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考試一塌糊塗,是時候教他怎麼學了

文|贏在高三

高一的學生苦不苦?沒有人會說不苦,在中國絕大多數高中,學生都是這樣的學習狀態

:每天早上5點多就要起床,6點左右到教室上課,晚上接近10點放學,然後再“開夜車”到11點、12點甚至是凌晨1點,即便是這樣,每天還有做不完的作業。

學習如此辛苦,家長是看在眼裡,疼在心裡,然而到了11月,學校進行了期中考試,看到孩子的考試成績,很多家長開始焦慮了,甚至崩潰了:為什麼孩子這麼努力,卻考得一塌糊塗?

近日,有位家長給“贏在高三”老師發信息,希望幫助他分析一下孩子存在的問題,提供一些參考建議。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孩子的期中考試成績:

語文105分、數學94分,英語117分、物理57分、化學45分、生物67分、政治58分、歷史66分、地理46分,總成績655分。

高一新生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考試一塌糊塗,是時候教他怎麼學了

這是一個考入市重點中學的女孩,能考入重點高中,初中成績是很不錯的,但是看到高中這兩次考試成績,我相信家長的內心是崩潰的,但是作為一名重點高中的老師,我倒是見過不少這樣的學生,其實也沒有必要大驚小怪,只要孩子不喪失學習的信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科組合,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最後的高考成績都還是比較理想的。下面,“贏在高三”老師就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給大家提供一個參考,希望能夠幫助正在痛苦中掙扎的同學和家長。

一、高中學習,你不努力不行

在高中,想學好的學生,沒有不努力學習的,在高一階段,學生的努力程度,不亞於高三,這是因為:

1、高一學習課程多

高一開設的課程,是高中三年最多的,上級部門要求學校開齊課程,學生要上的課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這9門考試科目,另外還有開設體育、音樂、美術、計算機、通用技術等考查科目,有些學校還會開設傳統文化、心理、口語等校本課程,這樣一來,學生白天的課程表,全部都滿滿的,能夠給學生做作業的時間,只有3節晚自習。

高一新生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考試一塌糊塗,是時候教他怎麼學了

而每天假如上4節“正課”,就會有4科作業,其中語數外基本上是每天一個課時,作業更多些,理化生的作業不僅多,對學生思維要求還高,政史地的作業,雖然思維含量低些,但是非選擇題要寫大量的內容,這樣一來,一天3節晚自習,也就能寫兩三門學科的作業,其他的作業,都需要加班加點去寫,每天學到12點,也就不足為怪了。

但是,即便是這樣,學生也只是完成作業而已,很多內容根本沒有時間消化吸收,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本來不及使用。

2、高一學習課程快

高一課程不僅多,而且學得還非常快,快到什麼程度?老師都覺著受不了,沒時間訓練,沒時間講題,時間都去哪裡了?

高一課程內容,是專家按照一學期的內容進行設計的,但是專家似乎忽略了這個問題,高一開學後要進行軍訓,要放國慶假期、中秋假期,後面還會有元旦假期等,這些假期都會衝擊學生學習,要知道很多學科,每週才有2科時,這些假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以我所教的歷史為例,要想進行完課程內容,必須“三步合成兩步走”,合併教學內容,新課能勉強上完就不錯了,更不要說處理習題了。

高一新生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考試一塌糊塗,是時候教他怎麼學了

“一聽就懂,一做就錯”,是很多學生的感受,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因為做題量太少而沒有完全吸收所學內容。而高中課程之間的聯繫非常密切,對於有些思維含量大的學科,比如數學和物理、化學,學生往往是聽著聽著就聽不懂了。

3、高一學習課程難

高一課程不僅快,而且學得還很難!高一各科在開始不久就都會遇到高考較難的內容,高中的課程,非常抽象,學生理解起來非常困難,做題錯誤率就非常高了。

打個比方,初中時候,期末如果考包餃子,平時是這麼操作的:一節課教你和麵,作業也是和麵;下一節課教你擀皮兒,作業也是擀皮兒;再下一節課教你捏邊兒,作業也一樣。一個學期把包餃子的所有環節拆分著學完練熟,期末就考包餃子。

