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浦濱江創造一種上海性的公共空間

在楊浦濱江創造一種上海性的公共空間

編者按:今年9月底,楊浦濱江岸線又向楊浦大橋以東延伸了2.7公里。隨著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的開幕,電站輔機廠西廠、國棉九廠、電站輔機廠東廠、上海制皂廠、楊樹浦煤場、楊樹浦煤氣廠等百年工業遺蹟揭開神秘面紗。SUSAS Video採訪了建築師張斌,帶大家走進楊浦新濱江的這些老廠新生,講述設計中的故事與思考,共同感受上海這座城市的公共性。

// 張斌談 楊樹浦六廠濱江公共空間更新

楊樹浦六廠濱江公共空間

設計單位:致正建築工作室+劉宇揚建築事務所+大舍建築設計事務所

項目面積:142857.7 ㎡

項目時間:2017.10—至今

在楊浦濱江創造一種上海性的公共空間

張 斌

Zhang Bin

楊樹浦六廠濱江公共空間更新

建築師

建築師,同濟大學建築學學士、碩士。1995年至2002年期間他在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任教,1999年至2000年入選中法文化交流項目《150位中國建築師在法國》赴法國巴黎Paris-Villemin建築學院進修,並在Architecture Studio事務所擔任訪問建築師。2002年與周蔚共同創立致正建築工作室。他的研究與實踐涵蓋城市、建築、室內和景觀多個領域。他於2012年受邀擔任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客座教授,是該校實驗班《小菜場上的家》設計課題的主要授課教師之一。

/ 項目背景

SUSAS:接觸楊浦濱江項目的最初印象?整個工作過程是什麼樣的?

張斌:楊樹浦六廠濱江公共空間的工程大概是兩年前開始接觸的,這是上海三家事務所聯合的一個工作,分別是我們致正建築工作室、劉宇揚建築事務所和大舍建築設計事務所。項目從楊浦大橋往東有六個廠區,分別是電站輔機廠西廠、國棉九廠、電站輔機廠東廠、上海制皂廠、楊樹浦堆煤場、楊樹浦煤氣廠。

面對這樣一種工業轉型之後再生的場地——有很多工業遺蹟、以及整個楊浦濱江工業帶的歷史,作為建築師,我們感到興奮。又因為這是一個面向市民的大尺度公共空間,在水岸邊,以景觀為主,景觀建築相融合,對我們來說也是個挑戰。

在楊浦濱江創造一種上海性的公共空間

▲ 楊樹浦六廠濱江公共空間項目定位

在楊浦濱江創造一種上海性的公共空間

▲ 場地改造過程中

張斌:我們的工作形式是以三家事務所為主,包括聯合的年輕專業團隊,一起形成一個類似工作營的狀態。我們致正工作室負責項目總控、上海電站輔機廠西廠、國棉九廠和上海制皂廠以及所有的水上部分;然後劉宇揚建築事務所負責國棉九廠、制皂廠兩段之間的電站輔機廠東廠;大舍事務所負責最東北的兩段,楊樹浦堆煤場和煤氣廠。我們這些小型事務所聯合在一起,操作了一個比較大尺度的公共空間項目,同時我們又把設計做的比較細緻,它不是一個均質化的設計,而是每段各有特色,整體上又有一個貫通性的主題設定。我覺得這可能是一大長處,設計的這種特點正是來自於我們的工作方法。


/ 濱江水岸如何再生

SUSAS:如何看待楊浦濱江的歷史?

張斌:楊樹浦工業帶誕生了一大批中國最早的基礎設施行業,比如說水廠、煤氣廠、發電廠。工業場地的所謂百年曆史,並不是抽象的,它支撐了上海的發展,整個中心城區的繁榮。

我們見證了工業帶背後整個楊樹浦巨大的功能集聚區,一直延續到現在。現在用濱江帶去率先啟動再生,這對建築師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會,也是非常大的責任。同時你又看到一種必然性,很多發達國家都經歷過,這種中心城區的工業的退場,一種新型的空間再造,比如說倫敦南岸,巴黎左岸,紐約的很多區域,包括東京,可能已經積累了幾十年的經驗,而我們在這個時間段密集地碰到了這些話題。如何和我們自己的狀況相結合,在這麼一個具體的項目上去探討,空間的再創造和它的歷史的關聯性,以及和它未來的關聯性,我覺得可能是我們幾位主要參與的建築師最關注的話題。

在楊浦濱江創造一種上海性的公共空間

▲ 制皂廠段、電站輔機廠段改造中的航拍

SUSAS:又有水域,又有陸域,又有很多場地類型,設計是怎樣考慮和應對的?

