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逼“四七九”!成都40所高中“頂級班型”,家長不糾結

直逼“四七九”!成都40所高中“頂級班型”,家長不糾結

成都七中9班,又叫理科創新實驗班,兩年時間共有60人考上清華北大,清北率高達70%,毫無疑問成為了四川最搶手的頂級班型。

每年6月自主招生,更是有數千名學神從四面八方趕來,劍指9班。

直逼“四七九”!成都40所高中“頂級班型”,家長不糾結

除了七中9班,成都還有哪些頂級班型值得成為家長、孩子熱捧?成都名校初升高(ID:cdmxcsg)小編深度分析了以下40個學校,他們的高考成績能與成都七中足足媲美↓↓↓

最重要的是,他們可以傲嬌地說:我們就是重本線!

直逼“四七九”!成都40所高中“頂級班型”,家長不糾結

點擊圖片,可查看大圖

直逼“四七九”!成都40所高中“頂級班型”,家長不糾結

這些學校“頂級班型”的高考成績能與“四七九”媲美

來來來,看看這些學校們,有的中考錄取分數在570分左右,有的還不是“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但是2019年她們“頂級班型”的孩子集體沖刷重本線,足足的985/211,滿天都是小星星。

一位家長說:“四七九很優秀,但不一定就適合所有的孩子,我們反覆研究,還是留在了本校,讀火箭班,可能會發展更好。”

這些學校“頂級班型”性價比更高!

01

川師附中 火箭班

川師附中2班,即學校的火箭班。2019年高考700分以上1人、690分以上6人、680分以上15人、平均分664.5的佳績,創造了川附的新高。僅低於石室北湖基地班平均分(670分)5.5。

02

七中萬達 理科直升班

可以說,短短几年時間,“七萬”連續實現自我超越,這所“新一線高中”成功加入追趕四七九的行列。

2019年七萬的理科直升班高考成績班平均近660分,超一本線近113分;火箭班班平650分,超一本線103分;實驗班班平近630分,超一本線近83分。

03

列五中學 創新班

2019年高考理科尖子班,即創新班,班級平均分657.43,全年級有29人進入全省排名前1%。

04

成都二十中 實驗班

2019年,成都二十中實驗班集體衝過一本線,實現“全壘打”,班平均達635分;幾個創新班的班平均也在620分左右。

它是“新一線高中”裡的新勢力,起點高,表現特別亮眼,“985”的搖籃!

05

川大附中 博士班

它是一個由川大附中最強師資與川大教授和博士生作為老師共同組成的一個關於競賽、科學方面的班,師資很牛。

2018屆博士班參加高考時,班平均分620分,學生100%被211高校錄取,厲害吧!

2019年高考成績700分以上1人,690分以上2人,680分以上11人,670分以上25人,660分以上57人,600分以上超過60%,實驗班班平均645分。

06

四十九中 火箭班

近幾年勢頭很猛,2018年成功晉級“省二”,就考出了成華區文科第一名;2019年高考成華區理科頭名也來自該校,兩名同學均來自火箭班。

作為四十九中扛把子的頂級班級,火箭班集中了學校最優質的教師資源,這個班型每班學生人數相對較少(45人左右)。

進入火箭班保守在重點線以上40分左右比較穩定,難度是越來越大,班上學生基本都進入了211、985等國內一流大學。

07

北大成都附屬實驗學校 青鳥班

北大成都最強青鳥班,是一張閃亮的王牌,師資配備最強、最齊全,也是實現入讀學生“低進高出”的夢工廠。

剛畢業的這屆青鳥班,當初入口成績最低520分,三年後的高考,一戰成名!33個孩子31個考上了重點,600分以上的有20個,比肩市內省重出口,實現了真正的低進高出!