但是,到了高中就完全不一樣了:上課教你包餃子,作業是蒸包子,考試時候,考的是烙餡餅。

高一新生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考試一塌糊塗,是時候教他怎麼學了

老師教你個基本的知識,你得找到裡邊的規律,學會舉一反三。這就得靠思維練習吃飯了,沒有這個思維,就很難學好。

高一學習的內容多,本身以合格考為目標,各科本不該講得太深,考得太難,無奈學校的考核方式,讓任何一位老師都不敢大意,於是就按照較難的方式進行講解和訓練,結果讓問題更加糟糕。

二、高中學習,你只努力也不行

上面的原因,都是客觀原因,是所有學生都要面對的原因,但是有的學生能學好,有的學生學不好,主要原因還是在學生自己,在高中,學生只是能學還不行,還要會學。

在重點高中教學十幾年,我發現這兩類學生在高一階段容易出現問題:女生和私立學校的學生,如果是私立學校的女生,問題就更嚴重了。

高一新生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考試一塌糊塗,是時候教他怎麼學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這裡沒有性別歧視和學校歧視,我只想探討一個問題:會不會學習的問題!

不會學習的學生,到了高中,必然會成為“學困生”,什麼樣的學生屬於不會學習的學生?

1、虛假學習的“學困生”:所謂虛假學習的學生,就是“假裝”學習的學生,這類學生看似學習,實際上是逃避學習,他們採取各種“偽裝”來矇蔽老師,製造正在學習的假象。這樣的學生, 只要老師看不到,就不去學習,即便是老師看著,也可能是眼睛盯著書本,其實早已經“放飛自我”了。

虛假學習的學生,不是不學習的學生,也不是真學習的學生,他們表現的非常遵紀守規,與老師高度配合,不擾亂課堂秩序,不容易被老師發現,常常是假裝聽課,假裝寫作業,不懂裝懂,老師也發現不了問題,家長也發現不了問題,但是一考試就會“露餡”了。

高一新生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考試一塌糊塗,是時候教他怎麼學了

2、淺表學習的“偽學霸”:這類學生在重點高中更多,突出的表現就是小學初中非常優秀的,到了高中迅速變成“學渣”,每天都在認真的學習,但是卻常常是“假努力”、“偽勤奮”,其實這些學生,一直在進行淺表學習。

什麼是淺表學習?淺表學習就是以完成外在任務,在乎外人評價位取向的學習行為,他們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但是學習卻不懂腦子,喜歡機械記憶和反覆操練為主,也就是我們說的“死記硬背”和“刷題”,缺少思維的加工,因此學習成果以複製為主,難以遷移和深化,而高中課程,考查的恰恰就是遷移和深化,這樣一來考試就會出問題了,成績成“斷崖式下跌”,學習狀態也急轉直下,出現厭學情緒,甚至出現心理問題。

所以,在高中,你只努力還不行,不僅要想學,還要會學,才能學好!“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遇到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贏在高三”老師給這類學生提供幾點學習建議:

三、高中學習,不僅要想學習,更要會學習

面對高中學習困難,學生可以嘗試一下下面的學習方法:

1、學會“SQ3R”閱讀法,做好預習工作:

高中學習,尤其是對於思維含量大的學科,預習格外重要,比如讓你參加運動會跑步比賽,比賽之前你不瞭解自己要跑的是100米還是1000米,跑步的時候就會把100米,用1000米的速度跑或者1000米用100米的速度跑,失敗是必然的。

因為高考的課程特點,所以預習是必須的!怎麼預習才有效呢?大家不妨借鑑一下“SQ3R”閱讀法。

SQ3R代表著五個單詞:Survey(瀏覽),Question(提問),Read(閱讀),Recite(複述),Review(複習),也就是說拿著教材,先瀏覽一遍,然後提問自己問題:本課講什麼?解決什麼問題?