張斌:最開始,我們三個團隊各自做了一個有點研究性質的前期方案。提了幾個大的原則:

第一是有限介入,低衝擊改造,就意味著要儘量多地去保存歷史場地原來的那種機會,使這些機會和未來的狀況相銜接。第二是保野性、保生鮮、保自然、保慢活,工業廠區多年形成的小的生態氣候、場地條件,我們希望能更多地留下來。第三,我們強調每一塊場地的特性,同時又有一個大的主題線索能夠把它串聯起來

在楊浦濱江創造一種上海性的公共空間

▲ 粉黛亂子草與老廠房,攝影©susas

在楊浦濱江創造一種上海性的公共空間

▲ 楊浦濱江公共空間,攝影©susas

未來大家可以看到,整個沿江防汛牆一帶的主體空間,我們做了一個春花林帶,基本上以早櫻為主,不同的區域結合了晚櫻、梅花等。考慮到花期,從早春一直到仲春,都會有不同的銜接。這條帶在將來可能會形成較強的視覺吸引力,在不同季節又有不同的景象。同時,貫通帶將來會有四條和城市連接的通道,我們也有不同的行道樹配植設定。水域上,我們也做了一些植物的配置。

在活動類型上,我們做了區分。比如說像國棉九廠區域,因為它有比較大的空間,可以和大的事件結合,容納很多大型公共活動,因此定義為一種事件性的空間。像電站輔機廠東廠,基本上是以景觀綠化,親子為主的一種社區型的空間,有一些市集,留下來一些類似於廠房的棚架。制皂廠,我們沿江做了一個汙水處理池再造的小博物館,依託這個項目,希望是一個居中的、能彙集人氣的地方。

在楊浦濱江創造一種上海性的公共空間

▲ 共生構架空間,致正建築工作室+劉宇揚建築事務所+大舍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師劉宇揚,攝影©susas

然後堆煤場,和後面一條延伸到城市區的通道,會有一些運動設施,比如小型的極限場地、沙灘排球或者籃球場,都是年輕化、運動、健康主題的。煤氣廠,包括邊園和沿江觀景通道,基本上是一個保護、保育、歷史教育主題的設定。

在楊浦濱江創造一種上海性的公共空間

▲ 楊浦濱江運動場,致正建築工作室+劉宇揚建築事務所+大舍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師張斌、柳亦春

在楊浦濱江創造一種上海性的公共空間

▲ 邊園,致正建築工作室+劉宇揚建築事務所+大舍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師柳亦春

這種大的構架,從統一的貫通帶,到不同區域特性的設定,對我們工作有個大的控制。控制本身在統一性基礎上,又有豐富的差異性,這個設定保證了我們整個工作可以往下推。

/ 設計亮點與設計中的趣事

SUSAS:具體聊一聊您設計的點位情況?

1、最老的碼頭與小廠房

從楊浦大橋銜接出來,穿過碼頭棧橋,到國棉九廠區域,有一個楊浦濱江現存最老的碼頭。老碼頭的岸上,我們留了一個工業架構,原來是一個小廠房。我們覺得小廠房在沿江第一線,同時是從大橋的路域轉到水域區的一個關鍵點上,所以留了一個鋼結構的架構,這個架構裡面還有航車,架構上面我們做了一部分的陽光板覆蓋,下面做了休閒空間,裡面還容納了為地區服務的設施。

有趣的是,臨時貫通完成之後,楊浦大橋往東2.7公里要設置四個驛站。我們各種比較之後就選在了這個工業架構裡。今年我們又做了一次自我更新,在架構裡塞了一個臨時的輕型木結構建築,木結構是個大房間,利用原來剩下的一個小房間,做成一個服務市民的楊樹浦驛站。

在楊浦濱江創造一種上海性的公共空間

▲ 踏步式碼頭,致正建築工作室+劉宇揚建築事務所+大舍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師張斌,圖片來源:致正建築工作室

在楊浦濱江創造一種上海性的公共空間

▲ 龍門吊碼頭,致正建築工作室+劉宇揚建築事務所+大舍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師張斌,攝影©田方方

