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賬戶關停潮,哪些銀行賬戶容易被盯上?

隨著國際信息透明化趨勢與金融監管制度的日益嚴厲,不少客戶朋友的公司或個人在香港銀行開設的賬戶都遇到了麻煩。

案例一:

A先生是外籍人士,在香港開設有銀行賬戶多年。今年年初協助某國內知名企業對接海外投資項目時,根據合同約定由A先生名下的香港公司作為服務提供方。然而其香港公司在收到服務訂金不足三個月後,突然收到銀行通知,A先生在香港的個人賬戶和公司賬戶均被凍結。

案例二:

B公司是一家經營多年,由內地股東在香港開設,為歐美國家的客戶從內地尋求採購資源的貿易公司,以採購服務費的方式從每單成交的交易中按照一定的佣金比例提成。上月突然收到香港銀行的通知,B公司在香港的唯一賬戶被凍結。

香港賬戶關停潮,哪些銀行賬戶容易被盯上?

以上賬戶凍結原因

毋庸置疑,銀行方凍結銀行賬戶,必然是對這些賬戶收付款的交易性質和資金來源產生懷疑,但並不是定性為非法行為,否則早被ICAC請走了。所以,更可能的原因是這些被關閉的銀行賬戶的付款方(或其上游的付款方)的資金合法性存在問題。

賬戶被關閉,對於這些合法經營的香港公司的企業主來說,日常的業務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 首先,銀行基本上不會提早通知戶主關閉賬戶的事情,突然被關閉賬戶,資金一段時間內無法立即取回,現金流受到極大影響。
  • 從風險管控的角度,絕大部分的外貿公司都不可能有像跨國集團的風控體系那樣可以調查新客戶的背景和實際控制人的信息,只能確保自己公司業務交易是合法的。在這麼嚴峻的環境下,遇到新的合作商機也如履薄冰,必然影響業務拓展。
  • 銀行系統有被關閉的不良記錄,日後該公司在香港的其他銀行開戶或是融資需求方面將難上加難。
  • 近期關戶潮所涉及的銀行(相關客戶特別留意)

    聽到最多的是持有香港恆生和星展的客戶都在反饋頻頻被關戶。據悉,香港星展和恆生近期確實開始在清理大量異常賬號和“殭屍戶”。

    但關戶之前,銀行都會發信件或者寫郵件給客戶,完善公司商業登記信息,也就是會再次對客戶進行KYC。一般情況下,若您本身業務操作上沒有什麼問題,及時配合銀行填寫相關資料、完善公司信息,都不會被關戶的。

    因此,再次提醒使用這兩個銀行的客戶一定要留意:

    1、時刻關注銀行發過來的郵件和信件;

    2、一定要在第一時間配合銀行進行相關盡調和補齊銀行所需相關資料;

    3、如果條件允許,建議多開一個備用賬號以備不時之需。

    哪類賬戶操作容易被銀行關注或關戶

    從銀行風險控制的角度,為了符合反洗錢和反恐融資的監管政策,寧願採取“有殺錯無放過”的謹慎策略,即對於存疑的交易或者不明確性質的資金來源,都不再受理相關業務。而這些對象通常有以下特點:
    1、以收取佣金方式作為主營收入的外貿公司。

    2、公司股東為非香港籍人士,並與內地股東在香港設立的公司或與一些局勢動盪的國家進行交易。

    3、銀行賬戶出現非常規的大筆款項匯入,尤其整存整取的情況較多。

    4、公司賬戶頻繁與個人賬戶往來,或以代收代付或出現跨行業等情況,銀行方面都會特別關注。

    如何應對避免賬戶被關閉

    為了避免被懷疑資金轉化,以下兩件事千萬不要做:

    1、大量的存入現金,尤其是美金。你一次性去存個幾十萬美金現金,第二天估計就要你關賬戶了。

    2、N個賬戶匯入,集中了一段時間,再一次性匯出去。來的錢有問題,去的地方有問題。

    金融管制、稅收法規等日益嚴厲,很多企業表示在香港的佈局都出現了或多或少的問題,隨著實質法案的推行,過往簡單粗暴的香港殼公司設置(沒有固定場所、沒有辦公人員、無稅收)已經不再適合未來的商業環境,預計在香港單純以殼公司的形式來經營將不再是長遠之計,重新整合業務流程配合新時代的趨勢也刻不容緩。

    無論是出於稅收因素還是企業發展原因,香港將是越來越多新設企業的選擇。

    然而,在香港開設公司需要滿足一定的相關條件、需要準備相關的備案文件、需要良好的企業架構設計和更規範的管理機制。如果您有上述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繫,我們公司擁有專業團隊提供切實可行的支持與協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