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聽筒”、網易“聲波”再戰社交,誰還記得曾經的天涯社區?

前幾日,探探推出了“牽手戀愛”產品,定位為實名制婚戀交友平臺。由此,社交圈再次泛起漣漪。其實,早前也有多款新產品面世。僅僅在這個未結束的11月份,

百度推出了定位為校園匿名社交的“聽筒”網易則打造了一款主打聲音+陌生人社交的“聲波”,社交怎麼能少了騰訊?騰訊這邊有視頻美顏、匿名通話聊天的“貓呼”。巨頭社交新品集結完畢。

百度“聽筒”、網易“聲波”再戰社交,誰還記得曾經的天涯社區?

百度“聽筒”、網易“聲波”再戰社交,誰還記得曾經的天涯社區?

前段時間,人人網復活,新浪推出綠洲和ADA社區;年初還有“馬桶MT”、“多閃”、“聊天寶”等,今年社交圈很是熱鬧。這反而令人想起了從前BBS社區的興盛,那時候,天涯一度是中文世界影響力最大的平臺,如今的落寞不禁讓人唏噓。

百度“聽筒”、網易“聲波”再戰社交,誰還記得曾經的天涯社區?

1999年,刑明辭去了安穩的公務員工作,投身創業潮,成立了海南在線。當時天涯社區還只是海南在線的一個小小子頻道,沒有人猜到它未來的模樣。當時刑明喜歡炒股,於是在天涯裡開闢了第一個論壇——股市論壇,沒想到由此引來國內大批網友集結天涯,討論社會熱點。像後來的孫志剛案、朱令案,都在天涯上引起熱烈討論,天涯得以迅速出頭。

在那個年代,電腦並不是十分普及的,網友數量也有限。因此,長期混跡於各大BBS的人,一般都是素質較高、條件較好的一類人

同年11月,寧財神在天涯雜談發表《天涯這個爛地方》,看標題還以為是批評天涯,其實內容說的是因為天涯太吸引人,表達了對天涯的一往深情。這一年,天涯被電腦報評為中國“最有人情味社區”

百度“聽筒”、網易“聲波”再戰社交,誰還記得曾經的天涯社區?

2000年,很快第一個危機就來臨了——互聯網泡沫經濟。然而天涯堅持初心,堅持不打廣告,只控制成本,挺了過來。

2002年4月,慕容雪村開始在天涯連載網絡小說《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意料之外的是,僅上線幾日閱讀量就超過了20萬。慕容雪村帶著天涯一起走進了更多人視野。

網友們來到天涯,也留在了天涯。2003年,天涯會員數量漲至300萬,日訪問量近2000萬,每天有3萬人同時在線。在2004年“中國bbs社區100強”的大型評選活動中,天涯不僅與西祠、網易一起進入前三甲,綜合排名第一,還博得了“最具投資價值第一名”的聲譽。

2005年7月,天涯在Alexa上的排名到了全球135名,中文網站第30名,社區類網站第一名。

百度“聽筒”、網易“聲波”再戰社交,誰還記得曾經的天涯社區?

更大的危機在後面。新浪和搜狐都向刑明拋來橄欖枝,刑明不接,表示不願意賣掉天涯。一直沒有得到融資的天涯,開始過上了冬天。後來終於拿到了聯想和清科的投資,並且第二年也完成了谷歌和聯想的融資。但為時已晚。

2009年,谷歌與百度大戰宣告失敗,退出中國市場。天涯在回購股份的時候耽誤了創業板上市。從此,再無機會翻盤。

據刑明自己總結反思,融資上的遲緩是天涯落寞的第一個原因。一直以來,“天涯保持了低投入、低產出的運營狀態,也因此錯過了一些與資本嫁接的動力與機遇。當時天涯名氣很大,沒有在那時候大規模融資,是一個失誤。我們利用自有資金幹了7年才開始引入外部資本,而很多互聯網公司在成立的第一天就有了外來投資。”

今年四月,停牌了兩年多的天涯社區從新三板摘牌,這個曾一手捧紅芙蓉姐姐、當年明月等明星用戶,曾與貓撲、豆瓣、晉江“同起同坐”的BBS傳奇,如今

暗淡地離開了資本市場

曾經,你也有在天涯上留下自己的足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