我覺得這也印證了,這些歷史的痕跡,場地痕跡,建造痕跡,都是有空間潛力的,可以在長時間的再利用中,帶來一種機會,可以有新的植入和轉換。

2、國棉九廠區域

國棉九廠的老廠房可能是目前作為優秀歷史建築保存下來的唯一一個大型的全鋼結構早期廠房,而且是兩層樓。景觀是它的陪襯,是它前場,所以我們設定了一個事件型的廣場空間。我們翻出來老的地形圖,跟不同時期的衛星圖片做對比,用老的機理塑造了現在的空間。我們發覺廠區當中有一塊空地,兩邊有些其他的廠房,這些廠房都已經被拆掉了,但我們用紅色的混凝土,把老房子的牆基提示出來,這牆基裡面做主題性的花園。

在楊浦濱江創造一種上海性的公共空間

▲ 國棉九廠老廠房,攝影©鮑伶俐

在楊浦濱江創造一種上海性的公共空間

▲ 國棉九廠區域,致正建築工作室+劉宇揚建築事務所+大舍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師張斌,攝影©susas

同時,國棉九廠這塊進深最大,做了二級防汛牆,從大廠房出來,有一個緩緩的斜坡往上,到達七米高的頂部,再可以往下。所以,它的空間會有一個新的塑造,它會是視野最開闊的一段,跟原來捂在下面的,被防汛牆實體擋住的感覺有很大的不同。


此外,整個國棉九廠的陸域,大概用這樣紅色混凝土圍了三四個小型的廠房的痕跡,做了一些小型場地的提示,現場有一些下沉的空間,一些半水生的植物,通過格構鋼板會冒出來,大家可以坐在這些下沉空間裡休息、停留。這些原來的小廠房痕跡——很小的、散落的廠房,我們都把它再造出來,它最後都是指向一個公共空間再利用的話題。


3、制皂廠

制皂廠比較有趣,我們保留了一堆汙水處理工藝水池,一箇中壓水解樓,沿江一個五層樓高的監測樓。整個這一帶,當時爬滿藤,有一種特別自然的吸引力。最後,兩棟比較高的樓,監測樓只留了一層,做成望江平臺,下面做了公共廁所等服務設施;中壓水解樓做了減量,可以提供一些類似輕餐飲等能夠留住人的功能。然後水池就全部留下來,用一系列兩米多直徑的大型鋼管串連成一體。我們留了一個全室外的池子,用木質的膜結構做了兩個大的覆蓋了頂的池子,希望這些池子裡面可以有一些主題體驗、展覽。在這個項目中,不同參與方都抓到了空間的特質,就是如何把特徵留下來,把這些看上去不利的、有點零碎的空間,變得好用又有趣。

在楊浦濱江創造一種上海性的公共空間

▲ 皂夢空間,致正建築工作室+劉宇揚建築事務所+大舍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師張斌,攝影©田方方

在楊浦濱江創造一種上海性的公共空間

▲ 皂夢空間,致正建築工作室+劉宇揚建築事務所+大舍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師張斌,攝影©susas

4、其他細節設計

我們還統一做了欄杆和燈具,整個1.3公里的欄杆燈具設計,這些既要跟章明老師已經完成的一期貫通,能夠協調,同時楊浦濱江希望又能有自己的特點。所以色彩上材質上都是鏽色主題,但是造型元素的利用重新設定過。欄杆是類似於三角形的網格主題,主要的杆燈是齒輪主題。這些,包括在現場做樣品來驗證,其實花了很長時間。新的棧橋的設計,我們也做了不止一稿。最後我們的棧橋當中既有一些喬木的種植,又有一些可以通過半透明的網鋼網格地面看到水,包括還有一些類似於棧橋之間的連接體,像個大涼亭一樣,用鏽鋼板做的。水面上其實還是有點曬,所以我們利用棧橋做了一些涼亭、涼廊,以後可以有爬藤植物,創造了一系列的遮蔭空間。

在楊浦濱江創造一種上海性的公共空間

▲ 水上棧橋,致正建築工作室+劉宇揚建築事務所+大舍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師張斌,攝影©susas

在楊浦濱江創造一種上海性的公共空間

▲ 水上橋亭,致正建築工作室+劉宇揚建築事務所+大舍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師張斌,攝影©田方方

/ 創造一種上海性的公共空間

SUSAS:對項目未來使用的期待?

