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吉喆:中國二三產業產值佔GDP比重已超九成

寧吉喆:中國二三產業產值佔GDP比重已超九成

11月21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北京表示,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中國第二和第三產業產值已超過GDP的90%。 侯宇 攝

中新網北京11月21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21日在北京出席2019年“創新經濟論壇”時透露,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中國第二和第三產業產值已超過GDP的90%,約為93%。

寧吉喆表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經濟發生巨大變化,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轉變為新興工業國,從傳統的計劃經濟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一個極低收入的國家轉變為一個上中等收入國家。

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寧吉喆說,中國經濟發展是市場取向、政府調節的,中國市場的首要特點是以企業為主體。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數字,中國市場主體總量已超過1億戶。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亦顯示,2018年末,中國共有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活動的法人單位2178.9萬個,產業活動單位2455.0萬個,個體經營戶6295.9萬個。“所以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市場,擁有巨大市場基礎。”

中國市場的另一特點在於競爭。“中國國內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寧吉喆說,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都在此競爭。其中,民營企業數量最多,靈活性強,競爭性強;外商投資企業越來越多參與中國市場;國有企業亦在競爭中成長,且經過多年改革後絕大多數基本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

寧吉喆進一步指出,開放和消費亦是中國市場的突出特點。尤其隨著中國居民收入提高、消費水平上升、消費結構改變,必然帶動中國市場上企業的產品結構、投資結構和整個產業結構變化,這是今後中國轉型升級發展的關鍵。(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