帶著這個問題進行深入閱讀,通過閱讀找到答案;然後合上書,自己再複述一遍:本課講了哪些問題,是怎樣解決的。如果說不出來,再複習,直到鞏固預習結果,不明白的地方,就是上課重點聽講的地方。

高一新生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考試一塌糊塗,是時候教他怎麼學了

2、學習”費曼學習法“,做好複習工作:

高中另外一個容易忽略的重點環節就是複習,先複習再做作業,但是很多學生因為時間問題,省略了這個環節,導致老師上課講的內容,很快就被拋到九霄雲外了,這樣再好的老師,對你也沒有用。

費曼學習法是由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費曼提出的,他要求自己實驗室的工作人員,要用自己的語言,把深奧的知識講給別人聽,以檢驗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這個問題,如果別人聽不懂,就要反思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回去再學習,再講述,直到讓對方聽懂為止。

一直以來,學生的學習都是一個”輸入“的過程,但是隻輸入,不輸出,就無法真正理解和掌握。有些老師給學生講題,往往講不明白,實際上是自己根本就不明白,所以講不出來,真正明白的人,能夠深入淺出的講問題,而不是把簡單問題複雜化。

高一新生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考試一塌糊塗,是時候教他怎麼學了

費曼學習法有這麼幾個步驟:先選擇一個概念,找一張白紙進行默寫,記住一定要默寫,因為說和寫還是不一樣的,能說出來,未必能寫出來;然後,製造一個場景,把你默寫的概念,講給老師、同學或者自己聽,這個時候你會發現,有”卡殼“的地方,這些地方就是需要你進一步去搞懂的地方;下一步就是糾錯並進行深入學習,找到你剛才”卡殼“的地方,進行深層學習,徹底搞懂。最後一步就是把這個概念,用簡化的語言表述出來,這才說明你理解了這個概念的本質,只有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講清楚這個概念,才是真正懂了這個概念。

經常使用”費曼學習法“,基礎知識才能真正理解,紮實掌握基礎知識,不是記憶,而是理解,理解的東西,不會輕易忘掉。

3、進行”深層次學習“,提升做題能力

知識掌握好了,下一步就是學好做題了,這一步做不好,成績依然不會很高。很多學生做完作業,就是簡單的訂正答案,而對於自己為什麼錯?應該如何解決?都沒有進一步思考,白白錯過自己提升的機會。

所以學生要想學好,不在於學習的量有多大,刷了多少題目,而是要進行”深層次學習“。深層次學習是基於學習者自發的,自主性的內在學習動機,並依靠對問題本身探究的內在興趣維持的,一種長期的、全身心投入的持久學習。

高一新生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考試一塌糊塗,是時候教他怎麼學了

深層次學習是通過思維的不斷深化的過程,想高階思維階段發展,通過不斷自我反思和調節,提升自己能力的過程。

學生在平時作業中,遇到問題,不只是對著答案進行訂正,而是要思考:這道題的錯因是什麼?是知識點沒有掌握,還是做題能力不足?如果是知識的的問題,涉及到哪個單元哪個知識點?如果是做題能力不足,要分清是身體能力不足還是邏輯混亂、組織語言欠缺或者抄寫不規範?逐一找出問題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才能解決問題。

最後,還想告訴這位同學以及和這位同學面臨同樣問題的學生,實踐證明你的能力不足以學好9科的內容,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提前選定自己以後要學的學科,抓重點,抓主要矛盾,避免”眉毛鬍子一把抓“,更不要”抓了芝麻,丟了西瓜“,這也許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作者簡介:”贏在高三“老師,重點高中一線老師,市教學能手,名師工作室成員,長期奮戰在高考一線,如果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獲得更多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