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女排運動員的基礎工資在3000元左右,為什麼會這麼不公平?

大部分女排運動員的基礎工資在3000元左右,為什麼會這麼不公平?

排球運動員“工資低”大家有目共睹。

一般情況下,排球運動員的收入主要由基礎工資、地方補助、國家津貼、獎金、贊助商獎金這五個部分組成。

正常來說,一名運動員還在試用期時,是沒有工資的,不過有一些隊伍會根據自身的收支情況發放一定數額的訓練補助,如果是“窮隊”,這部分費用也沒有。

通過試用期成為一名正式隊員後,在如今的國內隊伍中,會拿到1500—6000元不等的工資,這個數額需要根據個人的實力和運動員所處地區的不同所決定的。

目前來看,大部分女排運動員的基礎工資在3000元左右。

這裡面也有特例,比如大家熟知的朱婷。

有媒體報道,在2016年裡約奧運會結束之後,土耳其瓦基弗銀行給朱婷開出135萬歐元的年薪,再加上朱婷一年參加各種商業活動所帶來的收入,朱婷的年收入大約可在2000萬元左右。

大部分女排運動員的基礎工資在3000元左右,為什麼會這麼不公平?

當然,朱婷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案例,大部分球員都只能拿到數千元的工資。

在本賽季的14支女排隊伍中,天津隊的待遇應該是比較好的。

據天津媒體透露,今年聯賽,每個人的月收入大概都會在一萬元以上,在當下的中國排球界,這個價碼已經算是豪華了。

一些資金狀況欠佳的球隊隊員每個月的薪水約在四五千元,如果沒有贊助商,會更低,月入2000元左右都屬正常。

頭頂著光環的女排尚且如此,男排運動員的日子更加清苦。

大部分女排運動員的基礎工資在3000元左右,為什麼會這麼不公平?

以河南男排為例,這支曾經是聯賽亞軍的球隊已連續數年都沒有找到贊助,隊伍的訓練費遲遲不發,隊員和教練只能靠著微薄的工資過日子。

探因:市場不活躍,找贊助非常難

今年年初的時候,足球運動員武磊為了技術上的升級,將薪水降了一半,也就是百萬歐元,去了西班牙,當時就有不少網友感嘆“武磊真不容易,拿那麼少的薪水”。

其實,體育迷都知道,足球運動員的薪水是很高的,兩年前,國內運動員收入排行前15位的都已在千萬以上。

包括籃球,大家都熟知的易建聯,他的薪水也是目前現役籃球員中最高的,1500萬。

大部分女排運動員的基礎工資在3000元左右,為什麼會這麼不公平?

早在2017年的時候,足球運動員鄭智的年薪就達到了將近兩千萬,但依然排在三千萬的林丹和2200萬的孫楊之後。

和他們一比,排球運動員就是典型的小巫見大巫了。

為什麼如此不公平?

運動員的收入到底都是由什麼決定的呢?

記者從調查中瞭解到,運動員的基本工資按照國家幹部標準,其他的要參照運動員等級、比賽成績、以及運動年限來定。

但對於足球、籃球這樣的熱門運動及孫楊、林丹、朱婷等一些國際知名巨星來說,他們身後都有實力強大的俱樂部來支撐。

所以,運動員天差地別的收入,很正常。

“總結起來就是一個詞,市場規律,誰也沒辦法。”在接受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採訪時,排球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資深人士感嘆道。

本賽季的聯賽,有朱婷的場次爆滿,沒朱婷的場次寂寥,甚至一些“籍籍無名”的球隊連贊助都找不來。

大部分女排運動員的基礎工資在3000元左右,為什麼會這麼不公平?

“我們跑了大概有十幾家客戶,酒企、地產企業、製造業、食品企業、製藥企業等等,跑了一大圈,幾乎沒人願意贊助,大家一聽是排球,都很委婉的拒絕了......”

聯賽開賽前,記者和中西部某省的排球隊工作人員聊起來,對方深感無奈。

即使是有贊助的球隊,也未必就能拿到真金白銀,拖欠訓練費、甚至乾脆就不給,在國內的排球隊伍裡也已司空見慣。

“我們每次開會都問隊員要成績,可是贏了球我們能給隊員什麼呢?一個月2000多塊錢的工資,一身傷病,未來的保障也沒有定數,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可不是喊喊口號就可以的。”國內某支球隊的教練員告訴記者。

如果僅靠那點微薄的工資,努力付出和回報長期不對等,在一定程度上必定會打擊運動員的積極性。

大部分女排運動員的基礎工資在3000元左右,為什麼會這麼不公平?

如今,中國的女排在高速發展,實力在世界領域中也是當之無愧的高手,在未來,希望這種現象能有所改變,運動員們能夠取得更多的物質獎勵,從而激發源源不斷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