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他們只欺負你不欺負別人”校園欺凌真是一個巴掌拍不響嗎?

少年的你作為一部揭露校園霸凌的電影,讓很多人意識到校園欺凌的真實面目是怎樣的,它不是家長老師眼裡的小打小鬧和只是開個玩笑,它給孩子們所帶來的實質傷害是一輩子都難以治癒難以抹滅的,這部電影更多的是讓我們對校園欺凌重視起來,不要讓更多無辜的孩子成為欺凌中的犧牲品。

什麼是校園欺凌?它是指在校園內外學生間一方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校園欺凌中的幾種欺凌方式,有易察覺還有不易察覺的,但對孩子們造成的傷害都是一樣大的,這些被欺凌的經歷很有可能會伴隨孩子一身,成為他們心中永遠的陰影。

“為何他們只欺負你不欺負別人”校園欺凌真是一個巴掌拍不響嗎?

有人說:“有時候,校園比社會更殘酷,因為那是一群有破壞力卻無容忍度的少年”,很多人深以為然。你以為校園裡的都是一群天真的無憂無慮的孩子們,根本不會對同學產生這麼大的惡意,甚至做出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惡行,但是要知道這個時期的孩子是非觀念還不明,也沒有可以很好的約束自己的能力,所以他們所做出的行為才是最不可控讓人最難以置信的。

就像少年的你中的女主人公陳念,當在受到來自同學的欺凌時候,警察問她為什麼不報案為什麼不向大人尋求幫助的時候,陳念無奈的表示,尋求幫助有什麼用呢?別人會問為什麼他們只欺負你不欺負別人,這句話是不是感覺特別的耳熟?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可能你也聽過這一類言語,就像“一個巴掌拍不響一樣”,被欺凌難道是受害者想要的選擇麼?但往往人們就是懷揣著這樣的思想,給了那些被欺凌的孩子更大的痛苦和傷害,導致他們不敢向別人求助,害怕得不到解救反而讓自己處於更危險的境地。

“為何他們只欺負你不欺負別人”校園欺凌真是一個巴掌拍不響嗎?

校園欺凌的類型和表現

校園欺凌有很多種類型,就像上面說的有易察覺的也有不易察覺的,但所帶來的傷害都是一樣的。

1. 肢體欺凌:是指採用推撞、拳打腳踢以及搶奪財物這些暴力手段從而實施欺凌,是非常直接的一種欺凌方式,也很容易被察覺,這些更多帶來的是肉體上的傷害,給受害人帶來恐懼和疼痛。

2. 言語欺凌:是指當眾嘲笑。辱罵以及替別人取侮辱性綽號等,這種方式是不容易被察覺的,很多沒有是非觀念的孩子會覺得這只是一種開玩笑的方式,並且引導別人一起起鬨,但其實給受害者帶來特別大的心理壓力,還會讓他們感到自卑難堪。

3. 社交欺凌:是指孤立被欺凌者另其身邊沒有朋友的不易察覺的一種方式。藉助孩子們的盲從行為來對被欺凌者社交圈實施打擊和傷害,長期被孤立還會讓孩子產生憂慮的問題,還會影響他們的性格發展。

4. 網絡欺凌:是指在網絡發表對受害者不利的網絡言論、曝光隱私以及對受害者的照片進行惡搞等行為。也是屬於容易被察覺的一類,網絡的傳輸十分快速,所帶來的傷害和影響也比較大。

“為何他們只欺負你不欺負別人”校園欺凌真是一個巴掌拍不響嗎?

案例分析

記得之前朋友和我說過發生在她身上的一件欺凌事件,事件起因是朋友逛貼吧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一條帖子,發帖人是朋友的室友,帖子上編造和杜撰了特別多與實際不符的事實,其中大概是說朋友聯合了其他室友在生活、課堂都一直欺負她,比如老師佈置課堂作業明明是一個小組的,但ppt和上臺演講都是這個室友一人操作的,因此感覺特別的委屈,並且還讓她受到了特別大的傷害。

朋友看到之後非常生氣,立馬發給其他室友觀看,這種編造的一系列惡意言論,還是在這種公共平臺上,對朋友的形象和生活都有一定的影響。在當面質問那個發帖好友之後,朋友已經不想再與這樣人品的人繼續交往下去,其他室友也都知曉大概情況,所以也都紛紛不與發帖室友說話了,發帖室友一下就慌了,一直道歉說不該發表這些言論、對不起云云,但都沒有得到原諒,就這樣朋友和她的室友直到畢業也都沒有主動和發帖室友說過話。

但是後來朋友也和我說,當時好像不太成熟,沒有想到這樣類似孤立的行為會不會給發帖室友造成傷害,只是遵從本心的做出了這樣的舉動。

“為何他們只欺負你不欺負別人”校園欺凌真是一個巴掌拍不響嗎?

校園欺凌所帶來的後果和影響

對於被欺凌者:會給身體或者心理帶來莫大的傷害,這些傷害在某一方面會導致孩子產生抑鬱、自卑、自殘等一些列反應,嚴重的還有可能會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即個體經歷、目睹或遭遇到一個或多個自身或他人傷害後,導致的個體延遲出現和持續存在的精神障礙

。被欺凌者長期在這些負面影響下,還會衍生出反社會性的人格。

對於霸凌者:在很多方面我們要分析霸凌者為何要實施霸凌的原因,就像少年的你中的霸凌實施者魏萊,雖然魏萊看起來家境良好、品學兼優,但是她卻對幾個無辜的同學實施霸凌,這又是為什麼呢?甚至在被揭露之後,還想著能用錢解決問題,將罪行都紛紛推到別人身上,其根本上與魏萊所生活的家庭環境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從父母那裡學習來的對人方式,和父母給她的長期的壓力,讓她的心理也產生了很大的扭曲,所以像魏萊這樣的孩子其實往往也有抑鬱、焦慮等一類情緒,小時候對別人的霸凌可能還會驅使他們長大也對他人實施暴力行為。

“為何他們只欺負你不欺負別人”校園欺凌真是一個巴掌拍不響嗎?

面對霸凌我們應該怎麼做?

1. 一定要及時告訴大人並求救:有時候大人是沒有想到欺凌這一方面的,他們只以為是小孩子的打打鬧鬧,但是千萬不能因為這樣就選擇不告訴大人。可以與大人多方面的溝通,訴說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從而尋求幫助。

2. 不要一昧的畏縮,縱容霸凌者惡行:對霸凌者在自己身上實施的傷害,受害者不能一直沉默寡言的承受著,這種熬一熬就過去了的想法反而會助長霸凌者的氣焰,在受到霸凌的時候要勇敢的說不。

3. 大人們要重視校園欺凌這個問題:在孩子已經受到傷害時,不要給霸凌者找藉口,要給予受害者關注,理解他們的痛苦,不要讓小小年紀的他們承受那麼多這世界幼稚的惡意,大人們要有警惕的心理,在碰到類似霸凌的情況時,不要否認它的存在。

還記得去年上映的《悲傷逆流成河》女主角跳河之前發出了聲聲控訴,她說:“你們動手的沒動手的都一樣,你們比石頭還冷漠”,“你們膽小怕事,別人做什麼你們就跟著做什麼,你們巴不得世界上多死一個人”,霸凌帶給受害者的是眾人偏見,是心理防線的潰敗,最終導致了不可挽回的結果,

去關注霸凌、認識霸凌,不要讓霸凌再傷害那些年少單純的孩子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