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打造首個“天基物聯網”系統,萬億級規模新產業出爐

從近日召開的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了解到,我國將打造首個“天基物聯網”系統,兩顆試驗驗證星將於今年年底發射。

我國首個“天基物聯網”被命名為“行雲工程”,將通過構建由80顆低軌通信小衛星的星座系統,發揮通信衛星“全球覆蓋、通信距離遠、通信容量大、成本低”等優勢,將全球範圍內各種信息節點和傳感器等智能終端進行有效連接,形成覆蓋全球的物聯網信息系統。

我國將打造首個“天基物聯網”系統,萬億級規模新產業出爐

不同於基於地基來發送傳輸信號的物聯網,天基物聯網更多的是在空間上的傳輸,主要是通過衛星的信號傳輸,在時間、空間、地理位置上天基物聯網更佔優勢。

天基物聯網在地面信號無法覆蓋的地區,對地面物聯網進行有力補充,除了集裝箱遠洋運輸之外,還能應用於海洋島嶼通信、石油電力監管、農機數據採集與運輸、工程機械信息傳輸等眾多行業領域。

天基物聯網工程2018年正式啟動,具有可在廣闊的海上、空中、跨境或偏遠地區工作的特點,它是由衛星星座替代地面通信基站,實現全球範圍內全天候萬物互聯。業內認為,建立新一代天基物聯網系統是適應“互聯網+”時代萬物互聯的需求,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需要,是萬億元規模的新產業。

我國將打造首個“天基物聯網”系統,萬億級規模新產業出爐

根據麥肯錫預測,預計2025年前,天基物聯網產值可達5600億美元至8500億美元。

隨著通信技術的快速迭代發展,特別是5G建設的開啟以及包括LoRa、NB-IoT等物聯網通信標準的推出,萬物互聯早已具備產業技術基礎。

另外,隨著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邊緣計算等技術的同步推進,物聯網作為數據的收集、環境的感知以及控制的執行端,其應用場景持續拓寬。

根據GSMA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共同預測,中國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M2M市場,2020年中國蜂窩連接數有望達到3.36億,年複合增長率約29%,LPWA技術將提供另外7.3億鏈接,使得全市場連接總數達到10億。

我國將打造首個“天基物聯網”系統,萬億級規模新產業出爐

作為萬物互聯版圖的有力補充,不受地理環境、氣候環境影響並具備全天候服務能力的衛星通信開始重新獲得產業的青睞。另外,隨著火箭發射成本的下降、衛星製造能力的提升等技術發展,高頻低軌道衛星星座的建設具備條件,從而帶來了高帶寬、低延時的衛星網絡鏈接,使得更多樣更高價值的衛星應用具備相應條件。

樂晴智庫,深度行業研究!

微信公眾號:樂晴智庫精選(ID:lqzk767)

網站:www.767stock.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