不僅把線下生帶上重點線,更把他們帶到600分以上的高處!難怪每年中考完,都有家長為了青鳥班專門穿城奔到龍泉。

08

華西中學 小尖班

小而精,小而尖,精準定位,培養目標直衝211、985。

這個班型學生人數相對較少(45人左右),師資配備最強最齊。要進這個班級,考生分數至少要在省重30分以上,或有比較突出的學科成績。

小尖班從2016年開設,至今已是第四屆。今年首考,班上學生基本都進入了211、985等國內一流大學。

09

石室天府 拔尖創新人才實驗班

拔尖創新人才也就是指尖子生或者一些在科技創新能力方面表現比較突出的學生,看重學生的創新能力。

石室天府的拔尖創新人才班不僅吸收了全市的優質生源,還邀請了重量級的大學專家、教授來授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配置的師資和出口成績都最好的,也就是最優質的班型了!

錄取方式:石室天府要求學生必須參加面談,同時還要求中考成績或者是石室中學外地生考試的成績。

10

玉林中學 實驗班

玉林中學神秘的7班,即學校的實驗班,它還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知行班”,據瞭解班上有50人是通過初中部直升上來的。

2019年班上54名同學,高考600分以上有50個,3名同學考上了飛行員,所有人都上了重本。

11

石室佳興外國語學校 石室網班

學校自2017屆高一學生起興辦“石室中學網班”,採用直播或錄播的方式,與石室中學(網班)同進度教學,同時也會定期邀請石室中學網班教師到校現場授課。

該班教師80%具有研究生學歷,且均是來自於各“省重”學校的骨幹教師和成都本土名校教師、名優教師、學科帶頭人。

該班實行小班化教學,每班人數約35人,教師的配置基本上做到了1:10。

此外,學校在高2020級開始創辦“火箭班”,整合校內外教育資源,給優秀學生營造更好的成長氛圍,搭建更高的發展平臺,提升學生品質,使學生勝在高考,助力學校“雲端計劃”。

12

成都高新實驗 希望班

這個班有著豐厚的政策支持(免交學費、書本費、資料費、保險費、校服費、床上用品費、住宿費、社會實踐費等放,生活費以獎學金形式發放),也有著嚴格的考核標準(家庭困難+品學兼優)。

截至今年,希望班一本率已經可達100%。目前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希望班”在校學生髮展也非常良好,得到了家長及社會的高度認可。

憑藉優越的政策和驚人的“出口”,“希望班”已在升學榜中奪得一席之位,媲美某些老牌名校。據說很多學生為了進這個班,毅然放棄成、綿眾多老牌名校,其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13

成外 競賽班

2017年才開設競賽班,僅僅3年,成績顯著。不僅在傳統強項物理競賽領域保持強勢,隱隱比肩成都七中,在數學、化學、信息學領域的表現也十分亮眼。

官微消息:學科競賽班共有2個,主攻數學、物理、生物、化學、信息學五大學科,主要是為北大、清華等一流高校輸送學科拔尖創新人才。

2019年,謝蘭若同學入選2019國際語言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國代表隊;陳航同學以女子數學奧林匹克全國第六的成績簽約北大,直接入選省隊;信息學7人簽約清華北大;物理3人簽約清華北大,佔四川省的四分之三;化學2人簽約北大。

14

實外 實驗班

文、理實驗班各一個。在教學上非常注重學生的多元發展,學生活動也很豐富。

2019年實驗班成績顯著。文科實驗班有7個北大,2個港大,無數個C9。

15

成都鐵中 火箭班

今年高考落幕,不少家長驚呼厲害了我的“老鐵”。

作為成都市擁有面向全省招生資格的七所高中之一,成都鐵中的火箭班是一大驕傲!要進這個班,至少需要595分的成績。

2019年高考,理科火箭班平均分655,最高分691分!文科最高641分,排全省第177名。

16

成都十八中 實驗班

十八中的實驗班,是入讀的每個孩子都想上的班。要進這個班,本地生要考580分以上,調招需要591分以上。

2019年,理科實驗班平均分635.6分,文科實驗班(法語實驗班)平均分578.3分。

17

新都一中 實驗班

不論文理,實驗班在新都一中都很強!校內學生都稱,每年理科實驗班都會培養出一些高校學子,是人人都想上的一個班!

