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畫家張大千所藏陳洪綬、石濤、金農等人的繪畫精品欣賞


張大千是著名書畫家、鑑賞家、收藏家和作偽高手。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他以唐寅、陳洪綬、石濤和八大山人等明清畫家的作品為主要收藏對象;四十年代之後,則尤其關注五代宋元名跡。他自身的創作也明顯受到這些藏品的影響,開始出現新的面貌。

明代成化三年杜瓊紙本水墨疊嶺松溪圖軸。杜瓊此圖遠景主峰高聳,中景溝壑縱橫,近景從林掩映。一高士林下策杖,童子攜琴相隨,是明代文人畫的典型圖式。

杜瓊,字用嘉,號東原耕者、鹿冠道人、江蘇吳縣人。他的山水畫宗法五代董源及元代王蒙,以幹筆細皴為主,略施淡墨渲染,是“吳門畫派”形成時期的重要畫家。

明代陳洪綬紙本設色右軍籠鵝圖軸。陳洪綬,字章侯,又名蓮子,一名胥岸,號老蓮,別號小淨名,晚號老遲、悔遲。崇禎年間召入內廷供奉。明亡入雲門寺為僧,後還俗鬻畫為生。

陳洪綬擅長表現文學題材、歷史典故方面的內容,以流暢富於變化的線條塑造生動的人物形象,中晚年作品中形象誇張,採取變形手法,風格鮮明。同時兼善花鳥題材,設色典雅清麗,富有裝飾性。

清代龔賢紙本水墨秋林書屋圖軸。龔賢又名豈凱,字半千、半畝,號野遺,又號柴丈人、鐘山野老。江蘇崑山人,寓居金陵。與同時活躍於金陵地區的畫家樊圻、高岑、騶喆、吳宏、葉欣、胡慥、謝蓀等並稱“金陵八家”。

龔賢以山水畫見長,畫山石樹木以中鋒用筆,筆力雄厚,擅長用積墨法繁複皴擦點染,強調墨色中的細微變化,作品有“黑”、“白”兩種風格,特點鮮明。

清代康熙二十九年石濤紙本設色長安雪霽圖軸。石濤此圖山巒層疊,繪雪後山景。右側畫山下河流,左側山勢蜿蜒曲折。近景松樹枝幹分明,遠山層林則多以橫點概括。山林中有一茅屋,內有一高士抱琴賞雪。

全圖蒼茫渾厚氣象萬千,留白處自然靈動,在壯麗的氣氛中也不乏生動自然之趣。

清代康熙二十九年石濤紙本水墨高士臨溪圖軸。石濤此圖遠處高峰突聳,中部山巒起伏,近景水流平緩,純用水墨畫成,筆法洗練,墨法酣暢淋漓。

石濤,原姓朱,名若極,小字阿長,別號大滌子、清香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號有元濟、原濟等。廣西桂林人。明靖江王朱贊儀十世孫,朱亨嘉之子。因國變出家為僧。後入北京結交上層官員,以書畫作為交際工具。晚年定居揚州,以賣畫為生。

清代康熙三十五年王原祁紙本水墨仿雲林山水圖軸。王原祁擅畫山水畫,以黃公望為宗,偏好乾筆焦墨,層層皴擦,用筆沉著,自稱筆端有金剛杵。與王時敏、王鑑、王翬並稱“四王”,是“婁東畫派”核心人物。

王原祁,字茂京,號麓臺、石師道人。江蘇太倉人。康熙九年進士,官至戶部侍郎,人稱“王司農”,以畫供奉內廷。

清代康熙三十六年石濤絹本設色荷花紫微圖軸。石濤此圖上部繪紫薇花,下部繪盛開的荷花。紫薇花以沒骨畫成,荷花略以淡墨勾畫荷葉葉筋。右上側以行書題詩一首。

此圖原為著名藏書家嚴谷生所藏。嚴氏字式誨,陝西渭南人。章士釗、張大千、于右任等當時著名的文化名人都曾到其藏書樓借閱古籍。張大千與其交往甚密常有作品相贈。

清代康熙四十三年石濤絹本設色送春圖軸。石濤此圖以巨幅描繪山林草木樓閣降水,意境遼闊。筆法瀟灑洗練,蒼老稚拙。

公元1697年左右,石濤在揚州興建“大滌草堂”,藉此表明自己試圖洗滌為名利奔波的內心世界。但事實上,晚年定居揚州的石濤有著更為實際的考慮,他與揚州名流交遊雅集,並應誘人的需要,創作了許多尺幅巨大的作品。

清代乾隆二十七年金農紙本設色雙鉤竹圖軸。金農此圖以墨筆雙鉤畫竹,利用竹子枝葉之間的疏密錯落,形成一種和諧的視覺效果。作品用筆奇拙,凝練厚重,是其典型畫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