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的殘酷,人性的真實,未必都是不堪

最近看了國產高口碑劇《我不是藥神》,看完了,眼淚還止不住,沉浸在悲傷的情緒裡半天拔不出來了。這世上有能力的人很多,有善心的人也不少,但是有能力又有善心的人,卻是難得的。一群在社會底層掙扎的不入流的小人物,從他們身上愣是煥發出人性的光輝,也許從中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得到療愈。

《我不是藥神》|現實的殘酷,人性的真實,未必都是不堪


01.接受人性是多面的,有好有壞有搖擺

徐崢扮演的程勇,一個不入流的商人,走私神油、入不敷出、邋里邋遢。這樣一個在底層掙扎的小人物,有不堪,也有自己的原則。

對妻子,他很渣,家暴妻子;對父親,他努力孝順,為了給病重的父親籌手術費,走私藥品;對兒子,他力爭做個好父親,自己日子過不下去也樂意給兒子買喜歡的球鞋。這樣的一個人為了自己的家人,最開始把賺錢放第一位,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我不是藥神》|現實的殘酷,人性的真實,未必都是不堪

他是有能力的,賣藥五人組在他的經營下很成功;他又是現實庸俗的,成功後的他有些膨脹,替思慧打抱不平,卻對思慧動了歪心;他也是有底線的,看到思慧年幼生病的女兒,他又懸崖勒馬了。

他有著普通人的七情六慾,只想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威脅來臨,害怕被抓,不願意再顧一起並肩作戰過的隊友。自保是人的本能,他也算不上有錯,只是昔日隊友的死,讓他良心發現,開始贖罪式的重新賣藥。知道早晚會被抓,放下偏見,忍痛將兒子送還給前妻。

《我不是藥神》|現實的殘酷,人性的真實,未必都是不堪

整個經歷的過程,一直在現實和道義之間糾結、徘徊、反轉,很真實的感受,我們不得不承認人性其實是這樣的。把善和惡揉和在一起,彼此糾纏,程勇算不上惡,認真說了是自保,他其實是在自保和救贖之間徘徊。

程勇最大的優點,就是能直面自己內心的需求,敢做決定,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是他真實的想法,這是一個能對自己負責的人。

《我不是藥神》|現實的殘酷,人性的真實,未必都是不堪

就這一點,現實中多少人做不到。明明不願意,卻不敢表達出來;明明不開心,卻要強裝沒事;明明想幫忙,卻不好意思出頭,這也和每個人從小到大的教育有關。

《奇葩說》選手黃執中說,他從小接受的教育,讓他即使在辯論賽贏了的時候,也不會有任何表情,連眉毛都不會動一下,不敢喜形於色,看到其他隊贏了比賽,歡呼雀躍,他都認為他們好丟臉。內心的歡喜都被教育的不敢正常表達,更何況內心真實的想法,那就更不可能顯露了,於是溝通障礙就出現了。

現實中很多這樣的人,經常會因為一點點事,擔心別人認為自己自私,人前儘量和諧微笑謙讓,覺得自己要有禮,總是習慣隱忍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和需求,忍久了會突然有一次爆發,或者走極端斷絕來往。其實真該學學程勇,接受人性的真實,直面自己的內心,顯露出自己的私慾和原則,不丟人,那也是自我救贖。

《我不是藥神》|現實的殘酷,人性的真實,未必都是不堪

2.和生命相比,生活中的其他煩惱其實都一文不值

徐崢為什麼開始因為擔心被抓,不顧隊友的死活,非要轉讓售藥權,可是隊友死後,他卻完全不怕被抓,甚至貼錢只想救更多人。轉變原因很簡單,因為他親眼見識到了隊友的痛苦和死亡,才真正體會到他們的絕望和無助,良知和愧疚讓他改變。

《我不是藥神》|現實的殘酷,人性的真實,未必都是不堪

蔡康永曾講過這麼一件事情,他有一個朋友覺得自己的生活總是不順,日子過的艱辛,和他傾訴自己壓力太大快過不下去了,他說了一句話:你想想那些生病治不了,只能等死的人,想想他們,你有沒有覺得好點。

是啊,還有什麼能比等死更可怕,認真想想,其實生活中的很多壓力和煩惱都是自己給自己的,或因為執著,或因為賭氣,或因為過不了心裡那道坎,或因為別人的眼光,身在其中總覺得難以忍受,無法自拔,似乎明天世界末日就要到來了,但睡一覺醒來,你會發現,地球依然轉動,太陽照樣升起,生活依舊繼續,每個人仍然安然過著各自的日子。你的煩惱不會影響什麼,除了你自己。

《我不是藥神》|現實的殘酷,人性的真實,未必都是不堪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得抑鬱症,有些人甚至因為別人一句話,就跳樓自殺。

前段時間有個新聞,一個高三的男孩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回家路上,媽媽得知後,批評了他幾句,結果男孩趁堵車空隙,突然下車跑到天橋邊,毫不猶豫的跳下去了,整個過程不到兩分鐘,沒有一絲猶豫。

這是個悲劇,孰是孰非在當時引發熱議,我只是覺得這個時代的人缺乏一些對生命的敬畏感。生命是寶貴的,長期優越舒適的生活讓人覺得它離自己很遠,甚至遠沒有自己的“尊嚴”重要。只有真正意識到它的珍貴時,就會發現其他的煩惱一文不值。

《我不是藥神》|現實的殘酷,人性的真實,未必都是不堪

3.電影改了主人公原型的身份和結局,意義更美好

電影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主人公的原型叫陸勇,是個富二代,也是個病人,吃了幾年的高價藥家都快吃空了,連他這樣的人都承受不住,更別說那些本來家境就不富裕的人。他無意間發現了印度的低價仿製藥,效果差不多,價格少很多,於是他開始為病友們籌購這種藥,沒想到卻因此以走私假藥罪被抓,後來千名病友聯名上信,最後無罪釋放。

真實的故事本身也很感人,為什麼要改成現在這樣?

《我不是藥神》|現實的殘酷,人性的真實,未必都是不堪

首先,富二代的身份有距離感,一個走私神油的不入流的“渣男”,這個身份與富二代和病人相比,沒有疏離感,低微的身份引發的反差大,前期的喜劇效果有多好,後期的感動就有多深。

其次,無罪釋放的結局是個特例,人們會敬佩,會感動,但會有距離,覺得離自己很遠,甚至說不好還會有人有心模仿。而電影的結局,程勇雖然減刑但還是被關了三年,當然他的經歷有所不同,因為他確實曾為了賺錢去走私,這是對現實最好的說明,即使曾經有缺陷、不完美,也可以是真善美。

《我不是藥神》|現實的殘酷,人性的真實,未必都是不堪


人性的善惡可以在一念之間,也可以在生死之間,善會讓人喜歡、感動,惡會讓人憎惡、絕望,但在善與惡之間的,才是大多數,是真實的自我,也是真善美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