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為了提高成績“殺雞取卵”,提高孩子學習積極性,比考第一重要

別為了提高成績“殺雞取卵”,提高孩子學習積極性,比考第一重要

一年前,小浩是個讓父母驕傲,讓他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每次考試都是班上的前幾名,不僅學習成績好,還參加了很多興趣班。去年暑假的時候,我知道的就有七八種之多,比如播音主持、吉他、籃球、足球、英語、街舞、圍棋等,多到他媽媽需要做一個詳細的課程表,放到手機裡,時不時地用來查看,才能避免不落下某堂課。

有一次,碰到小浩的爺爺,提及孫子,老人特別生氣,他覺得兒媳婦把孫子累壞了,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放暑假了,別人家的孩子都快樂地過暑假,而孫子卻比平時上學還忙,所以,老人感到憤憤不平。

小浩的媽媽知道老人心疼孩子,為了不讓老人干涉自己的教育,從爺爺奶奶家搬了出來,重新買了一套樓房,小浩的媽媽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教育兒子身上,孩子也很爭氣,不僅學習成績好,校內校外的很多活動中都能看到小浩的身影。

可前兩天,遇見小浩的媽媽時,她卻愁眉苦臉地說她兒子什麼興趣班都不想上了,連上學都不願意去,學習成績也大不如從前了,小浩變得十分叛逆,她不知道如何是好。

別為了提高成績“殺雞取卵”,提高孩子學習積極性,比考第一重要

讓孩子失去生活的興趣,就是在斷送他的學業

僅僅一年的時間,為何一個上進好學的孩子就變成了這個樣子呢?孩子的種種表現都是厭學的特徵,而這與小浩媽媽不正確的教育方式是分不開的。

我們常說父母愛孩子是一種本能,但真正學會愛孩子,不能靠本能,而是正確的教育。我們都希望孩子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中國的父母大都是二元論者,對孩子的評價只有成龍成鳳,學習成績好與成績壞之分,考試只有考100分,才是真的學習好,考了99分,原本已經很好了,可我們卻對孩子說:“哎呀,你怎麼丟了一分啊!”我們看不到得到的99分,而只對丟掉的1分耿耿於懷。

這種非好即壞的錯誤思想,使得我們非常焦慮,而這種焦慮就會轉化成對孩子的高期望值,就像小浩的媽媽,她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培養孩子身上,每天都奔波在送孩子上各種輔導班的路上,就是希望孩子能夠成為“全才”,樣樣精通,所以她需要採取高壓、高控的措施,來規劃孩子的生活與學習。

孩子年齡小,不敢反抗或者無力反抗時,只能乖乖地任由父母擺佈,而這便是孩子產生厭學的開始,因為他對自己的生活失去了掌控,讓他感受不到生活的樂趣,自然也就不愛學習了,一個人連生活都感到無趣,學習又有什麼意思呢?

別為了提高成績“殺雞取卵”,提高孩子學習積極性,比考第一重要

就像我們成年人,如果每天都在老闆的監控下工作,我們是不是也會感到不自在呢?大多數老闆只會給下屬佈置工作任務,交代一下工作任務完成的時間即可。不會規定什麼時間做什麼,該怎麼做。把員工控制地死死的,員工就失去了成就感,每個人都需要成就感,而成就感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而獲得的,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感到幸福與快樂,而不是像木偶一樣被操縱地完成一件事,不然即便事情做成功了,似乎這也與自己沒有關係,因為自己的才能沒有得到展示。

厭學比學習成績差更可怕

厭學與學習成績差在大多數情況都是劃等號的,因為厭學,拿起課本就頭疼,提不起興趣,打哈欠流眼淚犯困,所以學不進去,因為學不進去,成就自然就很差。

但兩者又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厭學並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厭學是導致孩子成績變差的催化劑,如果孩子只是接受能力差,但一直在學習,在努力,那麼,孩子的成績會一點點提高,而厭學則會摧毀孩子學習的內部動機,一旦孩子學習的內部動機被摧毀,父母無論如何批評、督促孩子,花大價錢給孩子請老師輔導,都會進一步加速孩子的厭學情緒,越發討厭學習。

