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外校校長程業超:教養就在生活與學習中

一寄語一教育,一寄語一啟迪。校長寄語總是學生和家長關注的焦點。

校長是一所學校的靈魂,學校是校長精神的折射。一個校長眼界有多寬,辦學境界就有多高;一個校長辦學境界有多高,學校就能走多遠。

去年,黃岡外校校長程業超的寄語主題都是圍繞“教養”一詞展開的。今年,程校長依然談“教養“,這裡不是老生常談,而是校長語重心長的警醒之言,值得細細品味。

程校長寄語同學們:從每天、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一個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同學們,你今天做到了嗎?

【校長寄語】

教養是什麼?教養不是你讀了多少書,你的考試成績多好、分數多高,教養更不是你將來的社會地位有多高、財富有多少。

教養是植根一個人內心的素質,是融入一個人靈魂的修養。有教養的人舉手投足間彰顯著高雅、大氣,沒教養的人一舉一動散發著粗俗、猥瑣。有教養的人讓人如沐春風,沒教養的人讓人如鯁在喉。

教養是從小養成的,就在你的生活和學習中,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都在體現一個人的教養。

教養首先是一種待人接物的態度

春秋時期,子禽問子貢:為什麼孔子每到一個國家都能聽到該國的政事,子貢回答:他老人家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他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別人,別人自然會把政事告訴他。

“溫良恭儉讓”是中國人幾千年來做人的基本要求。真正的教養是有寬容他人的涵養,有感同身受的慈悲,有平等相待的尊重。有教養的人,在家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在校尊敬老師、團結同學;在外尊重他人、關愛弱者。同學們,讓我們從小學會尊重他人、關愛他人、善待他人,這是做人的基本教養。

教養從根本上是一種自我約束

儒家的一個重要概念:“慎獨”——“君子必慎其獨”。慎獨是指一個人在獨自活動時,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憑著高度自覺,按照道德規範去做事,沒有任何有違法律或有悖道德的行為。簡單的說就是要有自律,這是真正教養的重要標誌。深到骨子裡的教養,是一種以約束自己為前提的高貴,一個人對自己的要求程度,顯示了他的教養程度。嚴格要求自己,無論是否有人監督,都能遵章守紀;無論是否有人在場,都能維護社會公德;無論是否有人提醒,都能認真刻苦……同學們,學會“慎獨”,學會自律,這是一個人成熟和負責的表現,這是教養的根本所在。

最後,我們來重溫梁曉聲四句名言:“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