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李佛拳誕生記

蔡李佛拳誕生記

蔡李佛拳師祖 陳享

廣東南拳,歷史悠久,流派眾多。廣為流傳五大名家為“洪、劉、蔡、李、莫”。但在近代,洪、蔡、莫三家還相當流行,劉和李兩家則已不多見了。而一些新拳種如:虎鶴雙形拳、俠拳、蔡李佛拳、詠春拳、白眉拳等異軍突起,影響力超過了一些名拳,其中的蔡李佛拳也成為了廣東名拳之一。那蔡李佛拳怎麼會有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名字的呢?這就要從拳的創始人陳享說起。

蔡李佛拳的創始人陳享,是廣東新會京梅鄉人,是個傳奇式人物。相傳他生性聰穎,愛好武術,幼年隨族叔陳護遠練佛家拳。他不僅進步快,而且深得其中要領。他的求知慾望非常強烈,學習技藝有一顆永不滿足的心情。每當拳師教至技窮時,他就"見異思遷",另請高明。如是者一連請來而又辭去了好幾位拳師。後來他拜李友山為師,可學上一年他又有了去意,李友山看透了他的心情,喜歡他聰明伶俐,有心培育他成材,便對他說:"當前還有一位名師叫蔡福,他如果肯收你為徒,你將來可成大器。"

"他在哪裡?"

"在博羅縣羅浮山的白鶴觀中。"

陳享一聽,如獲至寶,便打起鋪蓋,向羅浮山奔去。

蔡福原是福建少林寺和尚,外出化緣時,寺院給清兵燒掉,無家可歸,便留在白鶴觀內。又怕清兵搜捕,只好隱去姓名留在香積廚裡燒茶煮飯過日子。這天,他看見一個自稱陳享的年青人,遠道而來要訪尋自己,一時摸不清底細,怎敢隨便暴露身份?只好對他說蔡福和尚雲遊去了, 2月後才能回來。"陳享一心要拜蔡福為師,莫說三個月,就算三年

年也不在乎。他安上床鋪以後,早晚練功使拳,刻苦異常。有時幫助蔡福燒飯挑水,和善殷勤。蔡福覺得這位年輕人誠實可愛,功夫也有點根底,很想給他點撥一下,但又覺得時機尚未成熟。

蔡李佛拳誕生記

三個月過後,陳享打聽蔡福的下落,曉得仍未歸來,心裡也不覺得失望,日子好象平常一樣地過去了。 一天響午,陳享走進香積廚裡,看見那個平日和他在一起燒飯的和尚, 正獨個兒在那裡劈柴,他劈得方式很特別---------不用柴刀而用掌根去劈,掌落柴破,比柴刀還要利落。這使得陳享大吃—驚!心想:"他必是蔡福無疑。"於是恭恭敬敬地在他跟前跪下來。誠心地說:"蔡師傅,請您收下我這個蠢鈍的徒弟吧!"

"不錯,我就是蔡福!" 那個劈柴的和尚說道,"你求藝的意誠心切,使我很受感動,不過拜我為師得要依照三個條件…"

"莫說三條,三十條我也依。"。

“第一,要有刻苦練三年的決心;第二,要結交志同道合的人,開展地盤;第三,要走正路,反清復明!”

陳享伏地磕頭,誠心答應。蔡福把他扶起,收為徒弟。

寒來暑往,不覺已過三秋。蔡福對陳享說:“你技已練成,可以回去了。”陳享拜別蔡福,回到家鄉。他遵照蔡福的囑咐,開始整理拳術和器械的理論和套路,共得八十多種,定名為“蔡李佛拳譜”。寓意為,這些拳術是從蔡福、李友山和陳護遠的佛家拳得來的,表示尊師重道,並對師傅作永遠懷念之意。

蔡李佛拳誕生記

電影 蔡李佛拳 宣傳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