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融雲創創始人張韶峰:致力打造金融科技行業的“水”龍頭企業

進入2019年,金融科技早已不是陌生詞彙,行業競爭正酣。BATJ旗下的互聯網金融巨頭轉型金融科技,銀行相繼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傳統金融IT服務商、AI獨角獸技術公司等各路玩家紛紛入場。

百融雲創創始人張韶峰:致力打造金融科技行業的“水”龍頭企業

《中國經濟週刊》首席攝影記者 肖翊 | 攝

不過,這條賽道上,巨頭並不意味著絕對優勢。這一市場更多是看重服務商在垂直領域的技術和解決問題的水平。是否擁有長期業務場景實踐經驗?能否給出真正有助於提高金融機構產能的解決方案?這些才是服務需求者們拷問的關鍵所在。

成立於2014年的百融雲創,是業內服務持牌金融機構最多、應用場景落地最豐富的金融科技公司之一。但與大多數金融科技不同的是,即便是在P2P大行其道的前些年,百融雲創也始終堅持“只做科技、不碰金融”。2018年4月,國家主權基金中國國新領投10億元C輪融資後,百融雲創的股東包含了國家主權基金、國字頭金融機構、學術與研究機構、世界頂級投資基金4類機構,成為金融科技行業的獨角獸企業。

在百融雲創創始人、董事長、CEO張韶峰看來,淘金是一門好生意,賣水給淘金者也是一門好生意。做一家專注科技賦能金融,賣水給淘金者的“水”龍頭企業,才是他眼中百融雲創的遠景。

“我們選擇站在金融機構背後,服務、支持他們。”張韶峰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直言,“我們希望同時幫助到兩端:一個是供給側,成為驅動金融機構創新發展的引擎;一個是需求側,幫助老百姓與小微企業更好地獲得金融服務。”

百融雲創的金融科技進化之路

時至今日,建立起核心金融科技能力和場景能力,將這種能力輸出給金融機構,已經是金融科技公司的正確價值座標,也是實現社會資源價值最大化的共贏模式。但在這波金融科技浪潮來臨之前,對於很多像百融雲創一樣的科技公司而言,各家都面對的是未知的前路。

張韶峰是科技行業的“老兵”,這位前甲骨文、IBM資深工程師長期專注於商業智能、數據挖掘以及智能解決方案。2013年,行業嗅覺敏銳的他決定進入到金融科技領域。

回憶當時,張韶峰稱,互聯網金融的創新其實最早發生在支付領域,然後是2013年餘額寶的橫空出世,很快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貨幣基金。不少前沿的、創新能力強的銀行開始擔憂,互聯網技術會不會改變銀行業?於是一些銀行主動進行了一些創新性嘗試。

“2013年時,一共有3家創新能力很強的股份制銀行和我們交流,他們希望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做一些嘗試。”張韶峰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最開始的業務是什麼呢?許多人在網上申請信用卡或者貸款,很難識別用戶的真實身份以及信用等級,於是百融就通過一些方法,如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模型等方式,幫助銀行去評估客戶資質和質量等級。

起初,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雙方都沒有對結果有很高的預期,卻發現效果非常明顯。一方面,方便了用戶在網上獲得金融服務;另一方面提升了銀行的效率,降低了線下發卡成本。

2014年,百融雲創的前身百融金服成立,“一開始的業務就是幫助銀行去分析線上信用卡申請者的資信程度,就是風控的一個環節。”

張韶峰迴憶道,其實,之前對於部分銀行而言,接受人工智能、機器學習這類算法是有困難的。“許多銀行更習慣傳統的邏輯迴歸算法,這樣的算法處理的數據字段比較少,算法也更具解釋性,用起來相對簡單,技術理解起來很容易。一開始,他們對於機器學習模型不是很接受。”張韶峰說,於是很多時候百融在服務金融機構的時候,需要轉為使用傳統邏輯迴歸的方法去做,但實際上百融內部還是一直在堅持使用機器學習模型。

轉折點發生在2016年,AlphaGo成為第一個戰勝圍棋世界冠軍的人工智能機器人,似乎一夜之間,人們理解了人工智能。

“銀行開始主動問我們是否能夠提供基於機器學習的人工智能算法。”張韶峰直言,客戶對於人工智能技術的態度發生了明顯的轉變,到了2016年年底與2017年初,百融雲創開始大量使用機器學習模型,幫助金融機構在信貸風控、企業徵信、精準營銷等多個場景實現了人工智能技術的落地。

循著金融機構的需求,百融雲創的產品線不斷拓展,依託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等底層核心技術打造智能風控系統,可提供貸前准入、貸中監控、貸後預警、收益評分、精準營銷等多個場景的解決方案。

百融雲創也成長為業內與銀行等金融機構最熟悉的企業之一,所服務的金融機構也逐漸由銀行拓展到互聯網金融公司、保險公司、消費金融公司、小貸公司、信託等等,客戶群、合作金融機構就越來越多,累計服務客戶數幾千家,日均查詢次數達千萬級。