2019年高考,新都一中學生以679分拔得成都市文科頭籌、同時也是四川省文科第二名。

18

龍泉中學 英才班

龍中英才班,一直是龍中的臉面!30人小班,做高、做精、做尖!老師可以點對點跟進每個學生,確保高中三年在校的高發展。

要進入英才班,不僅中考成績要好,入學後還會再經過一次分班考試。中考成績好,能進入基地班,其中4個基地班為重點班,分入重點班需要在入校後統一考試+中考成績進行分班。

19

郫縣一中 基地班

郫縣一中的基地班是一絕。同樣,要進入好班,並不是中考考得好就能進的。高一入學後,會進行分班考試。由分班考試+中考成績決定分班。分班考試70%參考中考成績,原則上中考成績597以上可以讀最好的班基地實驗班。

20

彭州中學 英才班

彭中的英才班,每年的班額只有2-3個,彙集了全年級的牛人,大神如雲。學校裡還有一棟專門的英才樓,是特意為英才班的同學裝修的六人間宿舍。住宿條件比其他類型班級(8人間)要稍微好一些,全方位詮釋了英才班,就是彭中的心尖尖。

2019年彭中理科最高分699分,文科最高分637分,600分以上的有173人。

21

雙流中學 清北班

雙中的清北班很牛。該班以“志存高遠、強化情商、心向名校、成為精英”為核心的精品小班,為國家培養遠大理想、過人情商、出眾智商的精英人才,為國內前十所知名高校、香港、國外著名高校培養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

22

七中嘉祥 二四班

全稱“二四分段課程改革試點項目”班。2年基本完成初中的國家課程內容、以校內指標到校生的方式直升本校高中;第三年通過初高銜接逐漸切入高中課程,高質量地完成高中學習。

2019年高考,嘉祥最牛理科班,高三(1)班,最高分712分(裸分),12人上700分(裸分),平均687分(裸分)。

23

武侯高中 中國科學院大學拔尖人才班

中科院拔尖人才實驗班是武侯高中與中國科學院深度合作的成果,該班得到中科院的全方位支持。

其實驗班師資配備呈現出“高學歷”“高資歷”和“具有中西教育背景”的特點。學校選出了北京師範大學畢業的研究生等一批高學歷青年教師,以及一批享有政府特殊津貼人員的高資歷教師來擔任這個班的學科教學。

當然,中科院的專家、教授也將成為實驗班學生的導師,他們會定期到學校來開設講座,對學生進行科普培訓,還將提供中科院的實驗研究項目供學生動手實踐。

24

鹽道街中學 院士班

院士班是鹽道街中學最好的實驗班,學校聘請張景中院士作為該類班級的顧問,旨在促進學生全面而有特色地發展。

院士班以中考分為標準擇優選撥,有2-3個。2018年成都市鹽道街中學院士班高考全班上一本,均分620。

25

科大實驗 創新班

2016年4月,成都市教育局批准電子科技大學實驗中學招收首屆“電子信息拔尖創新人才基地班”(以下簡稱“電子信息基地班”)。在成都市範圍內,招收在電子信息方面有濃厚興趣、有一定特長的應屆優秀初三學子,為培養電子信息領域的高級人才奠基。

這個類似於其他學校的清北班,招收的都是尖子生。

錄取方式:中考成績超過省重線50分者直接進入擬錄取名單;自主招生採取面談的形式。

26

華陽中學 創新試點班

這和科大實驗、石室天府的創新班一個性質,都是匯聚最好的生源。

只是在學生來源上,這個班的學生除了中考高分段的學生,自主招生外,還有一部分“英才計劃”的學生。

“英才計劃”的學生是通過層層選拔培養的,學校為每一位學生配置了一名校內導師,負責學生與大學導師的聯繫,大學探究性實驗和校內學業的監控、學生心理引導等。在日常培養中,這些學生就會被放入創新試點班中。

