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國外技術封鎖 聯創光電劍指千億級激光產業夢

江西聯創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月20日發佈公告,擬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應用電子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九院十所”)等簽署《關於設立中久光電產業(江西)有限公司的出資協議書》,擬向中久光電產業(江西)有限公司出資,出資金額 11,000 萬元人民幣,其中首期出資 6111.11 萬元。

此前有消息稱,“九院十所”自主研發的150W高亮度尾纖LD泵浦源研發成功。該項技術的誕生,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無論是技術戰略層面還是經濟效益方面,均具有重大意義,也是我國國防軍工裝備前行的重要突破。

打造完整的聯創激光產業鏈

公告稱,2019 年 9 月 3 日,聯創光電與“九院十所”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此《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約定,聯創光電擬與“九院十所”、綿陽市中久聚能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及相關自然人等在南昌市共同投資設立“中久光電產業 (江西)有限公司”(暫定名,以公司登記機關核定的名稱為準)。

擬設立的合資公司註冊資本2億元人民幣,經營範圍主要是大功率脈衝及連續光纖激光器、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固體激光 器、光學及光電子元器件、激光系統、電源設備的研究、開發、生產、批發兼零售、維修服務、技術諮詢等。

公告顯示,作為首次出資的知識產權包含高亮度尾纖半導體激光泵浦源技術;2kW 光纖激光器驅動電源技術。這些技術從各個方面反映了“九院十所”多年來在激光領域的核心技術攻關和研發能力構建,合資公司的設立意在發展從芯片、模塊、光源、系統集成的完整的聯創激光產業鏈。

“九院十所”該項技術聯合上市公司聯創光電進行科技成果轉化,將形成LD 芯片焊裝、光學透鏡裝調耦合、產品老化測試三大工藝線, 實現自主可控的150W LD泵浦源的批量化生產,可帶來較好的國防、社會和經濟效益。尾纖LD泵浦源作為激光器的核心組件,該項技術的實現可打破長期依賴進口國外高性能尾纖LD泵浦源的局面,使得國內大功率激光器的自主可控發展進一步得到落地,意味著我國具有國際競爭力、自主知識產權、替代進口、軍民兩用的激光芯片時代真正到來。

根據聯創光電與“九院十所”達成的前述戰略合作協議,將形成南昌4條、綿陽2條的高亮度LD尾纖泵浦源批量生產線,達到月產1320套高亮度LD尾纖泵浦源的生產能力,產線同時可滿足400W以內的多單管技術構型的尾纖LD泵浦源生產需求,月產值達千萬元。後期將進一步投資擴產達月產億元級別。

激光國家隊與上市公司聯姻

研發發現,合資成立中久光電產業(江西)有限公司,這是“九院十所”歷史上第一次與民營企業如此深度合作。

公告顯示,“九院十所”在高能激光器領域具有較強的研發能力,聯創光電與“九院十所”將在高能半導體激光器等光電產品與激光領域開展合作,推動技術研發與科技成果轉化。“九院十所”開辦資金11688 萬元,為一家大型國家事業單位,該所主要從事國防尖端高技術研究,科技實力雄厚,人才濟濟,擁有多個國 家級和院級重點實驗室,在激光、微波、輻射成像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 成果,為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另據資料顯示,九院即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創建於1958年,是國家計劃單列的我國唯一的核武器研製生產事業單位,是以發展國防尖端科學技術為主的集理論、實驗、設計、生產為一體的綜合性研究院。“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于敏、王淦昌、鄧稼先、朱光亞、陳能寬、周光召傑出科學家都曾擔任過重要領導職務。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1人。

“九院十所”即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應用電子學研究所主要從事國防尖端高技術研究,至設立以來從核技術應用電子學,到強激光和高功率微波兩項重大主題研究任務,在激光、微波、輻射成像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為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一直擔任著我國高能激光領域國家隊的角色。

據瞭解,江西聯創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創光電)創建於1999年6月,2001年3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是江西省老牌主板上市公司,同時也是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863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南昌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產業化基地核心企業。公司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外延爐、芯片及器件封裝設備和測試儀器,已經形成了LED外延、芯片、器件、背光源及半導體照明光源等較完整的產業鏈和規模化生產。

劍指千億規模激光產業夢

近年來,光纖激光器在工業加工、醫療、光通訊、軍事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作為核心器件之一的尾纖LD泵浦源佔據了近一半成本。受制於技術條件的限制,在高端應用領域、對於高性能尾纖LD泵浦源的需求仍依賴於進口。伴隨著大功率光纖激光器應用的全面拓展和深入,需求量也一不斷增長,一度供不應求。

“九院十所”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佈局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方向,在大功率半導體激光泵浦源技術方面也取得了較好的進展,擁有超大功率半導體激光陣列的集成封裝技術,在模塊的電光效率、偏振度、發散角管控方面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在器件的輕量化、環境適應性等方面也有獨特的優勢,十所的泵浦源可以做的1. 5W/g的水平,這在國際上也是排在前列的。

目前,“九院十所”通過技術攻關,實現了150W高亮度、高效率、緊湊化尾纖LD泵浦源的成功研製。同時通過了轉產設計形成了年產量不低於8000套150W尾纖LD泵浦源的生產條件。

光纖激光器市場近年來的發展迅猛,這種勢頭在未來5-10年將繼續保持。尾纖LD泵浦源作為光纖激光器的核心部件,無論從功率、效率、可靠性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進步,而其成本佔比超過40%。目前,國內相關產呂和國外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可靠性、耐環境適應性及小型輕量化方面。特別是針對高指標光纖激光應用的高質量尾纖LD泵浦源幾乎均被國外廠商壟斷,如美國Nlight、Lumengtum和德國DiLAS公司,存在產品禁運的潛在風險,而且價格昂貴。以進口140W尾纖LD泵浦源為例,按照目前市場價格預算,費用高達1.2萬元甚至更高,而相關市場容量也可達數億元人民幣。其他中小功率尾纖LD泵浦源市場初步測算也有數十億的市場份額。在未來3-5年,尾纖LD泵浦源市場前景廣闊。

LD產品在南昌的產業化落地,近期的目標是圍繞高端激光裝備產業化,打造從芯片、泵浦源等激光裝備核心器件到高端全固態激光器、激光器特種裝備的完整的激光產業鏈,最終形成大功率激光器的生產能力,實現科研成果轉化。

長遠看,未來“九院十所”通還將提供更多技術支持,發揮聯創光電極強的產業化能力,強強聯合一定能打造出國際領先的千億規模激光產業夢。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