張斌:中國城市都大量出現這種購物中心化的公共空間,好像那個空間你不去消費就沒法待著。這種空間,老實說都很均質化,沒什麼太大特徵,雖說很舒服,但其實有點無聊。我們缺乏這種,真正向所有人群都開放,同時又維護的比較好的空間。浦東望江驛讓我們看到了這樣的東西。我們當時設計的訴求,就是一種基礎設施的支撐,因此它特別平易近人,體現公共性,就像上海的城市特質,公平開放。在濱江的這些空間裡面,我們能看到,不管是老上海人,還是新上海人,大家在這樣一個城市中,互相參與,開放包容,同時互不打擾,互相尊重。我希望楊浦濱江開放之後,它能夠延續這樣一種特性,就是創造一種上海性的公共空間。

在楊浦濱江創造一種上海性的公共空間

▲ 楊樹浦驛站-大橋公園站,致正建築工作室+劉宇揚建築事務所+大舍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師張斌,攝影©陳顥

我們很主動地去介入這些事情,我們在整理每個廠區所謂的景點介紹,比如說每個廠區的主要歷史、設計的主要訴求,每個廠區有特徵的空間點,這些文字的說明會通過標識系統傳遞出來。包括大家一起來寫文字,一起推進工作,包括整個設計,其實也暗含這種工作,就是希望市民進來。

在楊浦濱江創造一種上海性的公共空間

▲ 皂夢空間白七咖啡館,攝影©fishrose

這個項目當中,比如西廠、東廠的驛站,柳亦春老師的邊園,劉宇揚老師的共生構架,都是一個建築師,立足於場地特徵、歷史遺存,立足於未來使用的可能性,以及和大眾的關係,對於這些既存資源的敏感抓取。這些東西一串串起來之後,能夠給到市民的,不是商業空間,而是一個有活力的公共資源,通過公共文化設施的運營,為整個濱江一帶提供支撐。我們在楊浦濱江其實就是看到了一個非標的,全部是利用以前的資源,再引導投入新功能的嘗試。可能原來是1.0版的貫通,現在的做法,或許能成為一個2.0版。

/ 對“相遇”主題的理解

SUSAS:對空間藝術季有怎樣的期待與理解?

張斌:我覺得北川富朗這個主題還是挺吸引人的,也是挺有潛力去呈現的一個話題。這一主題和這塊有待重生的工業退潮後的遺存場地確實又是特別相契合的。再生之後,我們當然期望一種相遇。在具象層面上是市民的相遇。當地人、非當地人,瞭解的人、不瞭解的人有一種新的相遇,以一種自由的心態相遇。在抽象層面上,就是所有的人到這裡之後,能夠把歷史和未來碰到一起。

在楊浦濱江創造一種上海性的公共空間

▲ 《黃浦貨艙》,理查德·威爾遜,攝影©田方方

在楊浦濱江創造一種上海性的公共空間

▲ 《輕舟過隙》,向陽,攝影©麻利

對接過程中我也看了一些他們的藝術作品,它不是很傳統意義上一種對象化的美學對象,它更多的是一種融入城市的,然後讓市民去感知、去參與的這樣一種東西,我覺得這本身也是這次空間藝術季蠻有趣的點,而且會有一些作品長期留下來。這些長期的作品都是結合每一個點定做的,有它的契合度,甚至於說,我們的設計師面對場地的特殊性做的工作,然後在我們初步成果上,藝術家又挑了一些有敏感點、有吸引力的地方,繼續做這種有特殊性的東西,這樣的結合,作品就會有某種空間,就會放大一種可能性,確實也是更長久的一種吸引力。

楊浦濱江有多好看?

不如親身實地走走!

本週末11月17日下午,楊浦濱江南段5.5公里將分為10段30個點位,由原創設計師或專業志願者現場導覽,解讀設計故事。參與楊浦濱江段建設的多個設計團隊也將重逢空間藝術季公共藝術作品《自由方塊-方塊花園》所在地——東方漁人碼頭“漁貨廊架”,與大家面對面交流,共話百年濱江如何遇見最美設計!歡迎大家來現場圍觀體驗~~

(活動行平臺還有少量論壇預約名額哦)

在楊浦濱江創造一種上海性的公共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