27

中和中學 基地班

拔尖創新人才基地班,被譽為世界前沿科技院校的接力站,是中和中學2018年才開設的。

這個班的學生都是一些特尖生或者一些在科技創新能力方面表現比較突出的學生,錄取分數一般在重高線上重高線上。一般而言,重高線上20-29分就讀基地班;重高線上30-39分就讀基地班免學費;重高線40分以上兩免一補。2018年是573分。

28

大灣中學 特尖班

毫無疑問,這是大灣中學最好的班。這個班無論在生源質量,師資配備,還是各種政策上都是最好的。

29

成都樹德博瑞 實驗班

成都樹德中學博瑞實驗學校2班,即學校的理科實驗班。

2019年高考平均分高達623分,600分以上的特優生43人,比例高達90.5%,640分以上特尖生20人,其中最高分680分。

2019年首創的“頂級班型”,魅力同樣了得!

01

成都美視國際學校 魔創班

學校與入讀魔創班的學生簽訂高考承諾條款,2019年首次正式招生。

此班由原七中副校長楊能生結合37年的教育教學生涯,創造出的獨特學習方法的新特色班級,該項目命名為“思維樹魔創法”。

它是可以量化出來的學習方法,把知識點像果實一樣掛在孩子的思維樹上,讓孩子們隨時摘取,並將這些知識吃透,根深蒂固地儲存在腦海裡,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迎接升學挑戰,甚至改變自己的命運。

02

北二外成都附中 外交基地班

顧名思義,主要是側重語言的學習與培養。北二外成都附中,今年首次新高一招生,錄取分數超重高線39分,排名第16位,超過了鐵中、鹽道街中學等老牌重點高中。

目前該校已開設德育、法語、俄語、日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6門小語種。

同時,學校為了保證學生高考成績整體優秀,實行數學教師當班主任,並只教一個班,有力強化學生數學學科能力提升。

03

教科院附中 錢學森班

錢學森班,不知能否如其名,培養出下一位“錢學森”呢?

2019年,教科院附中首年招生,統招分數線高達606分,擠進成都市高中排名前十!原成都七中化學教研組組長,“四川化學競賽第一人”潘君出任教科院附中校長,讓不少有著“七中”情節的家長產生好感,決心把孩子送入他的麾下。

該校頂級班型“錢學森班”,主打競賽,曾有人放出豪言要與成都七中叫板,可見實力了得。

自四川高考實行全國卷Ⅲ以來,競賽成為了入讀雙一流高校,特別是清北的敲門磚,看得出教科院附中的頂層設計是高端化的。

04

新川外國語學校 實驗班

讓學生高考學科都真正享受來自四、七、九的優質教學資源。

要進實驗班有兩條途徑:第一條,中考分數在603分及以上;第二條,是開學後的分班考試考入實驗班。

實驗班全班不超過40人,主要學科教師均來自於石室文廟,劍指高考。日常教學中,老師們對實驗班的要求也更加嚴格,每週週末,老師們都會挨個兒讓學生過關所有知識點,老師們的教學能力和責任心已經在家長群裡有口皆碑。

為什麼要選擇這些學校的“頂級班型”?

第一,學校高度重視,會聚集全校最優質的資源打造“頂級班型”;

第二,這些學校“頂級班型”的老師素養、責任、態度、資歷以及教育教學水平,與“四七九”的老師同樣優秀;

第三,這些學校“頂級班型”的學生更自信、更專注、更有學習動力,因為老師給他們投入了100%的愛和期待。

注:本文數據來源於各校家委會、網絡,具體以學校公佈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