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出重拳用實招整治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突出問題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衡水市針對整治違規吃喝,整治違規參加各類研討會、論壇,整治違規收受禮品、違規發放津補貼,整治公車私用、違規使用辦公用房,整治制度建設不健全、不規範,整治利用名貴特產、特色資源謀取私利六項整治內容,明確了31項整治措施,目前已完成或取得階段性進展25項。

堅持上下聯動,凝聚合力協同推進。主題教育開展後,及時制定出臺了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市級及各縣市區在第一時間明確了工作小組領導及成員,成立了工作專班。按照中央、省要求,圍繞整治任務,逐項明確了問題,剖析了原因,夯實了責任,細化了措施,全面實行清單式管理。積極主動承接省工作專班和省直單位交辦的任務,對“表現在基層、根子在市級層面”的問題進行認真排查整改,不放過任何一個盲點疑點。建立了市縣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強化指導督促、有序統籌配合,推動專項整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堅持以上率下,領導帶頭真整真治。全市各級領導班子、領導幹部,主動對照整治任務、問題清單,紮實開展自查自糾,深入查擺問題,針對重點問題“一一說清楚、交‘明白賬’”。截至目前,全市共自查自糾發現問題69個,建立了問題清單、措施清單、責任清單,每週進行彙總、更新,強化跟蹤督辦,確保整改落實到位。

堅持靶向施治,細化舉措強化監管。圍繞整治任務,在日常工作中上新手段、硬措施,對準靶心、精準施策,推動專項整治往深裡走、往實裡做。針對違規吃喝、違規參加研討會和論壇、違規收受禮品、違規發放津補貼等問題,嚴控“三公”經費,實行限額管理,定期彙總全市“三公”經費、會議費、培訓費支出數,加強對其必要性、合理性的審核,明確將“三公”兩經費作為審計檢查重點內容,實行常態化檢查,將苗頭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全面落實誰主管誰負責、誰主辦誰負責和屬地管理原則,就論壇、展會等活動的管理流程、審批程序等進行了嚴格規範。針對辦公用房、公務用車管理不嚴格問題,對公務用車實行平臺化、標識化、信息化管理,所有車輛錄入信息化平臺,不定期抽查信息化平臺派車記錄,實現辦公用房巡檢考核和信息公開制度,建立了黨政機關辦公用房信息管理體系。針對領導幹部利用名貴特產特殊資源謀取私利問題,明確了專項整治任務,開展了專門督查檢查,在衡水電視臺、衡水紀委官網發佈通告,開通“隨手拍”,廣泛接受社會監督。督促各級各部門結合實際,列出名貴特產、特殊資源項目,制訂具體措施,切實糾正利用名貴特產、特殊資源謀取私利問題。

堅持問題導向,緊盯關鍵強化監督。主題教育以來,聚焦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堅持鐵腕整治、開門整治,採取日常監督、重點檢查、暗訪抽查、新媒體曝光等方式,在全市形成了全覆蓋、無縫隙、無死角的監督檢查立體格局。以集中整治違規吃喝為突破口,對市域範圍內的“一桌餐”、會所、企業內部食堂、駐外辦事機構內部招待場所進行摸排,每月一輪次、每週一階段,突出違規吃喝等重點問題,分層次交叉組織監督檢查和明察暗訪。截至目前,全市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問題74件,處理130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20人。同時,注重做好監督執紀後半篇文章,持續強化高壓態勢、營造濃厚氛圍,全市點名道姓曝光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四風”問題典型案例54件。“十一”期間,緊抓關鍵節點,對全市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相關情況開展了實地暗訪檢查,共發現相關問題線索80餘條,均進行了辦理。暢通群眾反映問題渠道,各地設立了舉報電話及郵箱,目前全市共收集群眾舉報問題線索39件,均已調查處理到位。武邑縣、武強縣、安平縣通過電視或融媒體問政的形式,廣開言路,對影響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進行現場問政,實打實解民憂、紓民困,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堅持制度引領,補齊短板堵塞漏洞。為杜絕專項整治“一陣風”“雨過地皮溼”現象,將制度建設作為專項整治的重要內容,切實做到抓常抓長見長效。對照中央提出的14個方面需要制訂出臺或修訂完善制度規定的要求,逐一把責任落實到相關責任部門,積極組織開展對現行制度規定的審核排查,找準存在問題,明確工作方向。專項整治開展以來,修訂完善了《衡水市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管理實施辦法》《衡水市黨政機關辦公用房管理實施辦法》《關於規範論壇、講壇、講座、年會、報告會、研討會、紀念設施等意識形態陣地管理的意見》等多項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制度機制。近日,在全市組織開展了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製度建設“回頭看”,重點開展“三查”(查制度建立情況、制度執行情況、制度修訂完善情況),全面找準漏洞、補齊短板,紮緊制度籠子,確保在源頭上得到治理,在長效常態上得到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