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決不會受其它因素影響而修訂GDP

中國網財經11月20日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19年11月20日(星期三)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國務院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鮮祖德,經普辦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副局長李曉超,經普辦常務副主任、國家統計局總統計師曾玉平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毛盛勇介紹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以下為文字實錄:

記者:想跟進一下GDP修訂的問題。請問,這次GDP的修訂幅度相比上一次,有什麼變化?修訂的結果是不是意味著我們今明兩年能夠以比之前預期更低的增速完成2020年GDP翻番的目標?

國務院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副局長李曉超:GDP修訂數據會於近日公佈。對GDP進行修訂,如何修訂,修訂多少,何時修訂,不是取決於所謂的目標等其它因素,而是我剛才講的,我們主要還是考慮兩個原則。第一個原則,修訂不修訂看核算方法是否變了,如果變了,那GDP就需要修訂。第二個原則,看數據來源有沒有變。如果這兩個原則變了,就要修訂。當然,這些修訂也不是想什麼時候修訂就什麼時候修訂的,而是按照規定進行修訂。四經普數據出來之後,原來就有相關制度安排,一定要對歷史GDP進行修訂。

為幫助大家理解清楚這個問題,我對GDP修訂方法稍微再作些介紹。核算方法實際上就是核算規則,面對這麼多豐富的資料,怎麼核算GDP呢?它是有理論基礎和規則的,不是簡單的加起來,是將各個領域的基礎數據按照規則核算GDP。核算GDP通常有三種方法,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但各個國家也不一樣,通常發達國家用支出法為主,我國以生產法為主。當然,這些方法也是隨著人們認識不斷深化、形勢不斷變化在進行調整的。比如,研發支出是不是納入GDP?過去我們沒有這樣的概念,現在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隨著人們認知的更新,國際上統一認為研發支出應該納入GDP。我們前幾年已經按照這個要求,將研發支出納入我國GDP範圍。

另外,再說下基礎數據來源。這次普查後的基礎數據和年度常規統計數據比,大大豐富了。數據來源的變化為我們按照核算方法修訂GDP提供了詳實的基礎,所以我們對基礎數據進行了相應調整。我想強調的是,核算GDP不是看其它因素,而是要堅持核算方法和數據來源是否發生變化的原則。如果變化了就調整,沒有變化就不調整,我們決不會受其它因素影響而修訂GDP。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