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買嗎?烏克蘭打包出售安225運輸機和生產線,一次裝4輛99坦克

隨著烏克蘭經濟的持續低迷,其在軍備領域的投入也持續減少,蘇聯時期保留下來的大批鼎鼎有名的軍工企業紛紛陷入困境,幾乎到了揭不開鍋的地步。作為全球知名的軍用大飛機廠商,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仍在苦苦支撐,緩慢推進著新一代中型運輸機安-178的研製工作。然而,這些都需要錢,對於連工資都快發不出來的安東諾夫設計局來說,其不得不淪落到對外出口和轉讓技術結晶的地步。前不久,安東諾夫設計局拋出了兩樣“商品”,一是售賣螺旋槳式戰略運輸機安-22;二是打包出口安-225運輸機及其生產線和全部資料。

應該買嗎?烏克蘭打包出售安225運輸機和生產線,一次裝4輛99坦克

新一代安-178中型運輸機

平心而論,誕生於上世紀60年代的安-22雖然裝載量不俗,超越了美國的C-17和我們的運-20,但其畢竟屬於老式螺旋槳運輸機,巡航速度、高度和運行經濟性都較差,引進價值不大。至於傳聞已久的安-225,吸引力要遠大於已有50餘歲“高齡”的安-22。

應該買嗎?烏克蘭打包出售安225運輸機和生產線,一次裝4輛99坦克

安東諾夫設計局同時推銷安-22運輸機

作為全球最大的運輸機,安-225已經脫離了“戰略”範疇,是不折不扣的巨型運輸機。該機最大起飛重量達640噸,可在滿油狀態下裝載250噸貨物飛行4000公里,基本可滿足一次運載4輛99式主戰坦克的需求,從投送效率上來說堪稱世界第一。不僅如此,安-225尺寸寬大的貨艙還能滿足許多特殊貨物的裝載需求,如簡易鋼製橋樑或某些重型工程機械等。

應該買嗎?烏克蘭打包出售安225運輸機和生產線,一次裝4輛99坦克

安-225巨型運輸機

更重要的是,烏方打算出口的不僅是一架巨型運輸機,還有其全套生產線與生產資料。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的打包出售做法確實算得上誠意滿滿了。從這個角度來看,21億美元其實並不算貴。

然而反過來看,只談效率不談成本是不妥當的,效費比是否合理決定著一款裝備的最終命運。不誇張地說,世界上掏得起21億美元的國家有很多,但這並不意味著其都有對安-225這種巨型飛機的需求,更不一定具備擁有和使用該型機的能力。

應該買嗎?烏克蘭打包出售安225運輸機和生產線,一次裝4輛99坦克

美軍C-5運輸機裝載坦克

以美國空軍戰略運輸機隊的C-5運輸機為例,其極限裝載能力為150噸,可在搭載120噸貨物的情況下飛行4000公里,儘管這一運載能力尚不到安-225的一半,但已經是世界第二了。只不過,C-5為此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那就是高昂的使用成本與極高的對機場跑道的要求。

應該買嗎?烏克蘭打包出售安225運輸機和生產線,一次裝4輛99坦克

能起降安-225的機場少之又少

美國空軍曾做出統計,全球範圍內能夠滿足起降C-5運輸機的機場與跑道數量不超過850個。相比之下,比C-5略小且具備野戰機場起降能力的C-17戰略運輸機反而好用得多,因為全球有上萬個機場可起降C-17。既然C-5的使用都如此受限,那重量達到C-5兩倍之巨的安-225必然要求更高,能起降該機的機場寥寥無幾,即使用範圍會受到巨大的限制。

應該買嗎?烏克蘭打包出售安225運輸機和生產線,一次裝4輛99坦克

安-225能一次運載4輛99式坦克

如果不計代價地買回安-225和生產線等配套技術,為了能夠切實地運用該機,購買者還不得不對機場進行擴建或新建。如果是幅員遼闊的大國,那需要建造的機場數量必將更多,付出的時間與金錢成本恐怕足夠在原有的21億美元基礎上翻幾番了,這種恐怖的效費比還真是值得潛在買家好好思考一下。

綜上看來,安-225雖然擁有可觀的運力,且烏方的銷售方案也堪稱良心,但考慮到極為不便的使用條件限制與低下的效費比,國內引進該機的可能性已經不太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