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柏:讓易地扶貧搬遷戶“樓上安家 樓下就業”

“這個剪辣椒的活計不但簡單,時間也自由,一個月可以掙到1200多元,照顧家人的同時賺點錢補貼家用,在農村做農活慣了,閒不住。”11月18日,雙柏縣妥甸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康和社區辣椒初加工扶貧車間的尹學慧大媽笑著說。雖然掙錢不多,尹學慧卻很滿足。畢竟,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也就有了一個踏實的未來。

雙柏縣妥甸鎮康和社區目前是該縣易地扶貧搬遷最大的安置小區,佔地面積達39.58畝,這裡有來自全縣各鄉鎮398戶1501人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入住。為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能致富”的目標,該縣制定了到戶到人“一對一”的就業計劃,通過採取企業就業、公益性崗位、就近就地務工、資產收益增收、社會保障兜底的“五個一批”就業途徑,共轉移就業417人。切實解決了一部分搬遷戶的就業問題。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康和社區黨總支在開展問題查找時發現,不少搬遷戶中的老年人、居家婦女在就業方面還有更多需求,黨員幹部在服務搬遷群眾的需求上還有一定的差距,社區幹部反思後一致認為,對於搬遷戶的服務工作還有遺漏。

“55—70歲這部分群體在農村還是勞動力,但是搬到縣城後,進企業去務工比較困難,特別是搬遷群眾當中年齡偏大的和居家婦女就業比較難”,雙柏縣妥甸鎮康和社區黨總支書記李華昌說。

針對年齡偏大的和居家婦女就業難這一問題,該社區黨總支專門成立“康和社區就業服務辦公室”,對他們重點進行跟蹤服務,並通過減免房屋租金等優惠政策引進了楚雄市清幽種植專業合作社、通海善雲食品有限公司、雙柏縣永越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禾興種養殖合作社4家辣椒初加工企業,助力“閒不住”的貧困老人、貧困婦女“樓上安家,樓下就業”,實現他們“顧家、餬口”兩不誤的生活需要。據悉,該安置點目前共引進4家辣椒初加工企業,平均每天可為社區居民提供工作崗位100餘個,到目前共加工辣椒400餘噸,可為社區居民增加收入15萬元。

“為了能夠解決社區居民能夠長期就近就地就便務工,我們剛與雲南珍景軒商貿有限公司簽署了協議,馬上在社區建立八音盒發音片加工車間,可長期為社區居民提供50個工作崗位,在下一步,我們將積極引進企業,努力讓‘扶貧車間’全覆蓋,幫助更多的居民實現‘摟上安家、樓下就業’的美好願景。”李華昌說。(朱瑩 李忠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