓金融更健康發展打下基礎。

2、銀行業多管齊下加碼處置不良資產

  據銀保監會初步統計,2018年商業銀行累計核銷不良貸款9880億元,較上年多核銷2590億元。多位AMC及銀行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2019年這一趨勢將持續。值得注意的是,除傳統核銷方式外,銀行也在嘗試通過“甩賣”債權包、試水證券化等新型方式來化解資產質量壓力。

不良資產價格回落或是趨勢

1、資產包價格可能回落10%左右

  資產管理公司受訪者認為,不良資產市場逐漸迴歸理性,資產包價格將回落,預計資產包價格可能回落10%左右。資產管理公司在2018年收購不良資產態度積極,收購過程中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是風險控制,對市場佔有率的考慮大幅下降。

2、今年不良資產包價格或將仍處於下降區間

  有業內人士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四大AMC去年第三季度收購的不良資產包平均價格相比上半年就有接近10%的降幅。今年不良資產包的價格或將仍會處於下降的區間。

3、預期2019年不良貸款價格穩中有降

  受訪者認為,2019年金融不良資產成交價格相對賬面價格折扣的下行趨勢將得以延續。商業銀行受訪者認為,最有可能出現風險的金融機構或平臺是小額貸款公司,商業銀行處置不良貸款的緊迫性更強,推出不良資產包更加多樣化,不良貸款價格與上年相比將穩中有降。

2019尾聲,狂潮過去,不良資產將走向哪裡

不良資產從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

1、買方對不良資產收購回歸理性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市場已經從賣方市場逐步轉變為買方市場。商業銀行對市場價格預期較高,不良資產轉讓定價較高,買方對不良資產收購回歸理性。

2、不良資產市場趨勢逆轉重回買方市場

  中國不良資產市場去年受困於流動性壓力快速降溫的趨勢料在2019年得以延續。基於對2019年不良資產供應端將持續放量和資產包價格繼續下行的共識,業內判斷不良資產交易明年將重回買方市場,同時因處置難度加大參與機構也將更加專業化。

不良資產處置難度加大

1、不良資產處置面臨新的挑戰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司法程序的進一步規範,客觀上會帶來不良資產處置難度的上升。

  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存在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多,也給不良資產處置帶來新的壓力。理論上來講,不良資產的運營與處置是一個逆週期行為,經濟下行週期收購、持有,上行週期處置。當前可以說是資產收購和持有的良好時機,對於資產處置來講,則面臨挑戰。

  有業內人士表示,今年的經濟形勢以及AMC面臨的資金壓力,都對不良資產處置帶來新的挑戰。

2、處置難度增加

  《2019中國金融不良資產市場調查報告》認為,目前是不良資產收持的良好時期,對於處置來講,則面臨更大的壓力。市場的激烈競爭也提升了不良資產處置難度。

2019尾聲,狂潮過去,不良資產將走向哪裡

處置模式更加多樣化

1、處置模式從“三打” 轉為“三重”

  中國東方副總裁陳建雄表示,“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的不良資產市場需求,我們將傳統的‘三打’處置模式升級為‘三重’模式,也就增強投行化的運作能力。”,所謂“三打”,是指打折、打包、打官司,“三重”則是指“重組、重整、重構”。

  他介紹,“重組”的目的是以債務重組優化企業財務結構,以資產重組優化企業資產結構,進而幫助企業修復資產負債表;“重整”的目的是以法定重整程序幫助債權債務關係複雜的企業或機構解脫困境,實現債務出清,或良性退出,或輕裝上陣,四大AMC歷史上對風險金融機構的託管、清理或重組也屬於這個範疇;“重構”的目的則是以“股+債+併購重組+投行服務+諮詢顧問”等多種方式,幫助企業重新構建人才、技術、管理或盈利方式,實現轉型發展,提高發展質效。

2、多元化、多渠道處置是不良資產處置趨勢

  有業內人士表示,AMC已經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多渠道的處置模式。比如,引入投行思維,充分運用債務重組、資產重組、重組上市等多種手段,最大程度挖掘資產價值。再比如,充分藉助科技的發展,運用互聯網平臺,兜售不良資產包,通過信息的透明和對稱,提升不良資產處置的效率。

  多元化、多渠道處置已經是今後不良資產處置的發展趨勢。

2019尾聲,狂潮過去,不良資產將走向哪裡

3、業內人士稱結構化交易或成新趨勢

  對於未來發展趨勢,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副總裁分析,不良資產處置方式正日益多樣化和多渠道化。未來,不良資產將呈現出“供給足、處置難、收益率收窄”的發展趨勢,債轉股、不良資產結構化交易等都逐漸成為新趨勢。

不良資產市場化格局形成

  經調查,商業銀行認為2019年降低不良貸款率的最有效途徑仍是不良資產轉讓。作為受讓方,其參與主體已逐漸多元,包括四大資產管理公司(AMC)、地方AMC、銀行系債轉股專營機構、民營非持牌AMC等,市場化處置格局已形成,競爭更加有序。

不良資產處置將走向更加專業的方向

  民營資產管理公司總裁王海寶表示,作為不良資產投資人,防範金融風險、盤活困境資產是行業從業者的初衷。他認為,“有些資產其實自身並非不良,可能是運營不好導致的不良,資產管理公司義務就是把這些資產的價值提升出來,把運營低效的一些資產,讓其高效運轉起來。”未來不良資產的處置將向更專業化方向發展。

外資參與中國市場熱度不減

1、橡樹資本:未來三至五年,中國不良資產投資是為整體降級降槓桿的好機會

  橡樹資本亞太區業務發展聯席主管巢瀚婷表示,在進行產業轉型、經濟轉型的大環境下,不良資產的增加,包括一些非常優秀的民營企業出現流動性困境,是不可避免的過程。在未來三至五年,中國不良資產投資是為整體降級降槓桿的好機會。

2、艾威資本:民企跨境債務處置是接下來中國不良資產投資的切入點

  2月22日,艾威資本集團中國區主管王毅鋒在“房地產業特殊資產投資與重整論壇”上說:“中國民營企業的跨境債務危機,可能會給我們這樣的美元基金帶來更多的一些機遇,這是我們接下來更多地介入中國不良資產投資或者說是重組交易的一個切入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