有的孩子從來不寫作業,不管是需要在學校完成的作業,還是家庭作業,孩子都不寫,就坐在座位上發呆,或者望著窗外異想天開,即便他的父母坐在他身邊,他都不願意動筆,恨不得需要拿著荊條抽他的後背,他才肯動一下,寫上兩筆,這樣的孩子能把父母氣哭,他都能無動於衷。

別為了提高成績“殺雞取卵”,提高孩子學習積極性,比考第一重要

孩子厭學到了這種地步,家長是非常痛苦的,孩子更痛苦,小小的年齡不上學不行,上學比上刑還難受,還要每天起早貪黑,忍受著嚴寒酷暑,以及老師與父母的批評。所以說,厭學比學習成績差更可怕。

要想讓孩子學習成績好,保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習充滿興趣是第一位的,這比讓孩子考第一名都重要。那麼,如何保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呢?

第一,別為了提高孩子的成績“殺雞取卵”

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考個好成績,常常在課下給孩子補課,或者親自上陣,給孩子購買各種複習資料,讓孩子拼命地刷題,以此來提高成績。我始終認為,對於小學生來說,刷題並不是提高成績的好辦法,相反這樣做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刷題會增加孩子的學業負擔,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厭倦,小學的內容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我們只要讓孩子掌握基本的知識點,將這些知識點鞏固牢固即可,如果孩子已經掌握得很好,我們依然讓他們讀讀寫寫,就是在浪費時間。

別為了提高成績“殺雞取卵”,提高孩子學習積極性,比考第一重要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孩子已經知道3+5=8,我們讓他重複做題100遍,與做一遍有什麼不同媽?另外,刷題很容易讓孩子產生條件反射,不願意動腦。當孩子看到一個題目後,他感覺之前做過,就會產生條件反射,按照原來的思路做題,但事實上這條題有可能更換了條件,孩子卻沒有看到,或者受慣性思維的影響,很難重新去審視這道題,動腦子去思考。

在短時間內,刷題的學習方式可能會取得一定的效果,這更會讓家長覺得這個方法是可行的,以後還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但隨著孩子所學的科目越來越多,難度越來越大,孩子就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來刷題了,而且還容易讓孩子感到厭煩,對學習失去興趣。

我認為,相比刷題,讓孩子學會用思維導圖,將知識點串聯起來更重要,這是一種長期有效的學習方法。

第二,關心孩子只剩下關心學習了

有些家長每天與孩子的談話不多,僅有的一些交談也圍繞著學習展開,“今天,老師講的課你聽懂了嗎?”“作業寫完了嗎?”“這次單元測驗你考了多少分”等等。

我們都關心孩子的學習,但不能讓學習代替了一切,我們應該把一些精力放在關心孩子的生活、心理健康上來,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我們愛的是孩子,而不是他的學習與成績。

別為了提高成績“殺雞取卵”,提高孩子學習積極性,比考第一重要

第三,父母放下焦慮,孩子學習更積極

現在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普遍過高,孩子就會感到壓力,因為他覺得無論自己怎麼努力,都很難達到父母的期望,而達不到父母的期望,父母就會覺得孩子笨,父母的消極態度也會影響孩子,孩子會認為自己真的不是學習的料,不管自己怎麼努力,都不可能學好,學習上就會不那麼積極了。

那麼,是不是父母降低期望值就可以了呢?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高期望值的背後隱藏的是家長的焦慮,“***又考了滿分”“***又去上一對一輔導班了”等,當我們接受到這些信息後,不由地會緊張起來,繼而把這種緊張、焦慮轉化為對孩子的高期望、高壓政策。

經常聽到有家長詢問學習好的孩子家長這樣的問題,“你是怎麼教的啊?你家孩子怎麼學習那麼好?”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孩子不是生產線上的產品,沒有一個統一的教育方法和標準,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我們不需要去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不需要仿照別人的教育方式,在瞭解自家孩子的基礎上,摸索出適合自家孩子的方法即可。

當下的教育觀念、教育方法,乃至各種教育APP,多如牛毛,如果我們不能仔細甄別,很可能就會為這些錯誤教育方式買單。

別為了提高成績“殺雞取卵”,提高孩子學習積極性,比考第一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