百融雲創天生就帶著技術基因,其核心管理團隊中,有5位畢業於清華大學,他們清楚公司的立身之本在於科技。

張韶峰透露,從2013年開始,公司已經累計投入10多億元進行產品研發,超過95%的產品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只有很少一部分使用第三方產品。

2018年3月,百融雲創正式成立了人工智能金融實驗室,由美國聖母大學終身教授、深度學習領域專家李俊擔任首席科學家,帶隊進行新式算法與應用研究,通過“數據+算法+場景”的疊加效應,在計算語音、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等各技術領域中深入實踐。成立一年多來,該實驗室自主研發的智能外呼機器人、智能模型訓練平臺“計算未來AutoML”、端到端語音合成系統等相繼問世。

金融科技的“正確打開方式”

在眾多佈局金融科技賽道的公司中,各家的姿態並不盡相同。

張韶峰坦言,業界對於金融科技的理解是不同的。在他看來,“金融科技”這個詞,核心應當是科技。金融科技的業務本質,應當是技術服務,只是技術應用主要在金融領域。“有些公司,儘管可能用了一些先進的技術手段,其業務核心本質仍是金融。但百融雲創始終踐行以科技為核心,向金融行業輸出科技能力。”他表示。

某外資消費金融公司是百融雲創早期客戶中比較典型的一個。百融於2014年年底開始與其合作,那時候該公司的客群相對下沉,主要業務集中於為藍領人群提供手機分期服務。這類客戶中的大多數都沒有歷史的信貸信用記錄,他們就是金融機構眼中的“徵信白戶”,金融機構很難依靠人行徵信中心的數據來對藍領客戶進行信用評估。通過長達兩年的反覆測試與業務驗證,百融幫助該公司將授信業務流程完成了從線下到線上的轉型。百融通過機器學習模型,整合數千乃至數萬個變量,構建起了穩定可靠的風控模型,實現了自動化的信用風險識別和欺詐風險識別,有效地提升了整體風控能力,降低了壞賬率。而且還幫助該公司將授信流程從幾小時縮短到了10多秒,大大優化了客戶體驗,使得該公司可以低成本地高效開展新的消費金融業務。

“轉型不僅僅是提升了審批速度,更重要的是規避了道德風險。”張韶峰直言,傳統線下業務模式,業務員的風控之手,可能松一點,也可能緊一點,存在道德風險,但整個流程挪到了線上,由機器學習模型審批,從而規避了這種風險。

在人工智能技術服務貸中、貸後管理方面,百融雲創也有著大量的實踐。

張韶峰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舉了為某大型國有銀行服務的案例。由於受地理環境制約,傳統銀行為邊遠山區農民提供服務、發放社保卡等業務,都必須翻山越嶺,走進大山深處。

“發放社保卡需要集中回訪,確認是否村民本人領取社保卡,這樣一個簡單的服務,以前需要長時間、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而使用人工智能語音機器人代替人工,可以替代超過80%的工作量,而且客戶在通話時的感知與真人幾乎一樣。”張韶峰介紹,有些村民口音太重,目前語音識別的準確率可達80%,無法識別的內容會交給人工二次識別,仍然無法識別的,再派人員趕往現場,這部分的比例不到5%。如此一來,節省了大量的成本。

張韶峰直言,通過先進的語音識別、語義理解技術,智能語音機器人能夠準確“聽懂”客戶的回答,對下一步進行智能判斷,並實現複雜的多輪對話。機器人能夠時刻保持統一、標準、禮貌的用語,並依據嚴密的業務邏輯完成信息驗核、還款通知、催收警告等任務,保證服務的合規性。

如今,百融雲創利用智能語音機器人實現了幫助銀行服務村民,幫助金融機構提醒還款,幫助保險公司查驗投保人等等多種場景的解決方案。

服務金融行業的供給與需求兩側

縱觀百融雲創的發展歷程,隨著金融機構業務需求的演進,大量的技術手段正在融入到金融運營全流程之中,從最初的大數據風控逐步發展到覆蓋智能風控、精準營銷、客戶價值管理等業務全流程。

金融科技服務的內在邏輯也隨之改變,金融科技企業通過技術成果、風控產品等賦能金融機構,日漸成為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在張韶峰看來,越來越多的公司匯聚在金融科技賽道上,說明市場的深度還在不斷擴大、不斷成長。

他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分析指出,傳統金融機構很多都是以對公業務為主,但在未來,這種局面將會改寫。商業銀行向零售與小微業務轉型是大勢所趨,這對於金融科技企業而言無疑是廣闊的發展空間。

“我們認為服務小微、三農、以及中低收入人群,將是未來10年中國金融行業的主旋律。”張韶峰分析稱,這一方面源於國家頂層戰略的指引,另一方面也源於銀行的內生動力。

從金融供給側來看,零售金融是當下商業銀行轉型的突破口。從國際經驗來看,以美國為例,其銀行信貸總資產中,零售業務佔比約65%,對公業務佔35%。而相比而言,我國的對公業務佔比約為80%,零售業務佔比僅為20%,其中又有約15%為住房貸款,只有約5%~8%是個人信貸。

而從需求側來看,客戶的行為也在發生變化,80後、90後甚至00後逐漸成為金融消費的主力軍,他們對小額高頻消費和財富管理服務需求也更加旺盛。以保險行業為例,中國人均商業保險滲透率也非常低。數據顯示,中國人均只有 0.6 張保單,遠遠低於發達國家人均 5 張保單的水平。保險公司要服務好消費者,也需要利用科技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以前,服務一個大企業,即便投入幾百上千人去服務,都是很賺錢的。但是如果服務大眾,億萬老百姓,如果還主要依賴於人工服務,成本就太高了。” 張韶峰向記者表示,要做零售類型的業務,只要服務的是大眾客戶,無論是小企業還是老百姓,至少要將80%的工作量交給包括手機、電腦在內的各種“機器”以自動化的方式去完成。如今,大力發展零售業務逐漸成為銀行業內共識。這對於技術的發展來講,未來可以落地應用的領域有很多,有的才剛剛開始。

張韶峰表示,今後,百融雲創將繼續深耕金融領域中人工智能技術研究和應用,加大AI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創新運用,讓金融更富智慧,開創金融生活新篇章。

百融雲創創始人張韶峰:致力打造金融科技行業的“水”龍頭企業

《中國經濟週刊》首席攝影記者 肖翊 | 攝

對話百融雲創創始人、董事長、CEO張韶峰

《中國經濟週刊》:在新一輪科技革命潮流中,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均屬於現階段金融科技領域的主流和熱點技術應用。在您看來,目前在金融科技方面的發展重點是什麼?

張韶峰:從技術出現的順序來看,雲計算和大數據出現早一些,其次是人工智能和區塊鏈。其實區塊鏈很多年前一直在幣圈的應用上,真正用在金融領域的時間不多。

如果從技術的成熟度來看,目前,雲計算和大數據更成熟一些,其次是人工智能,再次是區塊鏈。

為什麼呢?從技術的特點來講,雲計算意味著算力的擴張。傳統模式是自己購買服務器,但是雲計算則是用彈性的雲來做。大數據則極大地幫助金融機構提升、瞭解自己的業務,瞭解自己客戶的能力。比如,客戶的資質、信用、客戶對金融產品的需求,在大數據的作用下刻畫更為深刻。但是,數據達到一定程度之後,要深刻地利用它、挖掘出背後的知識和聯繫,用傳統的統計學算法就不一定能夠勝任。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算法可以使得我們對大數據的利用更加高效。

這裡,人工智能裡的很多技術,如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人機智能交互、自然語言識別等就迎來了很多的應用場景。比如在利用數據審核、評估客戶資質的時候,如果數據量比較小,比如每個用戶評估的維度可能就十幾個,那用傳統的邏輯迴歸算法就可以了。但在當前這個萬物互聯的大數據時代,大量的替代性數據被產生出來,這些非標準化數據的維度就比較多,可能多達上萬甚至數十萬個,這時傳統的算法效率、精度都會下降。

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作為人工智能的分支,在審核評估用戶資質、精準營銷、客服等場景也有著大量的應用。

就區塊鏈技術而言,除了在支付與貨幣領域的應用相對更成熟,在其他領域比如智能合約、數字票據等領域的應用剛剛才開始。原因在於,它要求不同參與機構之間達成共識、同時使用。而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單一金融機構獨自就可以使用。區塊鏈就要求各個參與方、交易對手同時使用,都需要改造自己的系統,推廣的初始難度就會大很多。

《中國經濟週刊》:2018年可以說是金融科技變革之年,互聯網金融巨頭紛紛轉型金融科技,銀行相繼成立科技子公司。在成千上萬家不同類型的金融主體中,百融的差異化競爭主要體現在哪裡?如何在強手林立的行業裡立足?

張韶峰:我們跟大部分的金融機構,包括巨頭都是一種合作關係。事實上,六大國有銀行、12家股份制銀行,還有上百家城商行,包括騰訊、阿里、百度、京東的部分金融業務,也使用我們的產品和服務。

其一,金融科技的範圍很廣,比如可以向金融機構輸出一整套IT系統,可以細分為賬務系統、信貸審批系統、決策引擎系統等,可能有些金融科技公司願意為客戶提供全套的系統,百融採取錯位發展的戰略,重點還是在風控、營銷以及機器學習方面。

其二,從定位上看,百融作為純粹獨立的第三方公司,自己不控制銀行、保險公司、券商。我們跟金融機構的合作關係很單純,不存在競爭關係。

其三,百融的股東都是國際國內的大型知名機構,這既可以保證百融在業務投入方面的可持續性,也可以保證百融在業務經營方面的穩健與合規性。與純粹的消費互聯網不同,金融與金融科技行業的從業者,尤其應該重視的是追求活得長,而不是過分追求長得快。

其四, 更重要的是,百融從2013年至今在基礎技術能力及口碑等方面的積累,以及我們基於業務實踐形成的解決方案,都已經比較成熟了。金融機構也很重視口碑,選合作方不會選擇合作後一年半載就“消失”的企業,還要選擇積澱深、口碑好、股東背景強的企業。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謝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